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26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电路,其包括第一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放电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在放置一段时间后,电池的电压会有所下降。电池在出厂前需要进行充电,才能满足客户对电池电压的要求。如果电池放置时间超过两个月且未被使用,电池需要进行一次完全的充电。
[0003]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或电瓶车中的电池模组都会涉及到充放电过程,现有充放电技术不好控制,比如电压过高或过低,容易对电池模组造成损害,降低使用寿命,另外也容易引起爆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电路。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AC/DC变换器、保险丝、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控制芯片、电压检测芯片,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并联,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一个电池模组的负极都与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都与第一开关连接,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与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连接,保险丝的两端分别与电池模组的正极、第二开关连接,第三开关连接在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和AC/DC变换器之间,第二开关与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连接,AC/DC变换器与一个市电电源连接,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电压检测芯片都与控制芯片连接,电压检测芯片与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选用STM32H743VIT6型号芯片,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其它型号,方便使用,降低成本。
[0007]优选地,所述电压检测芯片选用STM32H743VIT6型号芯片,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其它型号,功耗低,降低成本。
[0008]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与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之间设有一个电流采样器,电流采样器用于检测电池模组的电流大小。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都采用PWM控制型转换器,效率高并具有良好的输出电压纹波和噪声。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三开关是充电开关,第一开关是放电开关,第二开关承担充电开关和放电开关的作用,方便区分和使用。
[0011]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AC/DC变换器将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源。当需要进行充电时,控制芯片使第二开关、第三开关闭合,第一开关打开,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将直流电源降压到合适电池模组的电压。当需要放电时,控制芯片使第三开关打开,第一开
关、第二开关闭合,电池模组通过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降压到合适第一电阻的电压、第二电阻的电压,给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放电。保险丝是保护电池模组不受过电流、过热的伤害,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热度时,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电压检测芯片连接电池模组,且对每个电芯的电压都进行检测,检测到异常则通过控制芯片控制放电开关或者充电开关断开,提高安全性和电池的使用寿命,防止发生爆燃。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AC/DC变换器、保险丝L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控制芯片、电压检测芯片,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并联,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一个电池模组S1的负极都与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都与第一开关K1连接,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与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连接,保险丝L1的两端分别与电池模组的正极、第二开关K2连接,第三开关K3连接在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和AC/DC变换器之间,第二开关K2与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连接,AC/DC变换器与一个市电电源连接,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电压检测芯片都与控制芯片连接,电压检测芯片与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
[0016]控制芯片选用STM32H743VIT6型号芯片,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其它型号,方便使用,降低成本。
[0017]电压检测芯片选用STM32H743VIT6型号芯片,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其它型号,功耗低,降低成本。
[0018]电池模组的负极与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之间设有一个电流采样器X1,电流采样器X1用于检测电池模组的电流大小。
[0019]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都采用PWM控制型转换器,效率高并具有良好的输出电压纹波和噪声。
[0020]第三开关K3是充电开关,第一开关K1是放电开关,第二开关K2承担充电开关和放电开关的作用,方便区分和使用。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的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使用时,市电电源提供220V交流电源,AC/DC变换器将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源。当需
要进行充电时,控制芯片使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闭合,第一开关K1打开,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将直流电源降压到合适电池模组的电压。当需要放电时,控制芯片使第三开关K3打开,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闭合,电池模组通过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降压到合适第一电阻R1的电压、第二电阻R2的电压,给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放电。保险丝L1是保护电池模组不受过电流、过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AC/DC变换器、保险丝、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控制芯片、电压检测芯片,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并联,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一个电池模组的负极都与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都与第一开关连接,第一DC

DC降压转换器与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连接,保险丝的两端分别与电池模组的正极、第二开关连接,第三开关连接在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和AC/DC变换器之间,第二开关与第二DC

DC降压转换器连接,AC/DC变换器与一个市电电源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永军李浩张野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湛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