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装置结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758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3
本申请公开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结构及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源板以及光学膜片,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光源板和光学膜片之间的透光磁力结构,且在透光磁力结构内形成有自光源板朝向光学膜片的磁性支撑力,透光磁力结构部分形成于光学膜片,使得磁性支撑力用以支撑光学膜片;通过透光磁力结构替代现有的显示装置中的支撑柱结构,不仅能为光源提供足够的混光距离,提高视觉效果,增强用户的视觉体验,而且简化显示装置的内部结构,提高显示装置的组装效率。提高显示装置的组装效率。提高显示装置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结构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结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mini LED和micro LED属于LCD背光技术,只是通过封装、尺寸微缩与巨量转移技术的导入,提高背光源区域控制的能力、减少背光的光学距离,进而实现超薄、高动态对比的背光技术;mini LED背光的导入将有助于突破LCD的限制、弱化自发光技术的优势,进而将LCD于替代技术的性价比差距进一步拉大。与OLED相比,miniLED具有更高的动态范围,更好的对比度,并且比OLED具有更长的寿命,而且屏幕响应速度也比OLED快得多,mini LED将是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由于现有的显示模组中,一般需要在背板和光学膜片之间设置支撑柱,以为设置在背板上的光源提供足够的混光距离;然而,在Mini LED中,背光光源多采用多块灯板拼接而成,支撑柱的放置较为困难,从而使得Mini LED的组装工艺更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源板以及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光源板和所述光学膜片之间的透光磁力结构,且在所述透光磁力结构内形成有自所述光源板朝向所述光学膜片的磁性支撑力,所述透光磁力结构部分形成于所述光学膜片,使得所述磁性支撑力用以支撑所述光学膜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磁力结构包括磁极极性相同的第一相斥磁性部和第二相斥磁性部,所述第一相斥磁性部和所述第二相斥磁性部中:所述第一相斥磁性部包括设置有磁性材质的光学膜片,或者,所述第一相斥磁性部设于所述光学膜片;所述第二相斥磁性部包括设置有磁性材质的光源板,或者,所述第二相斥磁性部设于所述光源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包括光源板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光源板本体朝向所述光学膜片一侧的封胶涂层;所述第二相斥磁性部包括设置有磁性材质的封胶涂层,或者,所述第二相斥磁性部设于所述封胶涂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斥磁性部包括设于所述光学膜片的第二透光磁性涂层;和/或,所述第二相斥磁性部包括设于所述光源板的第三透光磁性涂层。5.一种显示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光源板以及光学膜片;显示面板,用于设于所述光学膜片背对所述光源板的一侧;以及,两个第一相吸磁性部,分设于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显示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刚李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