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管修复用复合软管加工与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35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来水管修复用复合软管加工与施工工艺,采用共挤工艺,制造毛毡涂塑制造复合软管,共挤中间层为热熔胶,外层为PE;复合软管内抽真空,并灌注热固性树脂体系,压匀擀平;将旧管道清洁并通风吹干;使用翻转法导入修复管;修复管内置换成热空气或热水,让修复管固化;逐步将热空气或热水置换成冷空气或冷水,让修复管在压力下冷却定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修复前软管柔性好,适合管线的折弯等变化,修复后管材环刚度高,能有效抵抗外压和地面荷载的影响,与旧管道贴合良好,与水接触面采用食品级高分子材料,对水质无影响,带毛毡增强层,纤维分布均匀,固化后结构稳定,强度和粘接好,结构和工艺简单,对旧管道影响小。对旧管道影响小。对旧管道影响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来水管修复用复合软管加工与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软管制造
,具体为一种自来水管修复用复合软管加工与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自来水供水管多埋于地下,年久易腐蚀老化,特别是老城区地面建筑多,地下管网错综复杂, 维修起来特别困难,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影响交通和居民日常生活。非开挖修复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修复方法,节省时间和成本。热固化或紫外光固化的CIPP软管,已经广泛应用于无压排水管的修复。给水管道比排水管道要求严格,要能承内外压,要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对水质无影响,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非开挖修复管材适用于给水管的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来水管修复用复合软管加工与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来水管修复用复合软管,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热固性树脂层、热熔胶层与热塑性高分子层。
[0005]优选的,所述热固性树脂层包括不饱和聚酯体系、乙烯基酯树脂体系、环氧树脂体系、聚氨酯树脂体系、酚醛树脂体系与氰酸酯树脂体系。
[0006]优选的,所述热塑性高分子层为食品级。
[0007]一种自来水管修复用复合软管加工与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共挤工艺,制造毛毡涂塑制造复合软管,共挤中间层为热熔胶,外层为PE;步骤二:复合软管内抽真空,并灌注热固性树脂体系,压匀擀平;步骤三:将旧管道清洁并通风吹干;步骤四:使用翻转法导入修复管;步骤五:修复管内置换成热空气或热水,让修复管固化;步骤六:逐步将热空气或热水置换成冷空气或冷水,让修复管在压力下冷却定型。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翻转法为气翻或水翻。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热固性树脂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不饱和聚酯体系、乙烯基酯树脂体系、环氧树脂体系、聚氨酯树脂体系、酚醛树脂体系、氰酸酯树脂体系。
[001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自来水管修复用复合软管加工与施工工艺,修复前软管柔性好,适合管线的折弯等变化,修复后管材环刚度高,能有效抵抗外压和地面荷载的影响,与旧管道贴合良好,可以抵抗“水锤效应”的影响,与水接触面采用食品级高分子材料,对水质无影响,带毛毡增强层,纤维分布均匀,固化后结构稳定,强度和粘接好,结构和工艺简单,尺寸稳定,对旧管道影响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前与施工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1

热塑性高分子层,2

热熔胶层,3

热固性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0014]如图1所示,一种自来水管修复用复合软管,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热固性树脂层3、热熔胶层2与热塑性高分子层1。
[0015]优选的,热固性树脂层3包括不饱和聚酯体系、乙烯基酯树脂体系、环氧树脂体系、聚氨酯树脂体系、酚醛树脂体系与氰酸酯树脂体系。
[0016]优选的,热塑性高分子层1为食品级。
[0017]一种自来水管修复用复合软管加工与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共挤工艺,制造毛毡涂塑制造复合软管,共挤中间层为热熔胶,外层为PE;步骤二:复合软管内抽真空,并灌注热固性树脂体系,压匀擀平;步骤三:将旧管道清洁并通风吹干;步骤四:使用翻转法导入修复管;步骤五:修复管内置换成热空气或热水,让修复管固化;步骤六:逐步将热空气或热水置换成冷空气或冷水,让修复管在压力下冷却定型。
[0018]优选的,步骤四中,翻转法为气翻或水翻。
[0019]优选的,步骤二中,热固性树脂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不饱和聚酯体系、乙烯基酯树脂体系、环氧树脂体系、聚氨酯树脂体系、酚醛树脂体系、氰酸酯树脂体系。
[0020]对有压的给水管道的非开挖修复,要求材质对水体无影响,管材能承内外压,还要兼顾施工方便。如果直接用排水管非开挖修复的方法移植到给水管修复,存在的问题有:1. 热固性管用液体树脂,修复后的管材中会残留有未反应完全的单体、低聚物、稀释剂或者其它加工助剂,会污染水质;2. 热塑性修复管和旧管道贴合不好,修复管成了一个内衬的独立管,耐内外压等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3. 热塑性软管本身没有刚性或者刚性不够,不耐负压和水锤效应。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适用于给水管道非开挖修复用的管材。
[0021]制造工艺:1.采用共挤工艺,制造毛毡涂塑制造复合软管;共挤中间层为热熔胶,外层为PE;2.复合软管内抽真空,并灌注热固性树脂体系,压匀擀平; 热固性树脂体系包括不饱和聚酯体系、乙烯基酯树脂体系、环氧树脂体系、聚氨酯树脂体系、酚醛树脂体系、氰酸酯树脂体系等。
[0022]施工工艺:1.旧管道清洁并通风吹干;2.翻转法导入修复管(气翻或水翻);3.置换成热空气或热水,让修复管固化;4.逐步将热空气或热水置换成冷空气或冷水,让修复管在压力下冷却定型。
[00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性的保护范围之内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来水管修复用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热固性树脂层(3)、热熔胶层(2)与热塑性高分子层(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管修复用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层(3)包括不饱和聚酯体系、乙烯基酯树脂体系、环氧树脂体系、聚氨酯树脂体系、酚醛树脂体系与氰酸酯树脂体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管修复用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高分子层(1)为食品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管修复用复合软管加工与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共挤工艺,制造毛毡涂塑制造复合软管,共挤中间层为热熔胶,外层为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成黄裕中张小红冯忠豪陈军吴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裕软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