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源滤波器的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有源滤波器(APF)
,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源滤波器的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源滤波器一般只监测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内部温度和模块内部温度,而不监测IGBT驱动部分的驱动电路的温度,驱动电路中由于某个元器件温度过高失效会导致驱动波形失真或延时的现象,从而导致整个APF的驱动电路无法实现稳定可靠。由于驱动电路的温度会对驱动电路的驱动性能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驱动电路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温度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温度保护功能的有源滤波器的驱动电路。
[0004]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源滤波器的驱动电路,其包括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分压输出至少一路驱动电压的电源隔离转换电路、用于测量电源隔离转换电路上温度并与第一基准电压比较输出第一温度电平信号的第一驱动元件测温电路、用于测量PWM隔离输出电路上温度并与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源滤波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分压输出至少一路驱动电压的电源隔离转换电路、用于测量电源隔离转换电路上温度并与第一基准电压比较输出第一温度电平信号的第一驱动元件测温电路、用于测量PWM隔离输出电路上温度并与第二基准电压比较输出第二温度电平信号的第二驱动元件测温电路、及用于基于第一温度电平信号、第二温度电平信号和输入的PWM信号控制PWM的驱动使能或驱动闭锁的PWM隔离输出电路,所述第一驱动元件测温电路的输出端接入PWM隔离输出电路,所述第二驱动元件测温电路的输出端接入PWM隔离输出电路,输入的PWM信号接入PWM隔离输出电路,所述电源隔离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接入PWM隔离输出电路,所述PWM隔离输出电路的输出端接入IGBT模块,所述PWM隔离输出电路包括与该路驱动电压相对应的PWM隔离输出支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滤波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隔离转换电路包括脉冲信号发生电路和两路分压输出电路;所述脉冲信号发生电路包括:开关电源芯片U2的第一引脚通过电容C9和电阻R10与开关电源芯片U2的第二引脚电连接,电阻R10与电容C10相并联,开关电源芯片U2的第一引脚与三极管D5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开关电源芯片U2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12和电解电容C14接地,开关电源芯片U2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31接地,开关电源芯片U2的第三引脚通过电容C11接地,开关电源芯片U2的第四引脚通过电容C12接地,三极管D5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电阻R9与开关电源芯片U2的第四引脚电连接,三极管D5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8与开关电源芯片U2的第八引脚电连接,开关电源芯片U2的第七引脚通过电解电容C14接地、第五引脚接地、第六引脚输出脉冲信号;所述两路分压输出电路包括:MOS管Q3的基极接入开关电源芯片U2的第六引脚输出的脉冲信号,电源电压+24V通过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再接入MOS管Q3的集电极,MOS管Q3的发射极分别经电阻R28、电阻R29接地,MOS管Q3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14和电阻R32接入电源电压+24V,电阻R32和电容C24相并联,隔离变压器T1的偏置线圈的一端通过二极管D13、电阻R14、电阻R13接入电源电压+24V,隔离变压器T1的偏置线圈的一端通过整流二极管D13、电阻R14、电容C13接地,隔离变压器T1的偏置线圈的另一端接地,隔离变压器T1的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通过整流二极管D4分压输出VCC1信号、另一端分压输出VEE1信号,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与隔离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之间接入相并联的电容C6和电阻R5,VCC1信号和分压输出的IGBT_E1信号之间接入相并联的电解电容C5、电容C4、稳压二极管D3和稳压二极管D17,IGBT_E1信号和VEE1信号之间接入相并联的电解电容C1、电容C3、电阻R41、电阻R3稳压二极管D1和稳压二极管D15,其中VCC1
‑
IGBT_E1之间电压为+16V,VEE1
‑
IGBT_E1之间电压为
‑
14V,以输出第一路驱动电压,IGBT_E1信号是与需控制的IGBT模块的第一路IGBT的E脚直接相联,隔离变压器T1的第二次级线圈的连接关系与第一次级线圈的连接关系相同,VCC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雏,沈雷明,陈东华,马皓扬,王雄,罗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斯菲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