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座可调节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35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椅座可调节坐具,包括:椅座及底座,椅座能够相对底座前后滑动;底座呈中间镂空的框架式结构,底座上设有U型的布局通道;布局通道包括后承载道及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承载道;锁定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后承载道上且能够前后移动的主驱动件、镜像设置在两个侧承载道内且能够上下转动的锁定杆,及作用于主驱动件移动的控制机构;锁定杆与主驱动件之间设有将主驱动件的前后移动转换为锁定杆的上下转动的运动转换机构;在两个锁定杆的前端均设有锁定销,椅座的两侧镜像设有与锁定销配合的卡接部;卡接部上具有若干个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布的锁定槽;锁定销响应于锁定杆的运动卡入或退出锁定槽内以使椅座与底座滑动锁定或解锁。锁定或解锁。锁定或解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椅座可调节坐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椅座可调节坐具。

技术介绍

[0002]办公椅作为日常办公生活中重要的办公用具,椅子的舒适程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目前市面很多办公椅采用通用底盘,由于靠背与座面的人机尺寸匹配关系未经考究,用户在倾仰过程中,座椅靠背特别是腰靠脱离人体腰部,二者直接形成悬空间隙,导致在倾仰状态下座椅丧失对人体腰部的支撑,就是我们俗称的“跑腰”,人体脊柱得不到有效支撑导致诸多久坐的健康问题;同时,由于采用通用底盘,靠背与座面的人机尺寸匹配关系未经考究,用户在倾仰过程中,臀部与座面相对固定,而座椅靠背相对人体背部向上摩擦,引起“搓背扯衣服”的不舒适性,也引起不雅观感。除此之外,用户在倾仰过程中,随着靠背的后仰,人体的重心也随之后移偏离座椅的承载重心,容易发生翻倒,存在潜在危险。针对目前市场上办公椅存在的缺陷,故而市面上出现一种座背联动椅,椅座能够相对底座进行前后滑动,用户在倾仰过程中,椅背向后转动,椅座同步向前滑动;座椅始终能起到支撑人体腰部的效果,有效避免“跑腰”情况的发生;使用户臀部与坐垫同步运动,有效避免靠背对人体背部向上的摩擦力,有效避免“搓背扯衣服”的现象发生。但是这种联动椅在在向后倾仰的过程中,靠背只有在倾仰角度达到最大时才能够被支撑住,此时用户才能得到稳定的倚靠。然而由于人的体型及休息习惯不同,只有一个倚靠角度显然不能适应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0003]故而CN201510136421.1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座背联动椅椅座的限位调节机构”,所述限位调节机构设置在底座内,限位调节机构包括限位调节手柄、限位基座、控制线和限位阶梯滑块,所述限位基座内设置有用于插接限位阶梯滑块的插接槽,所述限位阶梯滑块包括带有数个台阶的阶梯部和插接在插接槽内的插接部,限位阶梯滑块和限位基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控制线一端与限位调节手柄相连,另一端穿过限位基座并与限位阶梯滑块的插接部相连。设置限位调节机构,并通过调节限位调节手柄来调节限位阶梯滑块伸出的长度,使得椅座与限位阶梯滑块的不同台阶处相抵触,从而椅座可以行进的距离,进而调节靠背的倾仰角度范围。该调节机构虽然能够调节靠背及椅座的位置,但是首先是仅仅在一侧设置限位阶梯滑块,从而锁定时只是单边锁定,结构不稳固。再者,该调节机构前后设置在底座内,完全占用了底座的内部空间;只适用于有足够空间的底座。
[0004]对于一些内部空间狭小的底座来说:如CN201921749559.9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椅子”,包括座支撑件,所述的座支撑件具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下部,在座支撑件上设有抽拉式搁脚调节机构,所述的抽拉式搁脚调节机构包括沿座支撑件前后滑动的抽拉杆,在抽拉杆前端转动设有搁脚板;在收纳状态下,搁脚板相对于抽拉杆斜向后下方翻转并停留在第一预设位置,抽拉杆回退,并且搁脚板向后靠近并依托于座支撑件的下部;在打开状态下,搁脚板由下往上并向前转动至支撑人体脚部的第二预设位置;搁脚板收拢在座支撑件下方时,搁脚板和座支撑件在外表看来连为一体,线条和谐,无突兀感。该椅子的底
座为了避让搁脚板的收纳,设置为中间镂空结构。导致底座内部空间狭小,明显不方便布置上述的限位调节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巧妙、布局合理的椅座可调节坐具;该坐具的底座由于中间位置镂空,导致底座的内部空间狭窄;故而根据底座的自身结构形状设置U型的布局通道, 锁定调节机构合理设置在后承载道和两侧的侧承载道内;通过主驱动件前后移动以带动锁定杆上下转动,充分利用底座的内部空间,有效实现椅座的锁定功能,适用于空间小的底座内。且在两个侧承载道内均设置锁定杆,实现双边锁定,锁定后结构更加稳定。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椅座可调节坐具,包括: 椅座及底座,椅座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且椅座能够相对底座前后滑动;所述的底座呈中间镂空的框架式结构,底座上设有开口朝前的U型的布局通道;所述布局通道包括位于后端的后承载道以及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承载道;锁定调节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布局通道内并作用于椅座;所述的锁定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后承载道上且能够前后移动的主驱动件、镜像设置在两个侧承载道内且能够上下转动的锁定杆、以及用于控制主驱动件移动的控制机构;在每个锁定杆与主驱动件之间设有运动转换机构,运动转换机构配置为将主驱动件的前后移动转换为锁定杆的上下转动;在所述的两个锁定杆的前端均设有锁定销,所述的椅座的两侧镜像设有与锁定销配合的卡接部;卡接部上具有若干个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布的开口朝下锁定槽;锁定销响应于锁定杆的上下转动动作卡入或退出锁定槽内以使椅座与底座滑动锁定或解锁。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主驱动件呈“U”型,主驱动件包括横向设置的横杆以及分别位于横杆两侧的侧杆,所述侧杆远离横杆端形成与锁定杆联动的动力输出部;控制机构配置为作用于横杆前后移动;所述的运动转换机构设置在侧杆与锁定杆之间。通过将主驱动件设置为左右对称的“U”型结构,控制机构控制横杆移动以带动两侧的侧杆同步运动,保证两侧的侧杆同步输出动力以驱使锁定杆运动,从而使得两侧的锁定杆保持同步运动。
