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用分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02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验用分装机,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分装机构、振动送料机构和下料机构,输送机构、分装机构和下料机构均设于机架上,分装机构的分装头位于输送机构的上方,振动送料机构包括振动器和送料筒,振动器安装在机架上,送料筒的进料口与下料机构连接,分装头的进料口设有过渡软管,送料筒的出料口伸入过渡软管内,送料筒上设有用于压紧过渡软管的压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分装机构自动实现分装,大大提高分装效率和分装精度,通过振动送粉,减轻了送粉组件的重量,减少了送粉组件的安装操作步骤,振动送料机构与分装头采用过渡软管连接结构连接,利用软管的弹性消除了振动对分装精度的影响,也能有效防止漏粉。也能有效防止漏粉。也能有效防止漏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验用分装机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医药包装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试验用分装机。

技术介绍

[0002]无菌粉末分装技术产品线采用的是螺杆分装机进行分装药粉,螺杆分装机适用于药品的批量生产。然而在设计新的产品时,需要采用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的分装机进行试验,现有的分装机进行试验时,采用的是人工进行分装,这是因为螺杆分装机螺杆输料系统笨重,安装结构复杂,使得整体结构体积庞大,不适合实验室的试验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实现分装,大大提高分装效率和分装精度,通过振动送粉,减轻了送粉组件的重量,减少了送粉组件的安装操作步骤,振动送料机构与分装头采用过渡软管连接结构连接,利用软管的弹性消除了振动对分装精度的影响,也能有效防止漏粉的试验用分装机。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试验用分装机,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分装机构、振动送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分装机构和下料机构均设于机架上,所述分装机构的分装头位于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振动送料机构包括振动器和设于振动器上的送料筒,所述振动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送料筒的进料口与下料机构连接,所述分装头的进料口设有过渡软管,所述送料筒的出料口伸入过渡软管内,所述送料筒上设有用于压紧过渡软管的压块。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块与送料筒可拆卸的连接。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块与送料筒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压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钉位于螺纹孔内并与送料筒的周向面相抵。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软管靠近压块的一端的管口内壁为内凹锥面,所述压块设有可与内凹锥面配合的凸出锥面。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软管靠近压块的一端的管口端面与压块的径向端面相抵。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筒的进料口与下料机构通过连接软管与卡箍连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筒通过卡箍安装在振动器上。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装头的一侧设有吸尘机构。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斗、翻转驱动、支架和料桶,所述支架设于机架上,所述下料斗和翻转驱动均设于支架上,所述料桶设于翻转驱动上,所述翻转驱动用于驱动料桶翻转并与下料斗的进料口对接,所述下料斗的出口与送料筒对接。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拨轮组件、输入通道和
输出通道和接料盘,所述输入通道的出口和输出通道的入口均与输送拨轮组件对接,所述接料盘设于输出通道的出口。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本技术的试验用分装机,通过分装机构、振动器和送料筒的设置,将下料机构提供的药粉以振动送粉的形式送至分装机构,由分装机构进行分装,自动实现分装,相比与现有技术的手动分装,大大提高分装效率,提高了分装的精度,进一步的通过振动送粉,相比于现有技术的螺杆输送,减轻了送粉组件的重量,减少了送粉组件的安装操作步骤,大大增加了操作的便利性,此外,振动送料机构与分装头采用过渡软管连接结构连接,利用软管的弹性消除了振动对分装精度的影响,同时也能有效的防止漏粉。该试验用分装机通过分析实验室试验生产与药厂量产的差异,重新布局整合分装机的功能组件,只保留基本的分装机功能,减小机器体积,增加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试验用分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分装头、过渡软管和送料筒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3是本技术中分装头、过渡软管和送料筒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
