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凸式爪型磁流体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738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了一种凹凸式爪型磁流体密封装置,包括外壳、左极靴、右极靴;所述的左极靴的右端面中部和内圆面上分别设有凸环Ⅰ、凸环Ⅱ;凸环Ⅰ的两侧的左极靴的右端面上分别设有环槽,各组环槽的底面上设有环形凹槽Ⅱ,其内设有左永磁体;所述的右极靴的左端面对应环槽的位置上设有凸环Ⅲ,凸环Ⅲ的左端伸入环槽内,凸环Ⅲ与环槽不接触;所述的每组凸环Ⅲ的左端上设有多组极齿Ⅰ,分别对应左永磁体和环槽的内侧面,各组极齿Ⅰ与其对应的左永磁体和环槽的内侧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设有磁流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凹凸式爪型磁流体密封装置,该装置可解决现有的密封装置存在易漏磁、耐压性能弱的问题,可以应用于高速重载等领域中。可以应用于高速重载等领域中。可以应用于高速重载等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凸式爪型磁流体密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密封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凹凸式爪型磁流体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磁流体密封属于无接触式密封,因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物理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磁性液体密封技术是一种利用磁性液体对外加磁场的响应特性从而将其牢牢固定在密封间隙内,形成类似“O”型密封圈以抵抗其两侧压差的密封技术。现有的磁流体密封装置相对普通磁性流体密封而言,现有密封装置密封性能因为减小了离心力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极大的提高。然而,在高速轴或轴径大于500mm的低速转轴如船舶主轴等要求大的密封间隙条件下,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导致磁液流失,磁流体的密封性能降低,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不易漏磁耐压性能强的密封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凹凸式爪型磁流体密封装置,该装置可解决现有的密封装置存在的易漏磁、耐压性能弱的问题,可以应用于高速重载等领域中。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凹凸式爪型磁流体密封装置,包括外壳、左极靴、右极靴;所述的左极靴设于外壳的内圆面上,左极靴的内圆面与轴的外圆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的外壳的内圆面上设有永磁体Ⅰ,永磁体Ⅰ的左端面与左极靴的右端面接触;所述的左极靴的右端面中部和内圆面上分别设有凸环Ⅰ、凸环Ⅱ,凸环Ⅰ、凸环Ⅱ的右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Ⅰ,其内设有永磁体Ⅱ;凸环Ⅰ的两侧的左极靴的右端面上分别设有环槽,各组环槽的底面上设有环形凹槽Ⅱ17,其内设有左永磁体;所述的右极靴套装于轴的外圆面上,右极靴的左端面对应环槽的位置上设有凸环Ⅲ,凸环Ⅲ的左端伸入环槽内,凸环Ⅲ与环槽不接触;所述的两组凸环Ⅲ之间形成环形凹槽Ⅲ,环形凹槽Ⅲ内设有右永磁体;所述的右永磁体的右端面与右极靴的左端面接触;所述的每组凸环Ⅲ的左端上设有多组极齿Ⅰ,分别对应左永磁体和环槽的内侧面,各组极齿Ⅰ与其对应的左永磁体和环槽的内侧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设有磁流体。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环槽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的极齿Ⅰ至少设有三组,分别对应左永磁体的右端面和环槽的两个侧面,与这些对应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设有磁流体。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极齿Ⅰ的数量为6~12个。
[0007]进一步地,位于右极靴的左端面圆周外侧的凸环Ⅲ的内圆面、以及另一组凸环Ⅲ的内圆面和外圆面上分别沿径向设有极齿Ⅱ,所述的极齿Ⅱ对应凸环Ⅰ和凸环Ⅱ上的永磁体Ⅱ位置设置,分别向其对应的凸环Ⅰ的内外圆面和凸环Ⅱ的外圆面延伸,与这些对应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设有磁流体;
位于右极靴的左端面圆周外侧的凸环Ⅲ的外圆面上沿径向设有极齿Ⅲ,所述的极齿Ⅲ向永磁体Ⅰ方向延伸,与永磁体Ⅰ内圆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设有磁流体。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凹凸式爪型磁流体密封装置,还包括左轴承、右轴承;所述的左轴承设于左极靴的左侧,套装与轴1上;所述的右轴承设于右极靴的右侧,套装与轴上;所述的左轴承、右轴承的外圈与外壳的内圆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左极靴的左端面与左轴承的右端面之间留有间距,右极靴的右端面与右轴承的左端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的左极靴和左轴承之间设有左隔磁环,左隔磁环设于外壳的内圆面上;所述的左隔磁环的左端面与左轴承的右端面外圆周处接触,右端面与左极靴的左端面的外圆周处接触。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永磁体Ⅰ与右轴承之间设有套筒,套筒设于外壳的内圆面上;所述的套筒的左端面与永磁体Ⅰ的右端面接触,右端面与右轴承的左端面接触;所述的套筒的内圆面与外侧的凸环Ⅲ的外圆面之间留有间距。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轴的外圆面上设有轴肩,轴肩的左端面与右极靴的右端面接触,右端面与右轴承的左端面接触。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右极靴的左端面的内圆周上设有套筒环,套筒环套装于轴上;所述的轴的外圆面上靠近套筒环的左端面处设有挡圈槽,其内设有挡圈环;所述的挡圈环与套筒环的左端面接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左永磁体轴向充磁型永磁体,永磁体Ⅰ、永磁体Ⅱ、右永磁体为径向充磁型永磁体;所述右永磁体与永磁体Ⅰ、永磁体Ⅱ的磁力线方向相反;所述的永磁体Ⅰ和永磁体Ⅱ的磁力线方向相反;所述的永磁体Ⅱ与右永磁体的磁力线方向相同。
[0013]进一步地,所述左极靴的外圆面上设有密封槽a,其内设有左密封圈;所述的右极靴的内圆面上设有密封槽b,其内设有右密封圈。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右极靴的左端面上设有多组极齿,极齿呈爪形结构布置;左极靴的右端面对应极齿的位置上设永磁体,使得永磁体与爪形极齿之间形成密封间隙,该密封间隙内注入磁流体,从而实现凹凸式爪形磁流体密封装置,具有密封性可靠、零漏磁、耐压性能强的特点。
[0015]本专利技术优选方案通过在左极靴的右端面上设有多组永磁体,相邻的两组永磁体的磁力线方向相同或相反,使得磁回路中的磁通量增加,减少了在密封失效时磁性流体的损失,提高了磁性流体密封的耐压能力和密封可靠性,扩大了其安全工作范围。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凹凸式爪型磁流体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分名称及序号如下:1

