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度可调的女高跟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99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舒适度可调的女高跟鞋,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底包括内鞋底层和外鞋底层,外鞋底层的下端面左端一体设置有鞋后跟,鞋后跟置物通孔内固定设置有不锈钢支撑管,鞋后跟位于不锈钢支撑管正上方位置设置有置物凹槽,外鞋底位于置物凹槽的正上方位置设置有外鞋底通孔,外鞋底通孔内嵌入式设置有柔性缓冲垫,该柔性缓冲垫的上端面与内鞋底的下端面连接,柔性缓冲垫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活动支架,活动支架的下端一体设置有升降杆,升降杆下端穿设在不锈钢支撑管内,且不锈钢支撑管下端可拆卸设置有舒适度调节装置。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脚后跟处舒适性好且实用性好。性好且实用性好。性好且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舒适度可调的女高跟鞋


[0001]本技术涉及女高跟鞋
,具体涉及一种舒适度可调的女高跟鞋。

技术介绍

[0002]鞋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穿着用品,在人类的历史上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随着人类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鞋子的舒适度和穿戴的便利性越来越好,鞋子的样式和种类也出现了极大的丰富,而且美观性也越来越好,很多人都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
[0003]现有的女高跟鞋存在不足:结构设置不合理,脚后跟处比较硬,舒适度差,走路走久了后会脚后跟疼,行走过度时疼痛感加剧,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脚后跟处舒适性好且实用性好的舒适度可调的女高跟鞋。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舒适度可调的女高跟鞋,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底包括内鞋底层和外鞋底层,所述内鞋底层的下端面与外鞋底层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鞋帮下端与内鞋底层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外鞋底层的下端面左端一体设置有鞋后跟,所述鞋后跟内竖向设置有一个置物通孔,所述置物通孔内固定设置有不锈钢支撑管,所述不锈钢支撑管的外表面与置物通孔的内壁面粘接固定;所述鞋后跟下端一体设置有连接凸环,所述连接凸环的下端面上可拆卸设置有不锈钢鞋跟底板,所述不锈钢鞋跟底板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耐磨鞋垫;所述不锈钢支撑管的下端面与连接凸环的下端面平齐;所述鞋后跟位于不锈钢支撑管正上方位置设置有置物凹槽,所述外鞋底层位于置物凹槽的正上方位置设置有外鞋底通孔,所述外鞋底通孔内嵌入式设置有柔性缓冲垫,该柔性缓冲垫的上端面与内鞋底层的下端面连接,柔性缓冲垫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的下端一体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下端穿设在不锈钢支撑管内,且不锈钢支撑管下端可拆卸设置有舒适度调节装置。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舒适度调节装置包括不锈钢连接板、复位弹簧、不锈钢固定板和橡胶缓冲垫,所述不锈钢连接板、复位弹簧、不锈钢固定板和橡胶缓冲垫均位于不锈钢支撑管内,所述不锈钢连接板与升降杆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不锈钢连接板的下端面与复位弹簧的上端焊接固定,复位弹簧的下端与不锈钢固定板的上端面焊接固定,所述不锈钢固定板的下端面与橡胶缓冲垫的上端面粘接固定,所述橡胶缓冲垫的下端面抵压在不锈钢鞋跟底板的上端面上。
[0007]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支架和升降杆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活动支架和升降杆一起构成Y形结构。
[0008]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缓冲垫由硅胶材料制成,且柔性缓冲垫的厚度为1.5—5mm。
[0009]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缓冲垫的上端面局部位置设置有一个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嵌入式设置有活性炭纤维层。
[0010]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鞋底层对准活性炭纤维层位置设置有多个透气通孔。
[0011]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柔性缓冲垫对脚后跟起到缓冲作用,且升降杆在不锈钢支撑管内可上下升降,舒适度调节装置的复位弹簧受压后会自动压缩,因此脚后跟部舒适度根据人体重量自动调节,复位弹簧在压力减小时会自动复位,使得人们走路时脚后跟处弹性缓冲效果好,舒适性好,且柔性缓冲垫比较柔软,走路走久了脚后跟处也不易疼;另外,活性炭纤维层吸附性好、除臭效果好、实用性好。
