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7762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电源衬底、发光膜层和封装膜层;电源衬底包括多条纤维锂离子电池且多条纤维锂离子电池相互编织设置;电源衬底暴露各纤维锂离子电池的部分第一电极和部分第二电极;发光膜层位于电源衬底的一侧,并覆盖多条纤维锂离子电池;封装膜层位于发光膜层远离电源衬底的一侧并覆盖发光膜层;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与发光膜层电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向发光膜层供电,以驱动发光膜层发光。其中,电源衬底不仅作为发光装置中发光膜层的衬底,还作为发光膜层的供电电源,使得发光装置无需外接电源,也无需进行电源的直接贴附,发光装置结构简单、轻巧、便于携带;同时,发光装置可进行多维弯曲。多维弯曲。多维弯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装置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装置均需要对其供电才能发光。现有对其供电的方式包括对其设置外接电源或者将电源直接贴附于发光装置上。然而,外接电源使得发光装置不便于携带,将电源直接贴附于发光装置上不利于发光装置进行弯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无需外接电源也无需进行电源的直接贴附,便于携带,可实现多维弯曲。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电源衬底、发光膜层和封装膜层;
[0005]所述电源衬底包括多条纤维锂离子电池且所述多条纤维锂离子电池相互编织设置;所述电源衬底暴露各所述纤维锂离子电池的部分第一电极和部分第二电极;
[0006]所述发光膜层位于所述电源衬底的一侧,并覆盖所述多条纤维锂离子电池;
[0007]所述封装膜层位于所述发光膜层远离所述电源衬底的一侧并覆盖所述发光膜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衬底、发光膜层和封装膜层;所述电源衬底包括多条纤维锂离子电池且所述多条纤维锂离子电池相互编织设置;所述电源衬底暴露各所述纤维锂离子电池的部分第一电极和部分第二电极;所述发光膜层位于所述电源衬底的一侧,并覆盖所述多条纤维锂离子电池;所述封装膜层位于所述发光膜层远离所述电源衬底的一侧并覆盖所述发光膜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与所述发光膜层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向所述发光膜层供电,以驱动所述发光膜层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膜层包括第三电极层、发光单元层和第四电极层;所述第三电极层位于所述电源衬底的一侧,并覆盖所述多条纤维锂离子电池;所述发光单元层位于所述第三电极层远离所述电源衬底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第三电极层;所述第四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单元层远离所述第三电极层的一侧,并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向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膜层;所述保护膜层位于所述发光膜层靠近所述电源衬底的一侧,并覆盖所述多条纤维锂离子电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层包括平坦化膜层和阻水膜层;所述平坦化膜层位于所述电源衬底靠近所述发光膜层的一侧,并覆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建喜朱映光鲁天星张国辉胡永岚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