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间装配可自复位节点摩擦阻尼器的古建筑木墙
[0001]本技术属于古建筑、现代木结构等抗震和加固改善领域,适用于耗能减震、增大刚性需求的结构,特别是一种墙间装配可自复位节点摩擦阻尼器的古建筑木墙。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建筑,保护古木结构建筑势在必行。由于在大部分历史久远的古木结构建筑,节点连接处受损相对严重,对结构的整体和连接节点进行加强显得尤为重要。在结构中,节点既要承受负弯矩和剪力同时也是施工的难点部位,所以在结构设计时的设计原则是强节点强锚固。但是在强烈的地震或其他作用时,节点仍是容易破坏的关键部位,节点一旦破坏将对建筑整体性能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结构整体失稳以致结构倒塌破坏。墙间凹槽咬合连接是木结构中的典型的半刚性连接节点,容易发生错位和侧移。因此加强节点的刚性、限制错位和侧移,同时达到耗能减震的效果是加固改善领域的重点。
[0003]当前古建筑木结构耗能装置相关领域有如雀替式和橡胶垫等传统体型小巧的装置,都具备相应的耗能性能以及提高节点刚度的能力,但是效果不太凸出,在较为强烈的地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间装配可自复位节点摩擦阻尼器的古建筑木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木墙和右木墙,在左、右木墙连接缝处设有至少一个墙体可自复位节点摩擦阻尼器;墙体可自复位节点摩擦阻尼器通过左、右木墙内侧的木墙内框架对接连接;墙体可自复位节点摩擦阻尼器包括两块分别设有咬合齿的阻尼板,阻尼板通过螺栓贯穿叠合在一起,并与木墙内框架通过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间装配可自复位节点摩擦阻尼器的古建筑木墙,其特征在于,左、右木墙墙体由木桁架和木墙板组成,左、右木墙的木墙板连接在木桁架下方且两侧相互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间装配可自复位节点摩擦阻尼器的古建筑木墙,其特征在于,阻尼板的咬合齿截面为三角形、矩形或梯形;叠合后的咬合齿齿间距对应相同且截面形状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间装配可自复位节点摩擦阻尼器的古建筑木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包括螺杆、垫碟形弹簧和螺母,在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大智,张锡成,左开元,张新庆,邱智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