[0008]作为优选,在后承载道的中心位置处具有椅座支撑杆插接部,主驱动件通过“U”型结构以避让该椅座支撑杆插接部。且主驱动件设置为“U”型结构,另一个目的在于避让后承载道中心处的椅座支撑杆插接部,不干涉椅座支撑杆的安装;使得主驱动件不会占用过多面积,能够充分利用后承载道内的狭窄空间。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底座一侧的控制扳手、设置在该控制扳手与横杆之间的横拉件及第一转动杆;横拉件沿底座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后承载道内,且横拉件的一端与控制扳手铰接;控制扳手转动以驱动横拉件沿底座宽度方向向外移动;所述的第一转动杆呈“L”型结构且能够绕底座转动;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横拉件铰接,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横杆的中间位置处;横拉件朝底座外侧移动能够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并驱使主驱动件向前移动。从而利用控制扳手的转动动作,能够带动横拉件沿底座的宽度方向运动;再利用第一转动杆的转动动作,进一步带动横杆沿前后方向移动;实现控制扳手转动以驱动主驱动件前后移动;设计巧妙,且横拉件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布置在后承载道内,占用空间小。
[0010]作为优选,后承载道包括处于中间的宽部以及位于宽部左右两侧的窄部,宽部与窄部之间形成过渡部,主驱动件在宽部内前后活动,横拉件处在窄部内并处在靠近窄部边缘的位置,第一转动杆水平布置,第一转动杆分为分支一、分支二以及形成于两者连接处的L形拐角,且第一转动杆的L形拐角处在过渡部处并与底座铰接;分支一的端部与横拉件铰接,分支二的端部与横杆中间位置铰接。控制扳手的上下转动,转换为横拉件沿椅座宽度方向的移动,再转换为第一转动杆在水平方向的转动,进而带动主驱动件沿椅座座深方向前后移动;后承载道分为宽窄两部分,宽部保证了主驱动件的活动空间使其运动行程得到了预先设定的要求;第一转动杆处在过渡部及附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椅座可调节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座及底座,椅座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且椅座能够相对底座前后滑动;所述的底座呈中间镂空的框架式结构,底座上设有开口朝前的U型的布局通道;所述布局通道包括位于后端的后承载道以及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承载道;锁定调节机构,设置在底座的布局通道内并作用于椅座;所述的锁定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后承载道上且能够前后移动的主驱动件、镜像设置在两个侧承载道内且能够上下转动的锁定杆、以及用于控制主驱动件移动的控制机构;在每个锁定杆与主驱动件之间设有运动转换机构,运动转换机构配置为将主驱动件的前后移动转换为锁定杆的上下转动;在所述的两个锁定杆的前端均设有锁定销,所述的椅座的两侧镜像设有与锁定销配合的卡接部;卡接部上具有若干个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布的开口朝下锁定槽;锁定销响应于锁定杆的上下转动动作卡入或退出锁定槽内以使椅座与底座滑动锁定或解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座可调节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驱动件呈“U”型,主驱动件包括横向设置的横杆以及分别位于横杆两侧的侧杆,所述侧杆远离横杆端形成与锁定杆联动的动力输出部;控制机构配置为作用于横杆前后移动;所述的运动转换机构设置在侧杆与锁定杆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座可调节坐具,其特征在于:在后承载道的中心位置处具有椅座支撑杆插接部,主驱动件通过“U”型结构以避让该椅座支撑杆插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座可调节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底座一侧的控制扳手、设置在该控制扳手与横杆之间的横拉件及第一转动杆;横拉件沿底座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后承载道内,且横拉件的一端与控制扳手铰接;控制扳手转动以驱动横拉件沿底座宽度方向向外移动;所述的第一转动杆呈“L”型结构且能够绕底座转动;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横拉件铰接,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横杆的中间位置处;横拉件朝底座外侧移动能够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并驱使主驱动件向前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椅座可调节坐具,其特征在于:后承载道包括处于中间的宽部以及位于宽部左右两侧的窄部,宽部与窄部之间形成过渡部,主驱动件在宽部内前后活动,横拉件处在窄部内并处在靠近窄部边缘的位置,第一转动杆水平布置,第一转动杆分为分支一、分支二以及形成于两者连接处的L形拐角,且第一转动杆的L形拐角处在过渡部处并与底座铰接;分支一的端部与横拉件铰接,分支二的端部与横杆中间位置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椅座可调节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金阮正富
申请(专利权)人: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