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页岩气开发的生态环境风险覆盖地下水、土壤、空气和生态等方面。而其中土壤污染风险由于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往往不容易得到关注,但由于土壤污染的累积性、分布不均匀性、难可逆性、以及和其他污染的并发性等原因,页岩气开发土壤污染的影响更深远,治理与修复更困难。页岩气开采区域周围多为农业用地,近几年,由于页岩气开采造成井场及周边土壤受到部分污染,而通过降雨径流、包气带直接渗入或降雨淋溶带入地下水体,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可使区域水土失去经济能力。水土污染将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存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明确页岩气井场内土壤中污染物种类、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效率高、适应性广的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降低页岩气井场区域土壤的毒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染物含量检测、生物炭固定菌剂制备、土壤剥离及土壤修复工序,具体包括:A、污染物含量检测:对页岩气井场内的被污染土壤进行分层分点取样,测定土壤中污染物的种类及含量,判定土壤污染程度,作为修复方案的确定依据;B、生物炭固定菌剂制备:在限氧条件下于300~600℃热解木质资源材料制备生物炭,粉碎过筛后,于33~38℃将体积比3~4:6~7的放线菌和细菌的复合菌剂按8~12%的接种量接种在生物炭颗粒上,接种15~20h后获得生物炭固定菌剂备用;C、土壤剥离:将页岩气井场内被污染的土壤剥离,以备修复;D、土壤修复:在剥离的待修复土壤中种植肾蕨和/或水生花,将生物炭固定菌剂按土壤质量干重的0.3~0.5%施用于待修复土壤中,同时按照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状况进行常规的田间管理,以45~55天为一个修复周期,在修复周期间,检测土壤中的污染物种类及含量,根据测定结果确定修复周期数,同时在修复周期间,按土壤质量干重的0.2~0.4%补加生物炭固定菌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炭固定菌剂制备工序中,所述热解温度为450~5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炭固定菌剂制备工序中,所述木质资源材料为玉米芯、秸秆、木屑中的任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修复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雨,王兵,潘红丽,任宏洋,谢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