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膜分离法双黄连口服液纯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978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膜分离法双黄连口服液纯化工艺,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取黄芩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调pH值,保温静置,滤过,沉淀加水,调pH值,加入乙醇搅拌溶解,滤过,滤液调pH值,保温静置,滤过,沉淀调节pH值,得到黄芩提取物备用;取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浓缩液离心,上清液循环微滤,补加水继续微滤;向微滤后的溶液中加入黄芩提取物,加水后调pH值,搅匀,冷藏,滤过,滤液调pH值,加水后搅匀,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双黄连口服液的纯化工艺,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污染感染率,保证其药效的同时增强产品稳定性。产品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膜分离法双黄连口服液纯化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膜分离法双黄连口服液纯化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双黄连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合剂,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药用效果,在治疗畜禽感冒发热药效显著。该口服液中有效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在制备产品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其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否则难以发挥药效。同时,选用合适的纯化技术也尤为关键,目前现有的双黄连制备过程中常用醇沉法,但是该法需用75%的乙醇溶液来辅助纯化技术,操作周期长,药液存储时间长会导致颜色逐渐加深,出现沉淀,药性受到影响的同时,其稳定性也会随之变差。而膜分离技术稳定性极强,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除了在医药生产领域中可被运用,在其他生物工程、化工行业中也可发挥一定的作用。该技术对于使用条件并无过多的限制,在常温条件下也能够发挥作用,不会过多地损失药物的有效成分,因此可支持浓缩与分离药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膜分离法双黄连口服液纯化工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膜分离法双黄连口服液纯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膜分离法双黄连口服液纯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取黄芩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调pH值,保温静置,滤过,沉淀加水,调pH值,加入乙醇搅拌溶解,滤过,滤液调pH值,保温静置,滤过,沉淀调节pH值,得到黄芩提取物备用;
[0007](2)取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浓缩液离心,上清液循环微滤,补加水继续微滤;
[0008](3)向所述步骤(2)微滤后的溶液中加入黄芩提取物,加水后调pH值,搅匀,冷藏,滤过,滤液调pH值,加水后搅匀,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22%~27%重量、黄芩22%~27%重量、连翘46%~56%重量组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滤液在80℃浓缩后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备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温浸30分钟,煎煮每次1.5小时。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滤液在70~8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离心是在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
[0015]进一步的,所述微滤是用孔径为0.2μm组件以错流方式进行循环微滤。
[0016]进一步的,所述微滤至微滤液至原溶液体积的0.75倍后补加水至原体积,继续微滤直至收集到原溶液体积。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加水适量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
[0018]优选的,在4~8℃下冷藏72小时;
[0019]优选的,滤液调节pH值至7.0;
[0020]优选的,静置12小时。
[002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中药配比能保证有效成分的含量,达成最佳的协同治疗效果,充分发挥药效,治疗效果极好。本专利技术采取膜分离法进行纯化,优化双黄连口服液的纯化工艺,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污染感染率,保证其药效的同时增强产品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0024]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0025]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0026]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0027]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002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份”如无特别说明,均按质量份计。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基于膜分离法双黄连口服液纯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1](1)取黄芩330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后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加入等量乙醇搅拌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2.0,60℃下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乙醇洗至pH
值至7.0,挥尽乙醇得到黄芩提取物备用;
[0032](2)取330g金银花、840g连翘加水温浸30分钟,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在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浓缩液在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记录溶液体积为V,倾出上清液用孔径为0.2μm组件以错流方式进行循环微滤,至微滤液体积为0.75V,补加水至V后继续微滤至滤液体积为V;
[0033](3)向所述步骤(2)微滤后的溶液中加入黄芩提取物,加水适量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在4℃下冷藏72小时,滤过,滤液调节pH值至7.0,加水至1000ml后搅匀,静置12小时后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0034]实施例2
[0035]一种基于膜分离法双黄连口服液纯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6](1)取黄芩405g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后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膜分离法双黄连口服液纯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膜分离法双黄连口服液纯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黄芩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调pH值,保温静置,滤过,沉淀加水,调pH值,加入乙醇搅拌溶解,滤过,滤液调pH值,保温静置,滤过,沉淀调节pH值,得到黄芩提取物备用;(2)取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浓缩液离心,上清液循环微滤,补加水继续微滤;(3)向所述步骤(2)微滤后的溶液中加入黄芩提取物,加水后调pH值,搅匀,冷藏,滤过,滤液调pH值,加水后搅匀,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膜分离法双黄连口服液纯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22%~27%重量、黄芩22%~27%重量、连翘46%~56%重量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膜分离法双黄连口服液纯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膜分离法双黄连口服液纯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滤液在80℃浓缩后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宪亚常守海张智刘存发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和协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