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红民专利>正文

主动式漏电保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99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个紧急保护电路装置的主动式电保安器,如图1所示。现有的保安器为被动式的,只有在人触电后起保护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了主动式保安器,由上下绝缘外壳、保安电路元件板,导电体、三孔插座、引出线等构成,用电器由引出线或三孔插座连至保安电路元件板,当用电器外壳与220V交流电的两根线中的任一根线相通或有严重漏电时,保护电路工作,切断用电器电源;本产品元件少,一体化制作,可靠性高,成本低。(*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主要涉及Ho2H紧急保护装置的主动式漏电保安器。现有的保护装置中国专利局已批准的、专利号为86200454、《被动式的触电保安器》,这种保安器不是人在触电之前,将电源切断,而是当用电器的外壳带电有触电现象发生时(多是使用单相交流电220伏),人触电之后才能将带电的用电器的电源切断,消除隐患,即保护方式是被动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式漏电保安装置,能够在人触电之前将外壳带电的用电器的电源切断,即是主动式保安器,使用的元件比现有技术少,可靠性高,成本低。本技术主要技术特征由绝缘外壳(1)、(2),保安电路元件板(3),三个导电体(4)、引出线(8)、三孔插座(9)等构成,用电器可由引出线(8)、或三孔插座(9)连至保安电路元件板(3)。当用电器的外壳与220伏交流电的两根线中的任一根线相通或有严重漏电时,保安器工作,切断用电器的电源。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构造及详细工作细节附图说明图1主动式漏电保安器构造示意图。图2保安电路元件板电气接线图。图3保安电路元件板电原理图图面说明(1)上绝缘外壳,(2)下绝缘外壳,(3)保安电路元件板,(4)三个导电体,(5)指示灯,(6)复位控制开关,(7)引出线孔,(8)引出线,(9)三孔插座孔,(10)固定孔,(11)动力输入线,(12)整流电路,(13)滤波降压电路,(14)复位电路,(15)可控开关电路,(16)继电器电路,(17)指示电路,(18)触发电路,(19)、(20)、(21)为继电器开关K1、K2、K3,(22)触发电路引出线(23)连线,(24)桥式整流电路,(25)滤波电路,(26)复位控制电路,(27)指示电路,(28)继电器电路,(29)可控硅,(30)触发电路。本专利技术为主动式漏电保安器,其工作原理是用整流和滤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做为由复位电路,可控开关电路,继电器电路和指示电路的工作电源。220V动力线经继电器开关连至两个通常用电器动力线插孔或直接连至用电器,可控开关的控制端经触发电路接至通常的接地插孔或直接连至用电器外壳。当用电器的外壳与两根220V动力线中的任何一根相接触成为通路或严重漏电时,以及插头插错插孔位置时,都能够使保安器工作,将用电器的电源切断。本保安器的电源工作范围非常宽,220V交流电的电压变化不影响本保安器的工作。由于使用高工作电压,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会产生感应电荷,但属于安全电,经测试(将控制端经触发电路接地)最大感应电荷电流为200μA,对人无影响。图1主动式漏电保安器构造示意图。(1)上绝缘外壳,(2)为下绝缘外壳,(3)为固定在下绝缘外壳(2)右侧的保安电路元件板。(4)为三个导电体,放在下绝缘外壳(2)的左侧,固定在下绝缘外壳(2)上。三个导电体(4)通过导线分别与保安电路元件板(3)的E′、D′、C′点相连(见图2说明)。(5)为指示灯,安装在上绝缘外壳(1)上。(6)为复位控制开关,安装在上绝缘外壳(1)上。指示灯(5)复位开关(6)经导线接至保安电路元件板(3)上。(7)为引出线孔,在下绝缘外壳(2)上。(8)为引出线,通过引出线孔分别与三个导电体(4)相连,此线(8)可以直接接至用电器,(9)为三孔插座孔。对应于三个导电体(4),用电器可通过三头插头本三孔插座(9)经导电体(4)连至保安电路元件板(3),(10)为上,下绝缘外壳(1)、(2)的连接固定孔。(11)为220V动力输入线。220V交流电(11)输入线接至保安电路元件板(3)。图2是保安电路元件板(3)的电气接线图,称为L。该板由(12)为整流电路,(13)为滤波降压电路,(14)为复位电路。(15)为可控开关电路,(16)为继电器电路。(17)为指示电路。(18)为可控开关电路(15)的触发电路构成。