[001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舒适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7]参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舒适度可调的女高跟鞋,包括鞋底1和鞋帮2,所述鞋底1包括内鞋底层11和外鞋底层12,所述内鞋底层 11的下端面与外鞋底层1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鞋帮2下端与内鞋底层11 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外鞋底层12的下端面左端一体设置有鞋后跟3,所述鞋后跟3内竖向设置有一个置物通孔31,所述置物通孔31内固定设置有不锈钢支撑管4,所述不锈钢支撑管4的外表面与置物通孔31的内壁面粘接固定;所述鞋后跟3下端一体设置有连接凸环32,所述连接凸环32的下端面上可拆卸设置有不锈钢鞋跟底板33,所述不锈钢鞋跟底板33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耐磨鞋垫 34;所述不锈钢支撑管4的下端面与连接凸环32的下端面平齐;所述鞋后跟3 位于不锈钢支撑管4正上方位置设置有置物凹槽35,所述外鞋底层12位于置物凹槽35的正上方位置设置有外鞋底通孔121,所述外鞋底通孔121内嵌入式设置有柔性缓冲垫5,该柔性缓冲垫5的上端面与内鞋底层11的下端面连接,柔性缓冲垫5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活动支架6,所述活动支架6的下端一体设置有升降杆61,所述升降杆61下端穿设在不锈钢支撑管4内,且不锈钢支撑管4下端可拆卸设置有舒适度调节装置。
[0018]作为优选的,所述内鞋底层11的下端面与外鞋底层12的上端面通过免钉胶粘接固定或通过针线缝制连接;所述鞋帮2下端与内鞋底层11的边缘通过免钉胶粘接固定或通过
针线缝制连接;所述置物凹槽35与不锈钢支撑管4的内孔连通。所述连接凸环32的下端面与不锈钢鞋跟底板33通过螺钉锁紧固定;所述不锈钢鞋跟底板33的下端面与耐磨鞋垫34通过免钉胶粘接固定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0019]为使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舒适度调节装置包括不锈钢连接板7、复位弹簧8、不锈钢固定板9和橡胶缓冲垫10,所述不锈钢连接板7、复位弹簧8、不锈钢固定板9和橡胶缓冲垫10均位于不锈钢支撑管4内,所述不锈钢连接板7与升降杆61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不锈钢连接板7的下端面与复位弹簧8的上端焊接固定,复位弹簧8的下端与不锈钢固定板9的上端面焊接固定,所述不锈钢固定板9的下端面与橡胶缓冲垫10的上端面粘接固定,所述橡胶缓冲垫10的下端面抵压在不锈钢鞋跟底板33的上端面上。
[0020]作为优选的,所述不锈钢连接板7与升降杆61下端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0021]所述活动支架6和升降杆61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活动支架6和升降杆61一起构成Y形结构。
[0022]所述柔性缓冲垫5由硅胶材料制成,且柔性缓冲垫5的厚度为1.5—5mm。作为优选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度可调的女高跟鞋,包括鞋底(1)和鞋帮(2),所述鞋底(1)包括内鞋底层(11)和外鞋底层(12),所述内鞋底层(11)的下端面与外鞋底层(1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鞋帮(2)下端与内鞋底层(11)的边缘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鞋底层(12)的下端面左端一体设置有鞋后跟(3),所述鞋后跟(3)内竖向设置有一个置物通孔(31),所述置物通孔(31)内固定设置有不锈钢支撑管(4),所述不锈钢支撑管(4)的外表面与置物通孔(31)的内壁面粘接固定;所述鞋后跟(3)下端一体设置有连接凸环(32),所述连接凸环(32)的下端面上可拆卸设置有不锈钢鞋跟底板(33),所述不锈钢鞋跟底板(33)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耐磨鞋垫(34);所述不锈钢支撑管(4)的下端面与连接凸环(32)的下端面平齐;所述鞋后跟(3)位于不锈钢支撑管(4)正上方位置设置有置物凹槽(35),所述外鞋底层(12)位于置物凹槽(35)的正上方位置设置有外鞋底通孔(121),所述外鞋底通孔(121)内嵌入式设置有柔性缓冲垫(5),该柔性缓冲垫(5)的上端面与内鞋底层(11)的下端面连接,柔性缓冲垫(5)的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活动支架(6),所述活动支架(6)的下端一体设置有升降杆(61),所述升降杆(61)下端穿设在不锈钢支撑管(4)内,且不锈钢支撑管(4)下端可拆卸设置有舒适度调节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辉李运河胡毓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秀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