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36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该保护器构成如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过电压信号经信号隔离电路到触发电路,其触发电路产生驱动信号,一信号控制动作显示电路的发光二极管LED1启辉,释放能量回路在原接在二次端子上起保护作用的继电器触点处,用可控硅替换继电器,另一信号经出口中间电路驱动释放能量回路的可控硅导通,释放高压能量,达保护的目的。该保护器由于可控硅导通的响应时间很小,从而大大降低了保护动作时间,达到有效保护人身安全的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器,特别是指一种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 该保护器保护动作时间延迟小,广泛应用于高、中压配电装置中。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公知的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构造是由检测电路、保护电 路、显示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将检测触头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连接,其 起保护作用的继电器触点并接在二次端子上,当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开路引起相对较高电压时,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的发光二极管LED启辉,表示 二次端子发生开路,同时继电器触点闭合引领高压能量释放从而消除对人员 和设备的威胁。但是,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开路引起相对较高电压时是瞬时 发生的, 一般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不能快速提供高压能量释放通道,给 保护造成困难,容易造成事后保护而达不到保护效果。以往国内同类型产品的工作原理是用压敏电组来检测电压,最后的执行 元件是电磁型的中间继电器。众所周知,电磁型的中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约 为20 30raS。所以从检测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产生过电压起到将其二次 侧短路的时间至少应不小于20 30mS。现有的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不足之处是电流互感器的最高过电压 产生在开路后的第一个周波内,也即20mS内。如果在过电压产生后的第一 个周波内电压开始上升时不能成功地将其抑制,而在产生了过电压后保护才 动作,是徒劳无益的;因为此时己造成了对设备和人员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电 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的产品。该保护器用电子线路技术方案实现,无电磁 器件。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其电路构成如下-负载端接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其全波整流电路的负端接地,其全波整流电路正端经非线性电阻RV与电容C1、电阻R1、反向二极管D1并联构 成的串联电路接地,非线性电阻RV与电容C1、电阻R1、反向二极管D1并 联构成的串联电路的串联连接点通过电阻R2接光电隔离管U2的二极管的正 端1,光电隔离管U2的二极管的负端2接地,在光电隔离管U2的二极管正、 负两端并接电容C6,光电隔离管U2的三极管集电极、发射极间并联电容C2, 光电隔离管U2的三极管集电极接电源,光电隔离管U2的三极管发射极经电 阻R4接电源地;光电隔离管U2的发射极接触发电路微处理器C4043的3腿,微处理器 C4043的8腿接电源,微处理器C4043的5、 16腿接地,微处理器C4043的 8腿、16腿间并接电容C4、 C5,微处理器C4043的6、 12、 14腿通过电阻 R5接地和接电容C3并接有开关AN的一端,微处理器C4043的1腿经电阻 R10接三极管的Tl的基极;三极管的Tl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的Tl、 T2的两发射极间并联反向二 极管D1、电阻R7串联和电阻R6、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的两支路,三极管 的T2的集电极经电阻R9接地和经电阻R8接三极管的T3的基极,三极管的 T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T3的集电极经并联的继电器J、反向二极管接 电源;微处理器C4043的2腿接出口中间电路的集成电路C3020的2腿,集 成电路C3020的1腿通过电阻Rll接电源;出口中间电路的集成电路C3020的6腿、释放能量电路的可控硅T4的 正端接负载的一端,集成电路C3020的的4腿接可控硅T4的控制极,可控 硅T4的负端接负载的另一端。