[0021]图中各标号表示:
[0022]1、机架;11、操作屏;2、输送机构;21、输送拨轮组件;22、输入通道;23、输出通道;24、接料盘;3、分装机构;31、分装头;4、振动送料机构;41、振动器;42、送料筒;5、下料机构;51、下料斗;52、翻转驱动;53、支架;54、料桶;6、过渡软管;61、内凹锥面;7、压块;701、螺纹孔;71、螺钉;72、凸出锥面;81、卡箍;82、连接软管;9、吸尘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试验用分装机,包括机架1、输送机构2、分装机构3、振动送料机构4和下料机构5。输送机构2、分装机构3和下料机构5均设于机架1上,分装机构3的分装头31位于输送机构2的上方。振动送料机构4包括振动器41和设于振动器41上的送料筒42,振动器41安装在机架1上,送料筒42的进料口与下料机构5连接,送料筒42出料口与分装机构3的分装头31连接,分装头31的进料口设有过渡软管6,送料筒42的出料口伸入过渡软管6内,送料筒42外壁上设有压块7,用来压紧过渡软管6,实现分装头31的进料口与送料筒42的出料口进行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被分装的容器优选为西林瓶。下料机构5用于对提供药粉。西林瓶通过输送机构2输送至分装机构3的分装头31的下方,与此同时,下料机构5将药粉下料至送料筒42内,由振动器41进行振动输送,药粉进入分装机构3的分装头31,由分装头31将药粉分装至西林瓶内,分装后的西林瓶由输送机构2送走,同时下一个西林瓶移动至分装头31下等待分装。
[0026]本技术的试验用分装机,通过分装机构3、振动器41和送料筒42的设置,将下料机构5提供的药粉以振动送粉的形式送至分装机构3,由分装机构3进行分装,自动实现分
装,相比与现有技术的手动分装,大大提高分装效率,提高了分装的精度,进一步的通过振动送粉,相比于现有技术的螺杆输送,减轻了送粉组件的重量,减少了送粉组件的安装操作步骤,大大增加了操作的便利性,此外,振动送料机构4与分装头31采用过渡软管6连接结构连接,利用软管的弹性消除了振动对分装精度的影响,同时也能有效的防止漏粉。该试验用分装机通过分析实验室试验生产与药厂量产的差异,重新布局整合分装机的功能组件,只保留基本的分装机功能,减小机器体积,增加操作的便利性。
[0027]本实施例中,压块7与送料筒42可拆卸的连接。过渡软管6靠近分装头31的这一端扣紧在分装头31的进料口上,另一端通过压块7紧固在送料筒42。压块7为一个套筒结构其作用为:固定住过渡软管6并轴向向分装头31的方向压紧过渡软管6,使过渡软管6具有轴向弹性变形,最大化的消除了振动对分装精度的影响。具体的,压块7与送料筒42通过螺钉71连接,压块7上设有螺纹孔701,螺钉71位于螺纹孔701内并与送料筒42的周向面相抵。过渡软管6靠近压块7的一端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用分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输送机构(2)、分装机构(3)、振动送料机构(4)和下料机构(5),所述输送机构(2)、分装机构(3)和下料机构(5)均设于机架(1)上,所述分装机构(3)的分装头(31)位于输送机构(2)的上方,所述振动送料机构(4)包括振动器(41)和设于振动器(41)上的送料筒(42),所述振动器(41)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送料筒(42)的进料口与下料机构(5)连接,所述分装头(31)的进料口设有过渡软管(6),所述送料筒(42)的出料口伸入过渡软管(6)内,所述送料筒(42)上设有用于压紧过渡软管(6)的压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用分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7)与送料筒(42)可拆卸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用分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7)与送料筒(42)通过螺钉(71)连接,所述压块(7)上设有螺纹孔(701),所述螺钉(71)位于螺纹孔(701)内并与送料筒(42)的周向面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试验用分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软管(6)靠近压块(7)的一端的管口内壁为内凹锥面(61),所述压块(7)设有可与内凹锥面(61)配合的凸出锥面(7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验用分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软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伟周漾段志敏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