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蔷薇种子萌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873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促进蔷薇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蔷薇种子经前处理,得纯净种子;2)低温层积:将步骤1)纯净种子播种于琼脂培养基上,光照和黑暗交替条件下进行低温层积处理;3)培养萌发:再于光照和黑暗交替条件下进行培养,直至种子萌发。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低温层积及光照和黑暗交替培养条件可有效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蔷薇种子的萌发,根据野生蔷薇种子和栽培蔷薇种子特性,设计不同的萌发方法,层积温度、时间及萌发温度等不同,且操作简单方便,可应用性高,同时萌发率高且萌发时间统一,适用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便于蔷薇种业发展。便于蔷薇种业发展。便于蔷薇种业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促进蔷薇种子萌发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种子萌发


技术介绍

[0002]蔷薇属(Rosa L.)植物隶属蔷薇科(Rosaceae),是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蔓状或攀援状藤本植物。蔷薇属植物全属约有200多种,原产于北半球,广泛分布于亚、欧、北非、北美等洲的寒温带至亚热带地区。蔷薇属很多品种是享受盛名的观赏、食用及药用植物。月季、玫瑰和蔷薇是其代表植物类群。月季品种繁多,据美国月季协会登录数据显示大约有30000~35000个栽培月季品种,是世界上最具经济价值的作物之一,月季具有极高的园林绿化观赏和应用价值,可作鲜切花、食用、药用和化妆品用。
[0003]蔷薇果是蔷薇科植物的果实,属于假果,由杯状花托和其中瘦果组成。瘦果外为果皮,果皮分为外果皮和内果皮,其中外果皮为坚硬的骨质层,内果皮为极有韧性的纤维层,内具种皮,较厚且坚实,使得蔷薇种子透水性差,种胚吸水困难,而且蔷薇种子具有深度的休眠特性,导致蔷薇种子萌发困难,萌发率低且萌发时间不均一。现有的极少数蔷薇种子萌发方法常使用浓硫酸烧壳、人工剥离种皮等方式解除种皮对种子萌发的限制,或使用赤霉素、萘乙酸等植物激素打破种子萌发的生理休眠,步骤繁多、操作复杂、要求无菌条件、普适性差,导致蔷薇种业推广性低、蔷薇的引种和繁殖工作受限。种子是植物引种繁殖的重要材料,研究蔷薇种子萌发方法对蔷薇的引种和育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蔷薇种业发展现状下,迫切需要操作简单方便、可应用性强、萌发率高且萌发时间统一的蔷薇种子萌发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r/>[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蔷薇种子萌发的方法。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促进蔷薇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将蔷薇种子经前处理,得纯净种子;
[0008]2)低温层积:将步骤1)纯净种子播种于湿润基质上,光照和黑暗交替条件下进行低温层积处理;
[0009]3)培养萌发:再于光照和黑暗交替条件下进行培养,直至种子萌发;
[0010]所述蔷薇种子为栽培蔷薇种子或野生蔷薇种子,
[0011]当蔷薇种子为栽培蔷薇种子时,步骤2)低温层积处理条件:光照和黑暗的温度均为7~13℃,低温层积处理87~93d;步骤3)光照和黑暗萌发温度均为15~25℃;
[0012]当蔷薇种子为野生蔷薇种子时,步骤2)低温层积处理条件:光照和黑暗的温度均为2~8℃,低温层积处理27~33d;步骤3)光照培养的温度为22~28℃,黑暗培养的温度为12~18℃。
[0013]步骤2)和3)中,光照和黑暗处理条件:连续光照或连续黑暗10

