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376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门吸结构,固定安装在墙体或门窗框上,与门板或窗户上的定位件配合,包括架体和缓冲组件,缓冲组件设置在架体内,架体上还设置有与定位件配合的摆臂组件,摆臂组件的另一端与缓冲组件配合,关门时,定位件驱动摆臂组件,使摆臂组件作用于缓冲组件,能够对门板起到缓冲和吸附作用,摆臂组件上还设置有凸轮,凸轮的一端与缓冲组件配合,缓冲组件包括:缓冲阻尼件和弹簧组件,缓冲阻尼件和弹簧组件均设置在架体上,凸轮的一端与缓冲阻尼件配合,其另一端与弹簧组件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门吸结构能够在关门时对门板起到一定的缓冲和吸附作用,能够保护门窗的开启或关闭,同时使门吸结构的紧密性更好,内部结构设置简单。内部结构设置简单。内部结构设置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吸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定位器件
,特别涉及一种门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门窗开启或关闭时,需要防止其产生过大的冲击力,以避免剧烈的碰撞产生损坏和噪声,门窗开启后,也需要使其保持稳定状态,防止风吹或外力触碰造成的异常动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多采用的是利用门吸进行缓冲和吸附,门吸俗称门碰,是一种门扇定位装置,传统的门吸包括门吸座和门吸桩,门吸桩固定在门扇上,门吸座固定在地面上,门扇打开时,门吸桩与门吸座接触时被限位,从而对门扇进行限位,防止门扇自由转动、自由关闭。现在的门吸种类非常多,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卡接限位式,即门吸桩与门吸座接触时,门吸桩卡入门吸座内实现限位;第二种为磁吸式,门吸桩为铁磁体,门吸座为永磁体,当门吸桩与门吸座接触时通过磁性吸附在一起实现限位;另外门窗包括有门板和窗户,对于窗户的缓冲来说大多需要采用手动控制缓冲力度,再通过定位销或锁扣来实现上述目的,而门板通常采用门吸来解决这一问题的,但是市场上现有的门吸产品普遍存在缓冲效果不佳,吸合力量过小以及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吸结构,固定安装在墙体或门窗框上,与门板或窗户上的定位件(1)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2)和缓冲组件(3),所述缓冲组件(3)设置在所述架体(2)内,所述架体(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件(1)配合的摆臂组件(4),所述摆臂组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组件(3)配合,关门时,所述定位件(1)驱动所述摆臂组件(4),使所述摆臂组件(4)作用于所述缓冲组件(3),能够对所述门板起到缓冲和吸附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组件(4)上还设置有凸轮(5),所述凸轮(5)的一端与所述缓冲组件(3)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缓冲阻尼件(301)和弹簧组件(302),所述缓冲阻尼件(301)和所述弹簧组件(302)均设置在所述架体(2)上,所述凸轮(5)的一端与所述缓冲阻尼件(301)配合,其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组件(302)配合。4.如权利要求2所述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组件(4)对称设置在所述架体(2)内,且两侧的摆臂组件(4)通过齿轮组(6)同步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组(6)转动设置在所述架体(2)内。5.如权利要求3所述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阻尼件(301)包括:置于所述架体(2)内两侧的液压杆(311)和液压杆套管(321),所述液压杆(311)和所述液压杆套管(321)分别与两侧的凸轮(5)配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311)和所述液压杆套管(32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701)。7.如权利要求3所述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件(302)包括:置于所述架体(2)内两侧第一缓冲块(312)和第二缓冲块(322),所述第一缓冲块(312)和所述第二缓冲块(322)分别与两侧的凸轮(5)配合。8.如权利要求7所述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块(312)和所述第二缓冲块(32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702)。9.如权利要求4所述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5)的一端设置有转柱(10),所述转柱(10)的下端与所述摆臂组件(4)上的安装限位孔(8)配合,所述转柱(10)的中部与所述齿轮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飞赖明亮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五角阻尼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