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声学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7642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声学回收装置,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包括浮体、声学释放装置、绳仓和缆绳。浮体中部上下贯穿设置安装孔。声学释放装置插接于安装孔,声学释放装置的外侧沿上下方向依次套设固定有上抱箍和下抱箍。上抱箍和下抱箍分别从上下两侧夹住浮体,以在上下方向上固定声学释放装置于浮体。上抱箍与浮体之间通过抱箍限转结构连接,以避免上抱箍相对于浮体转动。由于上抱箍、下抱箍的上下间距可调,且通过上抱箍、下抱箍夹住浮体以及上抱箍和浮体之间的限转实现对声学释放装置的固定,可以降低对浮体上下方向的实际尺寸、安装孔的实际尺寸的精度要求,在确保对声学释放装置可靠连接的同时,降低浮体加工难度。降低浮体加工难度。降低浮体加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声学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仪器
,特别涉及一种水下声学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水下地质探测、水文气象探测等工程项目时,常需将各种水下仪器设备、装置、系统等布放在水下,定期需将各种水下仪器设备、装置、系统等回收上船采集数据。
[0003]现有的一种水下声学回收装置中,包括浮体和声学释放装置,声学释放装置直接固定连接浮体的安装孔,需要声学释放装置的外侧面尺寸与安装孔的孔径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以保证两者可靠固定,增加了浮体的加工难度。
[0004]因此,如何降低浮体的加工难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声学回收装置,其浮体的加工难度较低。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水下声学回收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浮体和声学释放装置;
[0008]所述浮体中部上下贯穿设置安装孔;
[0009]所述声学释放装置插接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声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浮体(1)和声学释放装置(2);所述浮体(1)中部上下贯穿设置安装孔(12);所述声学释放装置(2)插接于所述安装孔(12),所述声学释放装置(2)的外侧沿上下方向依次套设固定有上抱箍(5)和下抱箍(6);所述上抱箍(5)和所述下抱箍(6)分别从上下两侧夹住所述浮体(1),以在上下方向上固定所述声学释放装置(2)于所述浮体(1),所述上抱箍(5)与所述浮体(1)之间通过抱箍限转结构连接,以避免所述上抱箍(5)相对于所述浮体(1)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声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抱箍(5)包括两个上半抱箍(51);两个所述上半抱箍(51)对接,并夹紧固定所述声学释放装置(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声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限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浮体(1)的顶面的条形的抱箍滑槽(11)和设于所述上半抱箍(51)的底面的抱箍凸起(52);在所述抱箍凸起(52)伸入所述抱箍滑槽(11)后且两个所述上半抱箍(51)对接之前,所述上半抱箍(51)能够在所述抱箍滑槽(11)的限位下、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孔(12)的中心线的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声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学释放装置(2)的外侧面上凸出设置释放装置定位环(22),所述释放装置定位环(22)和所述浮体(1)分别在上下方向上设于所述上抱箍(5)的两侧,并夹住所述上抱箍(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声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抱箍(6)包括两个下半抱箍,两个所述下半抱箍对接,并夹紧固定所述声学释放装置(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声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波秦广宋晓暖崔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泰戈菲斯海洋装备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