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905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留置针保护套,包括粘贴片和套设于手臂上的套筒,套筒筒身设有观察口,观察口侧边缝接有一闭合部,在观察口和闭合部边缘位置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观察口侧边连接有与闭合部部分重叠的粘贴片。将粘贴片保护于套筒内,避免受外界潮湿环境的影响,保证胶布的粘性,有效防止留置针脱离。设置观察口,并利用闭合部密封。当需要使用留置针对患者进行输液时,将观察口打开即可使输液管与留置针连接,不需要将该留置针保护套拆卸下来。同时可以时刻观察穿刺伤口的情况。通过粘贴片,不仅将留置针固定在手臂上,而且将套筒固定,避免套筒移动,有效防止留置针脱离。有效防止留置针脱离。有效防止留置针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留置针保护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护套,具体为一种留置针保护套。

技术介绍

[0002]静脉留置针,是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
[0003]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
[0004]患者手臂上有静脉留置针时患者手臂不能乱动,一旦乱动静脉留置针容易脱落。现经常采用胶布将静脉留置针粘贴在手臂上,但胶布外露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使胶布失去粘性。
[0005]因此,需要设计一款留置针保护套,即能防止留置针脱落,又能防止胶布外露。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留置针保护套,即能防止留置针脱落,又能防止胶布外露。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留置针保护套,包括粘贴片和套设于手臂上的套筒,套筒筒身设有观察口,观察口侧边缝接有一闭合部,在观察口和闭合部边缘位置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观察口侧边连接有与闭合部部分重叠的粘贴片。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0]所述套筒设有收纳粘贴片的收纳装置,收纳装置包括壳体和转动轴,转动轴可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壳体设有收放口,粘贴片呈长条状且卷绕在转动轴上,粘贴片一端与转动轴连接,另一端由收放口探出壳体外;壳体与套筒连接。收纳装置便于存放更多的粘贴片,使留置针保护套可重复利用。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夹持粘贴片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位于收放口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与壳体固定连接,第一夹持件位于第二夹持件正上方且可沿竖直方向滑动,第一夹持件移动后,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共同作用夹持粘贴片。夹持机构夹持粘贴片,避免粘贴片全部收纳回壳体内,便于取用粘贴片。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压片和蝶形螺栓,壳体凸出有凸块,凸块设有与蝶形螺栓匹配的螺纹孔,螺纹孔上下贯穿,蝶形螺栓端头穿过螺纹孔且固定连接有压片,转动蝶形螺栓后,压片与第二夹持件共同作用夹持粘贴片。利用蝶形螺栓调节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的距离,使距离尽可能的小,实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夹持粘贴片更加牢固。同时,也可利用蝶形螺栓调节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的距离,是距离增大,便于拉扯粘贴片。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压片为弹性片,弹性片包括握持部、延伸部和卡紧部,握持部为
弧形结构,延伸部与蝶形螺栓固定连接,卡紧部由握持部一端向上弯折延伸而出形成,卡紧部与握持部的连接处形成凸起,凸起与第二夹持件共同作用夹持粘贴片。握持部为弧形结构,方便取放压片。当需要拉扯粘贴片时,可作用于握持部,将压片抬起。采用卡紧部,能够向粘贴片施加压力,使得粘贴片紧密贴合,以达到良好的稳定性。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底部低于延伸部底部,第二夹持件相对凸起的位置设有压槽,凸起可卡入压槽内。增强粘贴片的稳定性,避免粘贴片全部收纳回壳体内,便于取用粘贴片。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件设有用于切断粘贴片的刀片。将已使用的粘贴片与未使用的粘贴片切断,有利于将留置针保护套拆卸下来,更有利于上述留置针保护套重复使用。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7]1.将粘贴片保护于套筒内,避免受外界潮湿环境的影响,保证胶布的粘性,有效防止留置针脱离。
