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裂缝型油藏颗粒类堵剂封堵模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发试验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裂缝型油藏颗粒类堵剂封堵模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裂缝型油藏具有双重介质特点,裂缝十分发育,对于此类油藏,裂缝既是产油通道,也是出水通道,裂缝一旦出水,油井很快就会被水淹,常规凝胶类封堵剂由于地层剪切、水稀释等原因,地层中成胶强度偏弱,难以封堵出水大裂缝,因此预交联颗粒类堵剂成为裂缝型油藏调堵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针对砂岩油藏的封堵模拟装置已成为油田调堵技术应用领域的常用实验装置,但该装置仅仅可以满足冻胶类等调堵体系的封堵性能评价,针对用于裂缝型油藏的颗粒类封堵剂、尤其是大颗粒类封堵剂,目前还没有适宜的封堵模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现有的实验装置仅仅能够满足冻胶类等调堵体系的封堵性能评价,对于裂缝型油藏的颗粒类封堵剂,尤其是大颗粒类封堵剂,目前还没有适宜的封堵模拟装置,提供了一种裂缝型油藏颗粒类堵剂封堵模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缝型油藏颗粒类堵剂封堵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入系统、模型系统和产出系统;所述注入系统包括私服泵和中间容器,所述私服泵的入水口与蒸馏水管路相连通,所述私服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中间容器的入水口相连通,中间容器的入水口位于所述中间容器的顶端,在所述中间容器内设置有活塞,通过中间容器的入水口进入中间容器内,进而推动活塞向下移动,在所述中间容器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用于确保颗粒堵剂在中间容器中不沉降的搅拌装置,所述中间容器的堵剂排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模型系统相连通,中间容器的堵剂排出口位于所述中间容器的下部;所述模型系统包括岩心夹持器和裂缝岩心,所述裂缝岩心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内,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左侧入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中间容器的堵剂排出口相连通,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右侧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产出系统相连通;所述产出系统包括缓冲容器、滤网、回压阀和产出液接收容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右侧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缓冲容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缓冲容器的入口位于所述缓冲容器的下部,在所述缓冲容器的上部设置有缓冲容器的出口,在所述缓冲容器内设置有用于阻挡颗粒堵剂的滤网,以使得颗粒堵剂滞留在缓冲容器的下部,并避免颗粒堵剂对回压阀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所述缓冲容器的出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产出液接收容器相连通,在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所述回压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缝型油藏颗粒类堵剂封堵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夹持器包括底座、立柱、调节螺杆、调节支架、左岩心塞、筒体、裂缝岩心和右岩心塞,所述立柱的尾端通过并帽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的首端通过垫圈和螺母与一体设置在筒体外壁上的环压嘴相连,以实现利用底座支撑岩心夹持器的目的,所述筒体内设置所述胶皮套,所述裂缝岩心设置在所述胶皮套内,所述筒体的左侧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锥度套、左螺母和左岩心塞,在所述左岩心塞的外侧活动安装所述调节支架,在所述调节支架的一侧活动安装所述调节螺杆,所述筒体的右侧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O型圈、压环、右螺母和右岩心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缝型油藏颗粒类堵剂封堵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上均设置有针型阀,以便于进行试验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缝型油藏颗粒类堵剂封堵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私服泵的注入排量可调范围为0
‑
1000mL/min,最高注入压力为30MPa,具有排量大、耐压高的特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缝型油藏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立国,陈维余,孟科全,黄波,杨万有,罗昌华,张艳辉,魏子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