(19)、(20)、(21)是继电开关K1,K2,K3。三个导电体(4)分别与继电器电路(16)的继电开关(19)、(20)、(21)的C′,E′,D′相连。220V交流电经(11)输入线输入分别接至D、E点,通过继电开关(19)(K1),(20)(K2),接至E′和D′点。(22)是触发电路引出线,此引出线(22)连至C点,经继电开关(21)(K3)连至C′点。220V交流电经(11)加至(12)整流电路,其电路的输出端加在(13)滤波电路,(13)电路的输出加在(14)复位电路,(15)可控开关电路做为其两电路的工作电源,(16)继电器电路,(17)指示电路,两电路受(15)电路控制,(23)为可控开关电路(15)与触发电路的连线。可控开关电路(15)经连线(22)与触发电路(18)的输出端连接(18)的输入端,经触发电路引出线(22)连至继电器开关(19)的C点上。实施例1图3是保安电路元件板(3)电原理图(24)由D1~D4四个二极管组成桥式整流电路,(25)是由R1、C1组成的RC滤波电路,开关K组成开关复位控制电路(26),由可控硅(晶闸管)CR组成可控开关电路(29),触发电容C2,放电电阻R2,触发二极管D5组成触发电路30。指示灯Z组成指示电路(27)机械继电器组成继电器电路(28)。本保安器是这样工作的。用电器经引出线(8)、导体(4)连至电路元件板(3)或经三头插头插入三孔插座(9)由导电体(4)连至电路元件板(3),220V输入线(11)将220V交流电送至整流电路(12),(12)电路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直流脉动电,经(13)电路后成为平滑直流电做为(14)、(15)、(16)、(17)电路的工作电源。正常情况下,可控开关电路(15)不工作,(16)、(17)电路中无电流通过,指示电路(17)不工作,不发出指示信号,(16)电路中继电器开关(19)、(20)、(21)将D与D′、E与E′、C与C′点接通,用电器可得到220V工作电源。C′点接至用电器的外壳,电路L处于待动状态。一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220V动力线中任一根线相通或有严重漏电,也就是C点与D点或E点间的电阻为零或很小,220V交流电经触发电路(18)产生触发电压,使可控开关电路(15)工作,(16)、(17)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指示电路(16)工作发出指示信号,继电器电路(17)工作通过继电器开关(19)、(20)、(21)将D与D′点,E与E′点,C与C′点断开,从而将用电器与电源断开。可控开关电路(15)的特性为一但它被触发工作,这种工作状态将一直维持下去,除非复位电路(14)工作使电路(15)恢复到非工作状态。这样受(15)电路控制的(16)、(17)电路也同(15)电路一样将维持工作,整个电路L使一直处于动作状态,这样可防止人的粗心及电路的重复动作,当人们接到警告指示信号后,将用电器从保安器中取下,同时使复位电路(14)工作,将电路L置于待动状态。其中D1~D4 1N4007R14.7K/8WC110u/400VJJRX-13F-1-4ZCR1A/500VR230MΩC2510P/400VD51N4007X30mA/12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急保护装置的主动式漏电保安器,其特征在于由上下绝缘外壳(1)、(2),保安电路元件板(3)。导电体(4)。插孔(9)。引出线(8)构成。保安电路元件板(3)固定在下绝缘外壳(2)的右侧。三个导电体(4)固定在下绝缘外壳(2)的左侧。经导线分别连至保安电路元件板(3)。三根引出线(8)分别连至三个导电体(4),插孔(9)的位置对应于三个导电体(4)。用电器可通过三头插头插入插孔(9)与导电体(4)相连通。导电体(4)连至保安电路板(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紧急保护装置的主动式漏电保安器,其特征在于由上下绝缘外壳(1)、(2),保安电路元件板(3)。导电体(4)。插孔(9)。引出线(8)构成。保安电路元件板(3)固定在下绝缘外壳(2)的右侧。三个导电体(4)固定在下绝缘外壳(2)的左侧。经导线分别连至保安电路元件板(3)。三根引出线(8)分别连至三个导电体(4),插孔(9)的位置对应于三个导电体(4)。用电器可通过三头插头插入插孔(9)与导电体(4)相连通。导电体(4)连至保安电路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安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民
申请(专利权)人:刘红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