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226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车。将从以下状态使一对支承部(21)成为第2姿势的动作设为姿势变更动作,所述状态是使一对支承部(21)成为第1姿势(C1)、并且将一对支承部(21)配置为使一对支承部(21)的各自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被保持部(91)靠下方(V2)且被保持部(91)位于一对支承部(21)之间的状态,通过至少保持装置执行姿势变更动作,实现一对支承部(21)的各自的支承面(22)对于被支承面(91a)从下方(V2)相接的保持状态。一对支承部(21)构成为,在保持状态下使被支承面(91a)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而支承。被支承面(91a)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而支承。被支承面(91a)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而支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物品的输送车。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开2012-6479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上述那样的输送车的一例。以下,在
技术介绍
的说明中在括号内表示的附图标记是专利文献1的附图标记。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输送物品的输送车,公开了输送收纳容器(4)的顶棚输送车(A)。该顶棚输送车(A)具备沿着行驶路径(3)行驶的行驶部(11)、保持收纳容器(4)的保持部(10)、以及使保持部(10)相对于行驶部(11)升降的升降装置。
[0003]在专利文献1中,收纳容器(4)是在侧面形成有用来取放基板(5)的开口(6)的开放盒(open cassette)。为了防止基板(5)从被保持部(10)保持的收纳容器(4)的开口(6)飞出,在专利文献1的顶棚输送车(A)设有防止飞出机构(9),所述防止飞出机构(9)具备能够移动到与基板(5)的侧面接触的接触位置和从基板(5)的侧面离开的离开位置的接触体(26)。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输送车的行驶时,由于振动容易传递给被保持装置保持的物品,所以不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车,输送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沿着移动路径移动的主体部、保持前述物品的保持装置、以及使前述保持装置相对于前述主体部升降的升降装置;前述物品具备形成有被支承面的被保持部,所述被支承面是与该物品的底面平行地配置的面且朝向下方;前述保持装置具备一对支承部、以及使一对前述支承部在第1方向上相互接近及离开的保持驱动部,所述一对支承部分别具备将前述被支承面从下方支承的支承面;将前述被保持部的前述第1方向的宽度设为第1宽度,前述保持驱动部将一对前述支承部驱动为使其离开以使一对前述支承部的间隔比前述第1宽度大的第1姿势、以及使其接近以使一对前述支承部的间隔比前述第1宽度小的第2姿势;将从以下状态使一对前述支承部成为前述第2姿势的动作设为姿势变更动作,所述状态是使一对前述支承部成为前述第1姿势、并且将一对前述支承部配置为一对前述支承部的各自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前述被保持部靠下方且前述被保持部位于一对前述支承部之间的状态,通过至少前述保持装置执行前述姿势变更动作,实现一对前述支承部的各自的前述支承面对于前述被支承面从下方相接的保持状态;一对前述支承部构成为,在前述保持状态下使前述被支承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而将前述被支承面支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车,其特征在于,将在俯视下与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2方向,将前述第2方向的一方侧设为第2方向第1侧,前述支承面具备倾斜区域,所述倾斜区域沿随着朝向前述第2方向第1侧而朝向下方的第1倾斜方向倾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车,其特征在于,一对前述支承部的各自还具备从前述第2方向第1侧与前述被保持部抵接的抵接部。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输送车,其特征在于,在一对前述支承部的各自中,将前述第1方向上的靠近另一方的前述支承部的一侧设为第1方向第1侧,前述倾斜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也沿随着朝向前述第1方向第1侧而朝向下方的第2倾斜方向倾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车,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承面相对于前述倾斜区域在前述第1方向第1侧具备沿着水平面的第1水平区域。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车,其特征在于,将与前述第1方向第1侧相反侧设为第1方向第2侧,将与前述第2方向第1侧相反侧设为第2方向第2侧,前述倾斜区域中的至少相对于前述第2方向的中央部靠前述第2方向第2侧的区域,随着从前述第1方向第1侧朝向前述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部健史田村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