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融合网关信息加密发布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879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3
本申请涉及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域,为一种智能网关,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融合网关信息加密发布方法及其装置;基于融合组网系统,融合组网系统包括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方法包括:对数据进行封装;构建融合非接入层与融合网关之间的信令承载通道;通过所述信令承载通道对封装数据进行传输;对所述融合非接入层进行认证;当认证通过后,建立与所述融合网关之间的业务承载通道;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封装;对解封装后的数据进行二层网络转发;在二层组播组表项中对于数据进行匹配,将匹配后的信息在发送至工作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多网融合技术以及纵向加密技术实现了智能电网对于数据传输要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电网对于数据传输要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电网对于数据传输要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融合网关信息加密发布方法及其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自动化
,为一种智能网关,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融合网关信息加密发布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了以“集约运行、源端维护、分布应用、扁平管理、优化流程”为核心的省地县一体化调度管理体系。由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采用分布式采集方式,该模式需要在远方调度配置工作站,该网络为地调系统主干网络的远端延伸,需要地调主站与各供电局之间通过以太网络长距离纵向联接。
[0003]根据发改委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要求:“在生产控制大区与广域网的纵向联接处应当设置经过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纵向加密认证装置或者加密认证网关及相应设施。”但对于调控系统现状,文中所指的纵向联结处仅包括调控中心前置服务器至变电站的通讯网关机段,却未包含调控中心主网至各县调调度工作站段,这使得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存在薄弱环节,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安全隐患。
[0004]并且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普及,尤其是针对于5G网络的广泛使用,也需要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融合网关信息加密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融合组网系统,融合组网系统包括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所述方法包括:对数据进行封装;构建融合非接入层与融合网关之间的信令承载通道;通过所述信令承载通道对封装数据进行传输;对所述融合非接入层进行认证;当认证通过后,建立与所述融合网关之间的业务承载通道;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封装;对解封装后的数据进行二层网络转发;在二层组播组表项中对于数据进行匹配,将匹配后的信息在发送至工作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融合网关信息加密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融合非接入层进行认证包括以下具体方法:在第二网络组网切片对所述融合非接入层进行验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融合网关信息加密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融合非接入层与融合网关之间的信令承载通道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第一网络获取所述融合网关的IP地址,并通过第一网络建立与所述融合网关的IP加密隧道;通过所述IP加密隧道将融合非接入层协议传输至所述融合网关,以使所述融合网关将所述融合非接入层协议透传至所述第二网络融合组网切片,完成所述融合非接入层与所述融合网关之间的信令承载通道的建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融合网关信息加密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加密隧道的建立包括通过纵向加密设备建立的IP加密隧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融合网关信息加密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融合非接入层进行认证之前,还包括:通过所述信令承载通道及所述融合网关,对所述融合非接入层进行注册。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融合网关信息加密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第二网络组网切片对所述融合非接入层进行验证之前,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谷青松胡培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梅格彤天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