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保护器可以在测试电流互感 器二次端子是否开路产生过电压的同时,快速提供高压能量释放通道达到保 护的目的,其保护动作时间延迟小,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的电子线路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由检测电路检测到的过电压信号经信号隔离电路到触发电 路产生驱动信号, 一信号控制动作显示电路,另一信号经出口中间电路驱动 释放能量回路达保护的目的。释放能量回路在原接在二次端子上起保护作用的继电器触点处,用可控 硅替换继电器。当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开路引起相对较高电压时保护器发光二极管LED1启辉,同时发出触发信号接通可控硅,由于可控硅导通的响应 时间很小,从而大大降低了保护动作时间,达到有效保护人身安全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保护器进 一 步说明当负载端产生过电压时,其信号经全波整流电路转换成直流,其直流经非线性电阻RV与电容C1、电阻R1、反向二极管Dl并联构成的串联电路, 在非线性电阻RV与电容C1、电阻R1、反向二极管D1并联构成的串联电路的串联连接点检测到正向电压,其正向电压信号经隔离电路的光电隔离管 U2滤除掉干扰信号传送至触发回路的微处理器C4043的3腿,当过电压到 达微处理器C4043的门槛值以后,微处理器C4043的1腿输出信号使得动作 显示电路发光二极管LED1指示灯点亮以及动作显示电路的继电器J动作, 同时微处理器C4043的2腿发出动作信号,经过出口中间电路的集成块C3020 进行信号放大,触发可控硅执行元件T4导通,释放高压能量,其微处理器 C4043的外围电路开关AN1、电阻R5、电容C3为微处理器C4043的置零电 路。该保护器从检测高压到释放能量这个过程,经国家有关权威部门检测, 时间小于在5ms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其电路构成如下:    负载端接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其全波整流电路的负端接地,其全波整流电路正端经非线性电阻RV与电容C1、电阻R1、反向二极管D1并联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非线性电阻RV与电容C1、电阻R1、反向二极管D1并联构成的串联电路的串联连接点通过电阻R2接光电隔离管U2的二极管的正端1,光电隔离管U2的二极管的负端2接地,在光电隔离管U2的二极管正、负两端并接电容C6,光电隔离管U2的三极管集电极、发射极间并联电容C2,光电隔离管U2的三极管集电极接电源,光电隔离管U2的三极管发射极经电阻R4接电源地;    光电隔离管U2的发射极接触发电路微处理器C4043的3腿,微处理器C4043的8腿接电源,微处理器C4043的5、16腿接地,微处理器C4043的8腿、16腿间并接电容C4、C5,微处理器C4043的6、12、14腿通过电阻R5接地和接电容C3并接有开关AN的一端,微处理器C4043的1腿经电阻R10接三极管的T1的基极;    三极管的T1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的T1、T2的两发射极间并联反向二极管D1、电阻R7串联和电阻R6、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的两支路,三极管的T2的集电极经电阻R9接地和经电阻R8接三极管的T3的基极,三极管的T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T3的集电极经并联的继电器J、反向二极管接电源;    微处理器C4043的2腿接出口中间电路的集成电路C3020的2腿,集成电路C3020的1腿通过电阻R11接电源;    其特征在于:    出口中间电路的集成电路C3020的6腿、释放能量电路的可控硅T4的正端接负载的一端,集成电路C3020的的4腿接可控硅T4的控制极,可控硅T4的负端接负载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互感器过电压保护器,其电路构成如下负载端接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其全波整流电路的负端接地,其全波整流电路正端经非线性电阻RV与电容C1、电阻R1、反向二极管D1并联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非线性电阻RV与电容C1、电阻R1、反向二极管D1并联构成的串联电路的串联连接点通过电阻R2接光电隔离管U2的二极管的正端1,光电隔离管U2的二极管的负端2接地,在光电隔离管U2的二极管正、负两端并接电容C6,光电隔离管U2的三极管集电极、发射极间并联电容C2,光电隔离管U2的三极管集电极接电源,光电隔离管U2的三极管发射极经电阻R4接电源地;光电隔离管U2的发射极接触发电路微处理器C4043的3腿,微处理器C4043的8腿接电源,微处理器C4043的5、16腿接地,微处理器C4043的8腿、16腿间并接电容C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福建陈光宁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亚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