【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基于2020年7月15日提交的日本特愿2020
‑
121526号要求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
[0003]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4]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各种显示装置在基板上的一端具备端子部。端子部包括用于提供驱动像素所必需的信号的端子。另外,近年来,在提案的各种各样的具备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中,端子部包括用于对触摸检测所必需的信号进行接收发送的端子。
[0005]在一例中,公开了一种包括由与源电极等相同的材料形成的端子电极、并将IC的焊盘与端子电极电连接的显示装置。另外,在其他例子中,公开了一种包括层叠多个导电层构成的端子部、并将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的端子与端子部电连接的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实施方式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可靠性降低的显示装置。
[0007]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第1端子、位于所述显示部与所述第1端子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第1端子、位于所述显示部与所述第1端子之间的第2端子、和绝缘膜,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端子及所述第2端子各自是金属电极与第1透明电极的层叠体,在所述第1端子,所述第1透明电极与所述金属电极的上表面及侧面相接,在所述第2端子,所述绝缘膜与所述金属电极的侧面相接,在由所述绝缘膜包围的内侧,所述第1透明电极与所述金属电极的上表面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电极是第1层、由不同于所述第1层的材料形成的第2层、以及由与所述第1层相同的材料形成的第3层的层叠体,所述绝缘膜在所述金属电极的侧面与所述第1层、所述第2层以及所述第3层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绝缘膜为有机绝缘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1端子及所述第2端子各自的金属电极是第1金属电极、第2金属电极、第3金属电极的层叠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3金属电极是第1层、由不同于所述第1层的材料形成的第2层、以及由与所述第1层相同的材料形成的第3层的层叠体,所述绝缘膜在所述第3金属电极的侧面与所述第1层、所述第2层以及所述第3层相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部具备:扫描线,其由与所述第1金属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信号线,其由与所述第2金属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金属布线,其由与所述第3金属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位于所述信号线的正上方;和公共电极,其由与所述第1透明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与所述金属布线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进一步具备层变换部、无机绝缘膜和有机绝缘膜,所述层变换部将与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第1金属电极一体的输出布线和所述金属布线电连接,所述层变换部具备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配置于具有贯通至所述输出布线的接触孔的所述无机绝缘膜上,所述连接电极由与所述第2金属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并在所述接触孔处与所述输出布线相接,所述金属布线配置于包围所述连接电极的所述有机绝缘膜上,在所述有机绝缘膜的开口处与所述连接电极相接,在所述有机绝缘膜与所述连接电极之间与所述无机绝缘膜相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绝缘膜直接覆盖所述有机绝缘膜及所述金属布线。9.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部、第1端子、位于所述显示部与所述第1端子之间的第2端子,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位于所述显示部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的中继部,所述显示部具备扫描线、信号线、位于所述信号线的正上方的金属布线、与所述金属布
线电连接的公共电极、和位于所述公共电极的正上方的像素电极,所述中继部具备:第1中继电极,其由与所述信号线相同的材料形成;第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合谦太朗,笹沼启太,加藤隆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