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调节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327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度调节组件,属于高度调节技术领域。该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结构、紧固结构、第二支撑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龙骨卡接于第二空腔以将龙骨和第二支撑结构连接起来,将第二支撑结构设置于第一支撑结构内的第一空腔内,将龙骨卡接于第二空腔,第二支撑结构在第一空腔内上下滑动,第二支撑结构可以在第一空腔内连续地移动,则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的总长度的调节量为一个连续的值,可以对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的总长度进行连续地调节,从而实现对龙骨的高度进行连续地调节,调节范围较广,满足用户多样的需求。满足用户多样的需求。满足用户多样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调节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度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高度调节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龙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龙骨的高度进行调节,现有的高度调节件在对龙骨的高度调节时,调节的高度值是一系列离散的值,龙骨的高度调节量不是一系列连续的值,则龙骨的调节范围较窄,无法满足用户多样的需求。
[0003]中国专利CN209429454U、公告日2019

09

24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墙面点龙骨,包括上盖和底座,上盖是圆柱体,上盖圆柱体外侧有外螺纹,底座是柱体,底座带有圆柱形内螺纹空腔,上盖的外螺纹与底座的内螺纹相互配合连接。该墙面点龙骨通过旋转可调节组合成整体的墙面点龙骨的高度大小,能够实现无误差的精准施工,有利于装配式建筑中各种部品的彼此精准契合;提高居住环境的观感质量和档次;还能满足主体结构与管线分离的功能需求,在墙面与装饰层之间形成空腔,具有有效的收纳功能,能为各种不同尺寸、功能的设备管线提供收纳空间。上述专利中的上盖的外螺纹与底座的内螺纹相配合,调节上盖上外螺纹的不同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调节组件,用以对龙骨的高度进行调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结构(1)、紧固结构、第二支撑结构(2),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包括、第一底板(13)、连接于第一底板(13)一侧端的第一限位板(11)、连接于第一底板(13)另一侧端的第二限位板(12)、可供第二支撑结构(2)上下滑动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由第一底板(13)、第一限位板(11)、第二限位板(12)围成,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包括第二底板、连接于第二底板一侧端的第三限位板(21)、连接于第二底板另一侧端的第四限位板(22)、用以供龙骨卡接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由第二底板、第三限位板(21)、第四限位板(22)围成,所述紧固结构在第二支撑结构(2)在第一空腔内连续地移动至预设高度处时将第二支撑结构(2)、第一支撑结构(1)紧固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结构包括连接杆(3)、螺母(5)、设置于连接杆(3)一端的止挡部(4)、设置于连接杆(3)另一端的螺纹部,所述第一限位板(11)上设有第一固定通孔(111),所述第二限位板(12)上设有第二固定通孔(121),所述第三限位板(21)上设有第三固定通孔(211),所述第四限位板(22)上设有第四固定通孔(221),所述第三固定通孔(211)、第四固定通孔(221)的面积相等,所述第一固定通孔(111)、第二固定通孔(121)的面积均大于第三固定通孔(211)的面积,所述第三固定通孔(211)的面积大于连接杆(3)的截面积,所述连接杆(3)在第一固定通孔(111)和第三固定通孔(211)对齐以及第二固定通孔(121)和第四固定通孔(221)对齐时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固定通孔(111)、第三固定通孔(211)、第二空腔、第四固定通孔(221)、第二固定通孔(121),所述连接杆(3)一端抵接于第一限位板(11),所述螺母(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许伟蒋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