轴、2

外壳、3

左极靴、4

右极靴、5

永磁体Ⅰ、6

凸环Ⅰ、7

凸环Ⅱ、8

凸环Ⅲ、9

左轴承、10

左隔磁环、11

左密封圈、12

套筒、13

右轴承、14

挡圈环、15

套筒环、16

右密封圈Ⅰ、17

环形凹槽Ⅱ、18

左永磁体、19

弧形凹面、20

环槽、21

极齿Ⅰ、22

环形凹槽Ⅰ、23

永磁体Ⅱ、24

环形凹槽Ⅲ、25

右永磁体、26

轴肩、27

极齿Ⅱ、28

极齿Ⅲ。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8]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凹凸式爪型磁流体密封装置,包括外壳2、左极靴3、右极靴4;所述的左极靴3设于外壳2的内圆面上,左极靴3的内圆面与轴1的外圆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的外壳2的内圆面上设有永磁体Ⅰ5,永磁体Ⅰ5的左端面与左极靴3的右端面接触;所述的左极靴3的右端面中部和内圆面上分别设有凸环Ⅰ6、凸环Ⅱ7,凸环Ⅰ6、凸环Ⅱ7的右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Ⅰ22,其内设有永磁体Ⅱ23;凸环Ⅰ6的两侧的左极靴3的右端面上分别设有环槽20,各组环槽20的底面上设有环形凹槽Ⅱ17,其内设有左永磁体18;所述的右极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凸式爪型磁流体密封装置,包括外壳(2)、左极靴(3)、右极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极靴(3)设于外壳(2)的内圆面上,左极靴(3)的内圆面与轴(1)的外圆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的外壳(2)的内圆面上设有永磁体Ⅰ(5),永磁体Ⅰ(5)的左端面与左极靴(3)的右端面接触;所述的左极靴(3)的右端面中部和内圆面上分别设有凸环Ⅰ(6)、凸环Ⅱ(7),凸环Ⅰ(6)、凸环Ⅱ(7)的右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Ⅰ(22),其内设有永磁体Ⅱ(23);凸环Ⅰ(6)的两侧的左极靴(3)的右端面上分别设有环槽(20),各组环槽(20)的底面上设有环形凹槽Ⅱ(17),其内设有左永磁体(18);所述的右极靴(4)套装于轴(1)的外圆面上,右极靴(4)的左端面对应环槽(20)的位置上设有凸环Ⅲ(8),凸环Ⅲ(8)的左端伸入环槽(20)内,凸环Ⅲ(8)与环槽(20)不接触;所述的两组凸环Ⅲ(8)之间形成环形凹槽Ⅲ(24),环形凹槽Ⅲ(24)内设有右永磁体(25);所述的右永磁体(25)的右端面与右极靴(4)的左端面接触;所述的每组凸环Ⅲ(8)的左端上设有多组极齿Ⅰ(21),分别对应左永磁体(18)和环槽(20)的内侧面,各组极齿Ⅰ(21)与其对应的左永磁体(18)和环槽(20)的内侧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设有磁流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式爪型磁流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槽(20)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的极齿Ⅰ(21)至少设有三组,分别对应左永磁体(18)的右端面和环槽(20)的两个侧面,与这些对应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设有磁流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凸式爪型磁流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齿Ⅰ(21)的数量为6~12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式爪型磁流体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右极靴(4)的左端面圆周外侧的凸环Ⅲ(8)的内圆面、以及另一组凸环Ⅲ(8)的内圆面和外圆面上分别沿径向设有极齿Ⅱ(27),所述的极齿Ⅱ(27)对应凸环Ⅰ(6)和凸环Ⅱ(7)上的永磁体Ⅱ(23)位置设置,分别向其对应的凸环Ⅰ(6)的内外圆面和凸环Ⅱ(7)的外圆面延伸,与这些对应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设有磁流体;位于右极靴(4)的左端面圆周外侧的凸环Ⅲ(8)的外圆面上沿径向设有极齿Ⅲ(28),所述的极齿Ⅲ(28)向永磁体Ⅰ(5)方向延伸,与永磁体Ⅰ(5)内圆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龙石淼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