[0018]2.设置观察口,并利用闭合部密封。当需要使用留置针对患者进行输液时,将观察口打开即可使输液管与留置针连接,不需要将该留置针保护套拆卸下来。同时可以时刻观察穿刺伤口的情况。
[0019]3.通过粘贴片,不仅将留置针固定在手臂上,而且将套筒固定,避免套筒移动,有效防止留置针脱离。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留置针保护套的结构图。
[0021]图2是闭合部打开的状态图。
[0022]图3是滑动机构的结构图。
[0023]图4是图3的A的放大图。
[0024]图5是收纳装置的结构图。
[0025]图6是收纳装置的剖视图
[0026]图7是刀片的结构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粘贴片;2、套筒;3、绑带;4、滑动机构;5、暗扣;6、收纳装置;7、夹持机构;8、刀片;21、观察口;22、闭合部;23、魔术贴;24、棉垫;25、连接带;41、牙链;42、拉链头;61、壳体;62、转动轴;63、卷盘式发条;64、隔板;65、凸块;71、第一夹持件;72、第二夹持件;73、矩形槽;74、导轨;81、滑块;82、手柄;83、弹簧;711、压片;712、蝶形螺栓;713、握持部;714、延伸部;715、卡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0030]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留置针保护套,包括粘贴片1、套设于手臂上的套筒2、滑动机构4、收纳装置6和第一夹持件71。粘贴片1用于将留置针固定在手臂上。套筒2不仅
用于保护粘贴片1,避免受外界潮湿环境的影响,保证粘贴片1的粘性;而且用于保护留置针,提高留置针的使用寿命。滑动机构4用于滑动粘贴片1。收纳装置6用于收纳粘贴片1,使放置比较长的粘贴片1,有利于上述留置针保护套的重复利用。夹持机构7用于夹持粘贴片1。
[0031]套筒2筒身设有观察口21,观察口21侧边缝接有一闭合部22,在观察口21和闭合部22边缘位置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23;观察口21侧边连接有与闭合部22部分重叠的粘贴片1。套筒2呈梯形,套筒2两端均设有绑带3。套筒2两端内壁均设有棉垫24,绑带3与套筒2外表面连接且位于棉垫24上。利用绑带3收缩套筒2两端开口,使套筒2稳定套设于手臂上,不仅有效防止套筒2自动脱落,而且防止套筒2移动拉扯到留置针。梯形与手臂外形匹配,在利用绑带3收缩套筒2两端开口时,减少套筒2的褶皱,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套筒2设置棉垫24,这样就不会因绑带3将患者的手臂勒得很紧而造成勒痕,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粘贴片1上还覆盖有剥离纸层。套筒2采用棉布材料。剥离纸层保护粘贴片1的粘贴性,在需要使用粘贴片1的时候再将剥离纸层剥离。棉布吸汗而且透气性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闭合部22设有暗扣5,闭合部22掀开后,闭合部22靠近魔术贴23一侧通过暗扣5与套筒2连接。有效防止闭合部22影响留置针的使用。同时,方便对穿刺口进行护理。
[0032]滑动机构4包括牙链41和拉链头42,观察口21侧边缘向观察口21内延伸而出形成连接带25,粘贴片1通过滑动机构4与连接带25连接,粘贴片1可沿连接带25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带25固定连接有牙链41,牙链41沿连接带25的长度方向设置,拉链头42与粘贴片1连接,拉链头42可滑动的嵌入牙链41内。滑动机构4可调整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贴片(1)和套设于手臂上的套筒(2),套筒(2)筒身设有观察口(21),观察口(21)侧边缝接有一闭合部(22),在观察口(21)和闭合部(22)边缘位置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23);观察口(21)侧边连接有与闭合部(22)部分重叠的粘贴片(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设有收纳粘贴片(1)的收纳装置(6),收纳装置(6)包括壳体(61)和转动轴(62),转动轴(62)可转动设置在壳体(61)内,壳体(61)设有收放口,粘贴片(1)呈长条状且卷绕在转动轴(62)上,粘贴片(1)一端与转动轴(62)连接,另一端由收放口探出壳体(61)外;壳体(61)与套筒(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1)设有用于夹持粘贴片(1)的夹持机构(7),夹持机构(7)位于收放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7)包括第一夹持件(71)和第二夹持件(72),第二夹持件(72)与壳体(61)固定连接,第一夹持件(71)位于第二夹持件(72)正上方且可沿竖直方向滑动,第一夹持件(71)移动后,第一夹持件(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锐洁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