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净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733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净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筒体、设于筒体内的吸附载体及与筒体连接的曝气机构,吸附载体上接种有复合菌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在筒体内填充的吸附载体上接种由多个菌种构成的复合菌剂,并配合曝气机构间歇式曝气,使污水中氧气含量增加,复合菌剂中的各菌种代谢活动增强,同时曝气机构曝气为污水流动提供动力,使污水在筒体内循环流动,污水与吸附载体上接种的复合菌剂充分接触,实现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高效的降解处理。行高效的降解处理。行高效的降解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净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净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水体污染问题严重,亟待解决。其中,采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以其绿色清洁无二次污染,且成本较低等优点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常见的采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式是将直接将菌剂投放于污染水体中,微生物并不能对污水中污染物起到较好的降解效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净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净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筒体、吸附载体及曝气机构,吸附载体设于筒体内,吸附载体上接种有复合菌剂,筒体包括外筒、内筒及筒盖,内筒位于外筒内部,内筒和外筒同轴设置,内筒的下端设有锥形内筒底,外筒的下端设有外筒底,外筒底中央设有供内筒底下端伸出的连接口,外筒底与内筒底在连接口处密封连接,内筒底下端端部伸出连接口,内筒底位于外筒中的部分设有多个进液口;内筒的上端开口,内筒的上端内径朝上逐渐减小,外筒的上端开口与筒盖密封连接,内筒的上端与筒盖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隙,筒盖中央设有锥形引导部,该引导部沿着内筒的上端开口向下延伸到内筒内部,引导部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曝气机构用于使污水中氧气含量增加以及为污水流动提供动力,包括曝气风机及通过管道与曝气风机连接的曝气喷头,曝气喷头设于内筒底下端端部内侧。
[0005]上述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净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滤网机构,滤网机构为上下两层,夹设并固定在内筒与外筒之间,用于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过滤出来,滤网机构包括环形滤网架及安装固定在滤网架上的环形滤网,滤网架内侧连接固定于内筒,滤网架外侧连接固定于外筒,所述吸附载体填充在上下两层滤网以及内筒与外筒围设的净化空间内。
[0006]上述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净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菌剂箱,菌剂箱通过管道伸入到筒体内填充有吸附载体的净化空间内,在菌剂箱出口设有缓释装置,缓释装置用于将菌剂箱中的复合菌剂缓慢地释放到净化空间内。
[0007]上述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净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紫外光消毒机构,筒盖中央设有贯穿筒盖的安装孔,紫外光消毒机构包括灯座、安装在灯座上的紫外灯管及罩设在紫外灯管上的灯罩,灯座密封固定于筒盖的安装孔内,紫外灯管伸入到内筒内,灯罩罩设在紫外灯管上且密封连接固定于筒盖的引导部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在内筒底上绕内筒底的中轴线沿周向排布。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底内壁上设有导向槽,导向槽用于引导污水穿过进液口进入
到内筒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筒盖内壁在与引导部上端连接处设有截面为弧形的导向部,导向部用于引导污水流向内筒与外筒之间的空间。
[0011]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在筒体内填充的吸附载体上接种由多个菌种构成的复合菌剂,并配合曝气机构间歇式曝气,使污水中氧气含量增加,复合菌剂中的各菌种代谢活动增强,同时曝气机构曝气为污水流动提供动力,使污水在筒体内循环流动,污水与吸附载体上接种的复合菌剂充分接触,实现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高效的降解处理。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净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滤网机构的俯视图;
[0015]图中:10、筒体;11、外筒;111、外筒底;112、导向槽;113、出水口;12、内筒;121、内筒底;122、进液口;13、筒盖;131、引导部;132、安装孔;133、导向部;134、进水口;14、净化空间;20、紫外光消毒机构;21、灯座;22、紫外灯管;23、灯罩;30、滤网机构;32、滤网架;34、滤网;40、吸附载体;50、菌剂箱;51、缓释装置;60、曝气机构;61、曝气风机;62、曝气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8]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净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筒体10、紫外光消毒机构20、滤网机构30、吸附载体40、菌剂箱50及曝气机构60。
[0019]筒体10包括外筒11、内筒12及筒盖13,内筒12位于外筒11内部,内筒12和外筒11同轴设置,内筒12的下端设有锥形内筒底121,外筒11的下端设有外筒底111,外筒底111中央设有供内筒底121下端伸出的连接口,外筒底111与内筒底121在连接口处密封连接,内筒底121下端端部伸出连接口,内筒底121位于外筒11中的部分设有多个进液口122,进液口122在内筒底121上绕内筒底121的中轴线沿周向排布;外筒底111内壁上设有导向槽112,导向槽112用于引导污水穿过进液口122进入到内筒12中;内筒12的上端开口,内筒12的上端内
径朝上逐渐减小,外筒11的上端开口且通过螺钉及密封垫圈与筒盖13密封连接,筒盖13呈锥形,筒盖13的内径朝上逐渐减小,内筒12的上端与筒盖13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隙,筒盖13中央设有锥形引导部131及贯穿筒盖13的安装孔132,该引导部131沿着内筒12的上端开口向下延伸到内筒12内部,引导部131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筒盖13内壁在与引导部131上端连接处设有截面为弧形的导向部133,导向部133用于引导污水流向内筒12与外筒11之间的空间。筒盖13上设有进水口134,外筒11的外筒底111设有出水口113,污水从进水口134进入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经净化处理后从出水口113流出。
[0020]紫外光消毒机构20包括灯座21、安装在灯座21上的紫外灯管22及罩设在紫外灯管22上的灯罩23。灯座21密封固定于筒盖13的安装孔132内,灯座21通过电线与电源连接,紫外灯管22伸入到内筒12内,紫外灯管22发出紫外光,可对进入内筒12内的污水进行杀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净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吸附载体及曝气机构,吸附载体设于筒体内,吸附载体上接种有复合菌剂,筒体包括外筒、内筒及筒盖,内筒位于外筒内部,内筒和外筒同轴设置,内筒的下端设有锥形内筒底,外筒的下端设有外筒底,外筒底中央设有供内筒底下端伸出的连接口,外筒底与内筒底在连接口处密封连接,内筒底下端端部伸出连接口,内筒底位于外筒中的部分设有多个进液口;内筒的上端开口,内筒的上端内径朝上逐渐减小,外筒的上端开口与筒盖密封连接,内筒的上端与筒盖内壁之间形成有空隙,筒盖中央设有锥形引导部,该引导部沿着内筒的上端开口向下延伸到内筒内部,引导部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曝气机构用于使污水中氧气含量增加以及为污水流动提供动力,包括曝气风机及通过管道与曝气风机连接的曝气喷头,曝气喷头设于内筒底下端端部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微生物复合菌净化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网机构,滤网机构为上下两层,夹设并固定在内筒与外筒之间,用于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过滤出来,滤网机构包括环形滤网架及安装固定在滤网架上的环形滤网,滤网架内侧连接固定于内筒,滤网架外侧连接固定于外筒,所述吸附载体填充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利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斯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