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37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灶具,包括灶架、炉头以及测温组件;所述灶架形成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炉头设置在所述灶架上,且所述炉头形成有中空部;所述测温组件插设于所述中空部,且所述测温组件形成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组装。先将测温组件插设进炉头的中空部中,中空部对测温组件的周向进行了限制,在安装炉头时,同时可以使得测温组件朝向灶架上的第一定位部运动,进而使得第二定位部可以与灶架的第一定位部定位组装,从而快速实现了测温组件与炉头的同轴安装在灶架上,确保了测温组件安装的稳定性和精度。运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分别组装炉头和测温探头时出现的安装精度低、安装麻烦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灶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的
,尤其涉及灶具。

技术介绍

[0002]集成灶把油烟机、灶具、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集合在一起,具有油烟吸净率高、节能环保、超静音及显示直观等特点,节省了空间、费用以及人力操作程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集成灶逐渐成为厨房装修的主流。
[0003]现有技术中,集成灶通过测温探头探测锅底温度来把控烹饪温度,由于测温探头容易受炉头温度影响,一般会将炉头和测温探头分开设置,但同时,由于需要分别安装炉头和测温探头,会出现炉头与测温探头没有同轴安装的现象,导致安装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灶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分别组装炉头和测温探头时出现的安装精度低、安装麻烦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灶具,所述灶具包括:
[0006]灶架,所述灶架形成有第一定位部;
[0007]炉头,所述炉头设置在所述灶架上,且所述炉头形成有中空部;
[0008]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插设于所述中空部,且所述测温组件形成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组装。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其中一个为定位柱,其中之另一个为定位孔。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测温组件还形成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灶架还形成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同轴设置的第二连接孔。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测温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测温探头;
[0012]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灶架上的底盘和自所述底盘凸起形成的连接柱,所述底盘形成所述第二定位部,所述连接柱固定插设进所述中空部内,且所述测温探头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炉头包括第一环炉体和第一环火盖,所述第一环火盖盖设于所述第一环炉体以形成第一气腔,且所述第一环火盖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气腔连通的第一火孔;
[0014]所述中空部包括由所述第一环炉体形成的第一中空部和由所述第一环火盖形成的第二中空部;其中,所述固定件固定插设于所述第一中空部,所述测温探头与所述第二中空部的内避面间隔设置。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测温探头与所述连接柱之间;所述测温探头至少具有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按压所述测温探头,使所述测温探头切换至所述第二运动位置,解除对所述测温探头的按
压,所述测温探头复位至所述第一运动位置。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测温探头的位置的联动开关,当所述测温探头在所述第一运动位置时,所述测温探头与所述联动开关电连接,当所述测温探头在所述第二运动位置时,所述测温探头与所述联动开关断开连接;或,当所述测温探头在所述第二运动位置时,所述测温探头与所述联动开关电连接,当所述测温探头在所述第一运动位置时,所述测温探头与所述联动开关断开连接。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柱还形成有导向孔,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活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孔的第一导向件,且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测温探头连接。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件收容在所述测温探头内;
[0019]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包括固设在所述导向孔中的柱体部和卡接进所述测温探头内的卡接部,且所述柱体部环绕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002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测温探头具有引线,所述引线穿过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所述联动开关具有用于与所述引线电连接的连接弹片;
[0021]当所述测温探头在所述第一运动位置时,所述连接弹片与所述引线电连接;当所述测温探头在所述第二运动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向件抵动所述连接弹片,以使所述连接弹片远离所述引线。
[0022]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中,先将测温组件插设进炉头的中空部中,中空部对测温组件的周向进行了限制,在安装炉头时,同时可以使得测温组件朝向灶架上的第一定位部运动,进而使得第二定位部可以与灶架的第一定位部定位组装,从而快速实现了测温组件与炉头的同轴安装在灶架上,确保了测温组件安装的稳定性和精度。运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分别组装炉头和测温探头时出现的安装精度低、安装麻烦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灶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灶具去掉横梁后的仰视图;
[0027]图3为灶具的剖面图;
[0028]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5为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其中:100、灶具;10、灶架;11、灶台;12、横梁;122、第二连接孔;20、炉头;20a、第一气腔;20b、第二气腔;20c、中空部;20c1、第一中空部;20c2、第二中空部;21、第一环炉体;22、第一环火盖;23、第二环炉体;24、第二环火盖;30、测温组件;31、测温探头;311、引线;32、联动开关;321、连接弹片;33、固定件;33a、导向孔;33b、承接部;33c、安装空间;33d、第二定位部;33e、第一连接孔;331、底盘;332、连接柱;34、弹性件;35、第一导向件;36、第二导
向件;361、柱体部;362、卡接部;37、转接件;371、固定部;372、套接部;40、输气管道结构;41、第一输气管;42、第二输气管;43、第一阀体;44、第二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灶架,所述灶架形成有第一定位部;炉头,所述炉头设置在所述灶架上,且所述炉头形成有中空部;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插设于所述中空部,且所述测温组件形成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组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其中一个为定位柱,其中之另一个为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还形成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灶架还形成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同轴设置的第二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测温探头;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灶架上的底盘和自所述底盘凸起形成的连接柱,所述底盘形成所述第二定位部,所述连接柱固定插设进所述中空部内,且所述测温探头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包括第一环炉体和第一环火盖,所述第一环火盖盖设于所述第一环炉体以形成第一气腔,且所述第一环火盖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气腔连通的第一火孔;所述中空部包括由所述第一环炉体形成的第一中空部和由所述第一环火盖形成的第二中空部;其中,所述固定件固定插设于所述第一中空部,所述测温探头与所述第二中空部的内避面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测温探头与所述连接柱之间;所述测温探头至少具有第一运动位置和第二运动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猛张涛龚圆杰李庆王铮磊叶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