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不经意传输技术的区块链隐私查询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761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不经意传输技术的区块链隐私查询方法及系统,包括:在用户发起区块链数据查询时,区块链端和用户端通过一种基于随机预言机的密钥交换协议协商密钥,区块链端使用密钥将带有混淆数据的数据集密文返回给用户,用户获取数据密文后使用密钥仅能解密所需要的数据。此种方法可以避免区块链端获取用户查询的细节,同时用户也无法获取除目标数据之外的明文数据,保证了区块链数据查询的隐私。隐私。隐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不经意传输技术的区块链隐私查询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不经意传输技术的区块链隐私查询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区块链查询多为明文索取,区块链中登记有数据调用的细节,对于索取方隐私并没有保护,第三方可在链上查询交易,并且通过智能合约描述文件获取查询的细节。比如,电商客户在链上查询商品信息,第三方可在链上获取该客户查询记录,并根据记录做出分析,判断用户行为特征等,可能造成用户个人数据泄露风险或大数据杀熟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不经意传输的区块链隐私查询方法,通过该方法实现区块链上的隐私查询,切实保护数据查询方隐私。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不经意传输技术的区块链隐私查询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1)用户端对查询记录进行加密并传输给区块链端,区块链端对全量记录进行加密并传输给用户端;
[0006](2)用户端和区块链端分别对对方的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不经意传输技术的区块链隐私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户端对查询记录进行加密并传输给区块链端,区块链端对全量记录进行加密并传输给用户端;(2)用户端和区块链端分别对对方的加密结果进行二次加密;区块链端将二次加密结果传输给用户端;用户端将两个二次加密结果进行求交;(3)用户端对步骤(2)中的求交结果进行混淆,并将混淆结果传输给区块链端;(4)区块链端对混淆结果进行查询,得到明文结果,并使用协商完成的密钥对明文结果进行加密传输给用户端,用户端用协商完成的密钥进行解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不经意传输技术的区块链隐私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具体为:(1.1)区块链上有全量数据,记为a;用户需要查询其中的部分数据,将要查询的记录构成集合u,集合u中的元素为查询目标id,用户端使用自身密钥对目标id集合u进行对称加密,加密结果为ENC(u);(1.2)区块链端使用区块链密钥对全量id进行对称加密,加密结果为ENC(a);(1.3)用户端将自己的加密结果ENC(u)传输到区块链端,区块链端将自己的加密结果ENC(a)传输给用户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不经意传输技术的区块链隐私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具体为:(2.1)用户端使用步骤(1.1)中的相同的密钥对区块链端的加密结果ENC(a)进行二次对称加密,结果记为EENC(a);(2.2)区块链端使用步骤(1.2)中相同的密钥对用户端的加密结果ENC(u)进行二次对称加密,结果记为EENC(u);(2.3)区块链端将二次加密结果EENC(u)发送给用户端,用户端针对EENC(u)及EENC(a)进行求交;求交结果记为EENC(j)。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不经意传输技术的区块链隐私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具体为:用户端针对EENC(j)进行混淆,混淆方式为基于给定的加密强度s在EENC(a)中随机选取n个记录,其中n=|EENC(j)|,重复执行s次,将所有s+1个双重加密的查询目标id集合发送给区块链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不经意传输技术的区块链隐私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具体为:(4.1)区块链端对s+1个结果进行查询,明文结果记为m
i
,i∈(1,s+1);(4.2)用户端生成大质数g,h,并将g,h,y=g
r
h
α
构成协商完成的密钥,发送给区块链端,r为随机数,α为EENC(j)在混淆数据中的位置,α∈(1,s+1);(4.3)区块链端使用协商完成的密钥对明文结果进行加密:k
i
为随机数;将加密结果传输给用户端;(4.4)用户端将获取的加密结果记为c
i
=(a,b),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之臧铖陈嘉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