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大气钢锭砌筑汤道底板
[0001]本技术涉及铸造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大气钢锭砌筑汤道底板。
技术介绍
[0002]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0003]传统的汤道底板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传统使用的汤道底板存在诸多问题,如底板只能单面使用,只能生产同一种产品,工作效率低下,使用寿命较低等问题,因此,我们对现有的汤道底板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大气钢锭砌筑汤道底板。 />[0005]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大气钢锭砌筑汤道底板,包括底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底板本体(1)前端中部设置有第一流道口(9),所述底板本体(1)前端靠近第一流道口(9)的四边均设置有第二汤道(7),所述底板本体(1)前端与第二汤道(7)交错设置有四个第一汤道(4),所述第一汤道(4)和第二汤道(7)后端内壁的靠近第一流道口(9)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筋(8),所述第一汤道(4)和第二汤道(7)内壁均设置有第一保温层(5),所述底板本体(1)前端在第一汤道(4)和第二汤道(7)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散热区(10),所述底板本体(1)后端中部设置有第二流道口(16),所述底板本体(1)后端靠近第二流道口(16)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三汤道(12),所述底板本体(1)后端靠近第二流道口(16)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四汤道(13),所述第三汤道(12)和第四汤道(13)内壁均设置有第二保温层(15),所述第三汤道(12)和第四汤道(13)前端内壁的靠近第二流道口(16)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筋(14),所述底板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全,吴厚胜,薛安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世福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