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8271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绘放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底部四角,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手,所述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放线机构,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机构。该测绘用的放线装置,通过放线机构的设计,将矩形块向指定区域进行拉动,矩形块将线体进行拉动,同时第二盘线轮带动外部的布尺转动,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口观察内部布尺上的刻度来判断线体所拉动的长度,在拉至指定位置后,打开小型阀门,此时矩形块内部填装的白灰等物质倒出至所测量的位置作为标记,避免了传统测量时无法直接读出放线长度而比较麻烦的问题。出放线长度而比较麻烦的问题。出放线长度而比较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测绘放线
,具体为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并绘制成图,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学科,又称测量学,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容,目前在众多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放线测量。
[0003]目前现有的工程测绘过程中,对某些地形或者距离位置需要进行放线测量,但现有的测绘工作一般是由人工拉线进行测量,放线后无法直观地看到放线长度进行,需要额外进行测量,比较麻烦,并且在放线和收线过程中线体容易沾染灰尘,影响到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包括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2),四个所述万向轮(2)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1)底部四角,所述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手(3),所述壳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放线机构(4),所述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机构(5);所述放线机构(4)包括第一辊轴(41),所述第一辊轴(41)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内部还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辊轴(42),所述第一辊轴(41)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盘线轮(43),所述第二辊轴(42)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盘线轮(44),所述第一辊轴(41)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5),所述第二辊轴(42)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46),所述第二齿轮(46)设置于第一齿轮(45)顶部一侧,所述第二齿轮(46)与第一齿轮(45)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45)和第二齿轮(46)分别设置于第一盘线轮(43)和第二盘线轮(44)后侧,所述第一盘线轮(43)外部固定安装有线体(47),所述线体(47)贯穿壳体(1)一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盘线轮(44)外部固定安装有布尺(48),所述布尺(48)一端固定安装于另一个第二盘线轮(44)外部,所述壳体(1)顶部开设有观察口(4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板(491),所述转动板(491)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92),所述转动杆(492)贯穿壳体(1)前侧并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92)后侧与第一辊轴(41)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兵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国晟测绘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