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82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它包括底板(1)、固设于底板(1)上的前立板(2)和后立板(3),所述前立板(2)和后立板(3)的右端部的顶表面上均开设有止口(4),两个止口(4)之间固设有安装板(5),安装板(5)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两个轴承座(6),两个轴承座(6)内经转轴旋转安装有旋转板(7),两个旋转板(7)之间固设有板体(8),板体(8)的底部固设有弹簧(9),弹簧(9)的底端固设于止口(4)的底表面上,所述前立板(2)和后立板(3)之间且位于立板的顶表面上固设有方框(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提高胶膜剥离效率、减轻工人工作强度、剥离更加彻底。剥离更加彻底。剥离更加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胶膜剥离的
,特别是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某胶带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离型膜30,离型膜30的顶表面上粘接有呈阵列布置的胶膜31。工艺上要求将胶膜31一排一排的从离型膜30上剥离下来,剥离后,通过SMT机器人的吸头将胶膜31吸走。现在的车间内主要采用人工手动将胶膜31剥离下来,但是工作量过大,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而且还降低了剥离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人将离型膜30的首端向下绕过开设于板件上的缝隙,然后朝向离型膜30方向拉动离型膜30,在第一排胶膜31通过缝隙过程中,胶膜31经过剥膜刃口时和离型膜30分离而被剥离到板件上,从而实现了第一排胶膜31的剥离,如此重复操作,即可将离型膜30上的所有胶膜全部剥离下来。这种操作虽然能够实现快速剥离,但是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I、需要人工拉动离型膜,频繁的拉动无疑是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且板件下方的操作空间小,根本不太容易操作,存在操作困难的技术缺陷。II、离型膜的尾部并没有固定住,导致在拉扯离型膜过程中,离型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固设于底板(1)上的前立板(2)和后立板(3),所述前立板(2)和后立板(3)的右端部的顶表面上均开设有止口(4),两个止口(4)之间固设有安装板(5),安装板(5)的顶表面上固设有两个轴承座(6),两个轴承座(6)内经转轴旋转安装有旋转板(7),两个旋转板(7)之间固设有板体(8),板体(8)的底部固设有弹簧(9),弹簧(9)的底端固设于止口(4)的底表面上,所述前立板(2)和后立板(3)之间且位于立板的顶表面上固设有方框(10),方框(10)的右边与板体(8)的左边缘之间形成有缝隙,方框(10)内设置有固设于其左边和右边之间的导向板(11),所述底板(1)的顶表面上设置有水平设置的丝杆螺母副(12),丝杆螺母副(12)的移动座(13)的顶部设置有位于板体(8)正下方的离型膜首端夹持机构,离型膜首端夹持机构包括主升降气缸(14)、副升降气缸(15)、主升降板(16)、副升降板(17)以及固设于移动座(13)上的固定板(18),主升降气缸(14)固设于固定板(18)的左端面上,主升降板(16)的左端面固设于主升降气缸(14)的活塞杆上,主升降板(16)的顶表面上设置有下夹齿(19),副升降气缸(15)固设于主升降板(16)的右端面上,副升降板(17)固设于副升降气缸(15)的活塞杆上,副升降板(17)设置于主升降板(16)的正上方,副升降板(17)的底表面上设置有上夹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呈明陈尧朱鹏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