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动画智能拆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835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动画智能拆图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登录:首先用户通过用户交互终端内的用户登录模块登录个人信息,再通过用户权限认证模块对用户登录的信息进行权限认证处理,认证通过后通过用户操作模块访问系统进行操作;S2、源文件处理,S3、源图形的拆分,S4、子图形图层的生成,S5、图形存储分类,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动画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该轻动画智能拆图方法,可实现通过使用动态漫画智能拆图技术,通过系统分析,将漫画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智能分离,并生成独立的图层,通过分离画笔,沿轮廓描边,通过计算,将线稿色稿自动合并分离并生成图层,可大大提升拆图效率,并且文件分层规范,利于后期动画制作。利于后期动画制作。利于后期动画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动画智能拆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画图像处理
,具体为一种轻动画智能拆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轻漫画是一种最新流行的漫画形式,融合了传统漫画和条漫的优势自成一派,专为手机定制的漫画,故事丰富具有可读性,市面上的传统漫画主要都是“扫描版”,源于印刷的需要,传统漫画分镜是“铺在”纸上的。如果竖屏阅读(一页完整地显示在手机上),就会出现字不够大的问题;如果横屏阅读,一页漫画的分镜被切割成多页才弄看完。阅读轨迹跳跃,漫画分镜效果一般,而轻漫画采用流线型分镜,一滑到底,阅读轻松,轻漫画是为手机量身打造的一种新型漫画形式,完美解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手机阅读漫画的需求,条漫以四格或者多格漫画为主,并不追求高画工,很多都是Q版甚至粗线条,内容和故事也比较短小,可读性差,而轻漫画不单只是在形式上符合电脑或者手机阅读的习惯,内容上覆盖热血、科幻、恋爱、动作等题材,满足不同口味用户的需求,不同于条漫的使用重复格(或者稍加变化)的单一模式,轻漫画对于分镜的要求也非常高。可以说轻漫画真正结合了传统漫画和条漫二者优势,自成一派。
[0003]一页漫画成品,通常有线稿,色稿,特效层组成,传统动态漫制作,需要人工手动将漫画源文件进行整理,拆分人物和背景,操作复杂,大大降低了漫画的制作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动态漫画智能拆图技术,通过系统分析,将漫画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智能分离,并生成独立的图层,例如,一张图上有A、B两个人物紧靠着,站在房子前,通过分离画笔,将A人物沿轮廓描边,通过计算,A人物线稿色稿自动合并分离并生成图层,此技术大大提升拆图效率,并且文件分层规范,利于后期动画制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动画智能拆图方法,解决了现有动态漫制作,需要人工手动将漫画源文件进行整理,拆分人物和背景,操作复杂,大大降低了漫画制作效率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轻动画智能拆图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用户登录:首先用户通过用户交互终端内的用户登录模块登录个人信息,再通过用户权限认证模块对用户登录的信息进行权限认证处理,认证通过后通过用户操作模块访问系统进行操作;
[0010]S2、源文件处理:通过源文件导入模块将源数据信息文件导入至系统内,然后中央处理模块控制图形拆分模块对导入的源文件进行处理,图形拆分单元内的图形滤波处理模块先将导入的图形源文件的模糊边缘进行滤波处理,使导入的源图形显示清晰;
[0011]S3、源图形的拆分:通过画笔线稿识别模块将源图形中各个线条痕迹进行识别,识别后的线条痕迹通过图形线稿描边模块进行自适应描边处理,同时图形色稿识别模块对线稿识别处理后的图形色稿进行识别提取,然后通过图形合并分离模块将识别的线稿、描边的图形轮廓以及识别的色稿分析处理,将源图形上的各个区域分离生成子图形,并且将识别的色稿一一对应着色,从而完成对源图形的拆分;
[0012]S4、子图形图层的生成:拆分后的子图形均传送至图层生成单元内进行处理,图层生成单元内的拆分图形提取模块先提取传送过来的子图形,再通过拆分图形处理模块将提取的子图形内的线条特征和颜色特征重新识别分离,然后通过图层生成模块生成子图形的轮廓图层和色彩图层;
