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8271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绘放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底部四角,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手,所述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放线机构,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机构。该测绘用的放线装置,通过放线机构的设计,将矩形块向指定区域进行拉动,矩形块将线体进行拉动,同时第二盘线轮带动外部的布尺转动,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口观察内部布尺上的刻度来判断线体所拉动的长度,在拉至指定位置后,打开小型阀门,此时矩形块内部填装的白灰等物质倒出至所测量的位置作为标记,避免了传统测量时无法直接读出放线长度而比较麻烦的问题。出放线长度而比较麻烦的问题。出放线长度而比较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测绘放线
,具体为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并绘制成图,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学科,又称测量学,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容,目前在众多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放线测量。
[0003]目前现有的工程测绘过程中,对某些地形或者距离位置需要进行放线测量,但现有的测绘工作一般是由人工拉线进行测量,放线后无法直观地看到放线长度进行,需要额外进行测量,比较麻烦,并且在放线和收线过程中线体容易沾染灰尘,影响到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底部四角,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手,所述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放线机构,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机构。
[0006]所述放线机构包括第一辊轴,所述第一辊轴固定连接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内部还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辊轴,所述第一辊轴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盘线轮,所述第二辊轴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盘线轮,所述第一辊轴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辊轴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第一齿轮顶部一侧,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设置于第一盘线轮和第二盘线轮后侧,所述第一盘线轮外部固定安装有线体,所述线体贯穿壳体一侧壁。
[0007]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盘线轮外部固定安装有布尺,所述布尺一端固定安装于另一个第二盘线轮外部,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观察口,布尺上设置刻有刻度,使用者通过观察窗可直接看到刻度值。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前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壳体前侧并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后侧与第一辊轴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内部转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线体延伸至导向杆底部并与导向杆底部相贴合,导向杆引导线体走向。
[0009]优选的,所述线体贯穿框体一侧壁,所述线体一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矩形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一侧安装有小型阀门,矩
形块内部可填装白灰等物质,向下倒出后用作标记。
[0010]优选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清洁棉块,所述清洁棉块设置于框体内部,所述框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网板,所述网板顶部与清洁棉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线体贯穿清洁棉块,清洁棉块对线体进行清洁
[0011]优选的,所述清洁棉块顶部设置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顶部固定连接有T形板,所述T形板贯穿框体顶部,所述T形板中间开设有第一排水槽,所述按压板中间开设有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设置于第一排水槽底部,所述按压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伸缩杆顶部均与框体内腔顶部固定连接,弹簧提供反向推力。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设置于线体底部,加热板对清洁后的线体进行烘干。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测绘用的放线装置,通过放线机构的设计,将矩形块向指定区域进行拉动,矩形块将线体进行拉动,同时第二盘线轮带动外部的布尺转动,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口观察内部布尺上的刻度来判断线体所拉动的长度,在拉至指定位置后,打开小型阀门,此时矩形块内部填装的白灰等物质倒出至所测量的位置作为标记,整个放线过程简单便捷,避免了传统测量时无法直接读出放线长度而比较麻烦的问题。
[0015]2、该测绘用的放线装置,通过清洁机构的设计,在线体向壳体内部进行回收时,向T形板上的第一排水槽内部添加清水并向下按压T形板,此时T形板带动按压板对清洁棉块进行挤压,以此增大与线体的摩擦,同时清水被清洁棉块吸附,更有利于对线体的清洁,水分最终通过网板向外界排出,当清洁完成的线体区域回收至加热板上方时,加热板通电产生热量对线体烘干,以此来保证线体的干燥,便于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0019]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20]图4为图2中的B处放大图;
[0021]图5为图2中的C处放大图。
[0022]图中:1、壳体;2、万向轮;3、推手;4、放线机构;41、第一辊轴;42、第二辊轴;43、第一盘线轮;44、第二盘线轮;45、第一齿轮;46、第二齿轮;47、线体;48、布尺;49、观察口;491、转动板;492、转动杆;493、框体;494、导向杆;495、矩形块;496、出料管;497、小型阀门;5、清洁机构;51、清洁棉块;52、网板;53、按压板;54、第一排水槽;55、伸缩杆;56、弹簧;57、加热板;58、T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2,四个万向轮2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1底部四角,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手3,壳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放线机构4,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机构5。
[0025]放线机构4包括第一辊轴41,第一辊轴41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部,壳体1内部还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辊轴42,第一辊轴41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盘线轮43,第二辊轴42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盘线轮44,第一辊轴41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5,第二辊轴42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46,第二齿轮46设置于第一齿轮45顶部一侧,第二齿轮46与第一齿轮45相啮合,第一齿轮45和第二齿轮46分别设置于第一盘线轮43和第二盘线轮44后侧,第一盘线轮43外部固定安装有线体47,线体47贯穿壳体1一侧壁,其中一个第二盘线轮44外部固定安装有布尺48,布尺48一端固定安装于另一个第二盘线轮44外部,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2),四个所述万向轮(2)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1)底部四角,所述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手(3),所述壳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放线机构(4),所述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机构(5);所述放线机构(4)包括第一辊轴(41),所述第一辊轴(41)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内部还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辊轴(42),所述第一辊轴(41)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盘线轮(43),所述第二辊轴(42)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盘线轮(44),所述第一辊轴(41)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5),所述第二辊轴(42)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46),所述第二齿轮(46)设置于第一齿轮(45)顶部一侧,所述第二齿轮(46)与第一齿轮(45)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45)和第二齿轮(46)分别设置于第一盘线轮(43)和第二盘线轮(44)后侧,所述第一盘线轮(43)外部固定安装有线体(47),所述线体(47)贯穿壳体(1)一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盘线轮(44)外部固定安装有布尺(48),所述布尺(48)一端固定安装于另一个第二盘线轮(44)外部,所述壳体(1)顶部开设有观察口(4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491),所述转动板(491)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92),所述转动杆(492)贯穿壳体(1)前侧并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92)后侧与第一辊轴(41)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兵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国晟测绘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