14h,光照时光照的
强度为400

3000lux。
[0014]所述栽培蔷薇种子为

玫波尔卡

种子(Rosa'Candia Meidiland')、

肯特

种子(Rosa'Kent')或

玫佩梅尔

种子(Rosa'Yann Arthus

Bertrand')。
[0015]栽培蔷薇种子在步骤2)中,于10℃下,低温层积处理90d,步骤3)中,光照和黑暗萌发温度为20℃。
[0016]所述野生蔷薇种子为长尖叶蔷薇(Rosa longicuspis Bertal)种子或大花香水月季(Rosa odorata var.gigantea(Cr
é
pin)Rehder&E.H.Wilson)种子。
[0017]野生蔷薇种子在步骤2)中,于5℃下,低温层积处理30d,步骤3)中,光照萌发的温度为25℃,黑暗萌发的温度为15℃。
[0018]蔷薇种子的前处理:去除蔷薇种子的外果皮。
[0019]步骤2)中,所述湿润基质为琼脂培养基。
[0020]琼脂培养基由1g琼脂和100ml水配制而成。
[0021]步骤2)中,所述湿润基质为浸湿的海绵块,播种方法为:将海绵块用水浸湿后,置于培养皿内,纯净种子播种于浸湿的海绵块表面;或者将海绵块用水浸湿后覆盖滤纸,置于培养皿内,将纯净种子播种于滤纸表面即可。
[0022]海绵块的横截面与培养器皿的内腔横截面尺寸相匹配,海绵块的上表面距离培养器皿的顶盖至少为5mm。
[0023]所述浸湿的海绵块上表面覆盖至少1层滤纸;或者浸湿的海绵块的上表面和侧面包覆至少1层滤纸;或者浸湿的海绵块的外表面整体包覆至少1层滤纸。
[0024]海绵块和培养器皿横截面均呈矩形结构。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低温层积及光照和黑暗交替培养条件可有效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蔷薇种子的萌发,根据野生蔷薇种子和栽培蔷薇种子特性,设计不同的萌发方法,层积温度、时间及萌发温度等不同,操作简单方便,可应用性高,同时萌发率较高且萌发时间统一,适用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便于蔷薇种业发展;
[0027]2)采用浸湿的海绵块或者浸湿的海绵块与滤纸组合作为湿润培养基,具有成本低、能够重复使用、布置速度迅速的优点;此外,海绵块和滤纸含水量大,不仅能够持续给种子提供水分,而且易挥发至种子所在空间的空气中,使整个萌发空间处于湿润环境;采用横截面呈矩形结构的培养器皿和海绵块,有利于节省培养箱空间。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不同处理对长尖叶蔷薇种子萌发率影响;
[0030]图2为不同处理对大花香水月季种子萌发率影响;
[0031]图3为不同处理对

玫波尔卡

种子萌发率影响;
[0032]图4为不同处理对

肯特

种子萌发率影响;
[0033]图5为不同处理对

玫佩梅尔

种子萌发率影响;
[0034]图6为上表面覆盖滤纸的海绵块制成的湿润培养基的剖视图;
[0035]图7为上表面和侧面包覆滤纸的海绵块制成的湿润培养基的剖视图;
[0036]图8为外表面包覆滤纸的海绵块制成的湿润培养基的剖视图;
[0037]其中:1、浸湿的海绵块;2、滤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下述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促进蔷薇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蔷薇种子经前处理,得纯净种子;2)低温层积:将步骤1)纯净种子播种于湿润基质上,光照和黑暗交替条件下进行低温层积处理;3)培养萌发:再于光照和黑暗交替条件下进行培养,直至种子萌发;所述蔷薇种子为栽培蔷薇种子或野生蔷薇种子:当蔷薇种子为栽培蔷薇种子时,步骤2)低温层积处理条件:光照和黑暗的温度均为7~13℃,低温层积处理87~93d;步骤3)光照和黑暗萌发温度均为15~25℃;当蔷薇种子为野生蔷薇种子时,步骤2)低温层积处理条件:光照和黑暗的温度均为2~8℃,低温层积处理27~33d;步骤3)光照培养的温度为22~28℃,黑暗培养的温度为12~1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蔷薇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中,光照和黑暗处理条件:连续光照或连续黑暗10

14h,光照时光照的强度为400

3000lux。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进蔷薇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蔷薇种子为

玫波尔卡

种子、

肯特

种子或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勇文静王舒杨娟崔卫华蒋晓东李梅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