[0013]S5、图形存储分类:生成的图层传送至图形数据存储模块内进行存储和传送至图形分类模块内进行图形特征分类,以便设计人员创建新图形模型,在对图形进行拆分和生成图层过程中,中央处理模块通过网络数据传输模块向联网大数据库模块内提取所需图形处理算法,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中央处理模块控制系统防火墙模块对系统进行安全保护。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用户交互终端包括用户登录模块、用户权限认证模块和用户操作模块,所述用户登录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权限认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用户权限认证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操作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S2和S3中图形拆分单元包括图形滤波处理模块、画笔线稿识别模块、图形线稿描边模块、图形色稿识别模块和图形合并分离模块,所述图形滤波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画笔线稿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画笔线稿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图形线稿描边模块、图形色稿识别模块和图形合并分离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图形线稿描边模块和图形色稿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图形合并分离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图层生成单元包括拆分图形提取模块、拆分图形处理模块和图层生成模块。
[0018]优选的,所述拆分图形提取模块的输出端与拆分图形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拆分图形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图层生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图形数据存储模块和图形分类模块实现双向电性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中央处理模块通过网络数据传输模块与联网大数据库模块实现联网双向数据传输。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动画智能拆图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轻动画智能拆图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登录:首先用户通过用户交互终端内的用户登录模块登录个人信息,再通过用户权限认证模块对用户登录的信息进行权限认证处理,认证通过后通过用户操作模块访问系统进行操作;S2、源文件处理:通过源文件导入模块将源数据信息文件导入至系统内,然后中央处理模块控制图形拆分模块对导入的源文件进行处理,图形拆分单元内的图形滤波处理模块先将导入的图形源文件的模糊边缘进行滤波处理,使导入的源图形显示清晰;S3、源图形的拆分,S4、子图形图层的生成,S5、图形存储分类,可实现通过使用动态漫画智能拆图技术,通过系统分析,将漫画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
智能分离,并生成独立的图层,通过分离画笔,沿轮廓描边,通过计算,将线稿色稿自动合并分离并生成图层,可大大提升拆图效率,并且文件分层规范,利于后期动画制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形拆分单元的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轻动画智能拆图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用户登录:首先用户通过用户交互终端内的用户登录模块登录个人信息,再通过用户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动画智能拆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登录:首先用户通过用户交互终端内的用户登录模块登录个人信息,再通过用户权限认证模块对用户登录的信息进行权限认证处理,认证通过后通过用户操作模块访问系统进行操作;S2、源文件处理:通过源文件导入模块将源数据信息文件导入至系统内,然后中央处理模块控制图形拆分模块对导入的源文件进行处理,图形拆分单元内的图形滤波处理模块先将导入的图形源文件的模糊边缘进行滤波处理,使导入的源图形显示清晰;S3、源图形的拆分:通过画笔线稿识别模块将源图形中各个线条痕迹进行识别,识别后的线条痕迹通过图形线稿描边模块进行自适应描边处理,同时图形色稿识别模块对线稿识别处理后的图形色稿进行识别提取,然后通过图形合并分离模块将识别的线稿、描边的图形轮廓以及识别的色稿分析处理,将源图形上的各个区域分离生成子图形,并且将识别的色稿一一对应着色,从而完成对源图形的拆分;S4、子图形图层的生成:拆分后的子图形均传送至图层生成单元内进行处理,图层生成单元内的拆分图形提取模块先提取传送过来的子图形,再通过拆分图形处理模块将提取的子图形内的线条特征和颜色特征重新识别分离,然后通过图层生成模块生成子图形的轮廓图层和色彩图层;S5、图形存储分类:生成的图层传送至图形数据存储模块内进行存储和传送至图形分类模块内进行图形特征分类,以便设计人员创建新图形模型,在对图形进行拆分和生成图层过程中,中央处理模块通过网络数据传输模块向联网大数据库模块内提取所需图形处理算法,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中央处理模块控制系统防火墙模块对系统进行安全保护。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诗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优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