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天线波束宽度的雷达BP成像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8404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雷达成像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天线波束宽度的雷达BP成像方法,根据成像场景判断雷达的类型,若成像场景来源于探地雷达或穿墙雷达,通过斯奈尔定律,处理平面内所有点,根据折射点的坐标信息得到雷达到物体的双向延时,若成像场景来源于普通雷达,根据雷达到目标像素的距离得到雷达到物体的双向延时;结合雷达到目标的双向时延得到当前雷达对应像素点的回波信号;将得到的回波信号进行距离向脉冲压缩,沿方位向将所有像素点的回波信号进行累乘加权,得到高分辨率重建图像。得到高分辨率重建图像。得到高分辨率重建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虑天线波束宽度的雷达BP成像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天线波束宽度的雷达BP成像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目前,主流的雷达技术的核心是采用后向投影(BP)算法。后向投影(BP)算法是一种基于时域处理的成像方法,当成像方法将环境建模为分层介质时,BP算法可以为成像带来简单而强大的解决方案。通过计算雷达和补偿雷达与目标之间的往返时间延迟,在时域内同步回波信息,然后叠加在成像像素上。BP算法以其方便性和鲁棒性成为最实用的成像方法之一,可以应用于各种雷达系统和场景,同时获得较高的成像精度。
[0004]传统的传统BP算法的存在如下缺点:
[0005]1、BP算法计算量大,有很高的计算负担,而且非常耗时,导致成像速率降低。
[0006]2、天线数量很多,成本偏高。
[0007]3、成像背景存在伪影,目标检测准确度降低,且噪声等环境因素产生的杂波对图像分辨率造成了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天线波束宽度的雷达BP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成像场景判断雷达的类型,若成像场景来源于探地雷达或穿墙雷达,通过斯奈尔定律,处理平面内所有点,根据折射点的坐标信息得到雷达到物体的双向延时,若成像场景来源于普通雷达,根据雷达到目标像素的距离得到雷达到物体的双向延时;结合雷达到目标的双向时延得到当前雷达对应像素点的回波信号;将得到的回波信号进行距离向脉冲压缩,沿方位向将所有像素点的回波信号进行累乘加权,得到高分辨率重建图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天线波束宽度的雷达BP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成像场景来源于探地雷达或穿墙雷达,获取从雷达到目标的所有点,根据斯奈尔定律得到入射角、反射角和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从雷达到目标的回波路径中的折射点的横坐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天线波束宽度的雷达BP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折射点的坐标信息得到雷达到物体的双向延时包括:计算雷达到折射点的距离以及折射点到目标的距离,通过位移

速度公式得到雷达和目标之间的往返时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天线波束宽度的雷达BP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成像场景来源于普通雷达,将包含目标的成像场景按合适的分辨率划分为网格,每个像素点由一个二维坐标表示,每个方位向的发射信号均在该像素点有对应的反射信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天线波束宽度的雷达BP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回波信号进行距离向脉冲压缩后,通过插值来获得对应于每个图像像素的信号分量,遍历每一个方向位雷达采样点和成像场景中的像素点,将每个像素点所对应的回波信号进行累乘加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天线波束宽度的雷达BP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成像场景来源于探地雷达或穿墙雷达,雷达到物体的双向延时为:其中,H是雷达距地面的高度,c是光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化强李晓霜王晶晶郗金鑫范玉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