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猪舍及其排污用过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747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猪舍及其排污用过滤池,过滤池包括池体,其具有输入腔、过滤结构及排出腔;所述输入腔,其用于承接待处理的污水;所述过滤结构布置在所述输入腔和排出腔之间,用于对从输入腔流向排出腔的污水进行过滤;所述排出腔连通有抽排管道,该抽排管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排出腔中的污水加压泵送出去的抽排泵。对于粪水压力较小的猪舍栏位单元而言,当采用间歇少量的方式进行排污时,利用抽排管道将粪水加压向后泵送至相应区域如环保处理区,保证少量污水依然能够被运送至相应目标区域,保证整体处理。保证整体处理。保证整体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猪舍及其排污用过滤池


[0001]本技术一般地涉及养猪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猪舍及其排污管用过滤池。

技术介绍

[0002]猪舍包括栏位单元,栏位单元包括漏粪板,漏粪板上方为猪只活动区域,一般称为板上,漏粪板的下方形成收集池结构,一般称为板下。猪只在板上活动,排出的粪尿落入板下暂存,然后通过排污系统排放至处理区,进行环保处理。目前国内大部分规模化养猪场多采用水泡粪工艺进行排污,水泡粪工艺是指在畜禽舍内的排粪沟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将粪、尿、冲洗和饲养管理用水一并排放至漏粪板下的粪沟中,贮存一定时间,待粪沟填满后,打开底部出粪口处的粪塞,沟中的粪水排出的清粪工艺。
[0003]猪舍栏位单元的下部具有用于收集粪水的收集池结构,收集池结构的底部设置排污口,排污口连接排污管道,排粪口处填塞有粪塞。在采用水泡粪工艺的猪舍内进行排污作业时,通常是每养完一批猪就需要拔掉粪塞进行排污,粪水通过板下的排污口集中流入排污管道中,在大量粪水压力作用下,粪水快速进入中转池,最终达到环保区。完成排污作业后,人工刷圈,以备后续使用。
[0004]上述排污方式在规模化养猪场内会造成集中排污,在一个猪舍的栏位单元的粪塞被拔出而进行排污时,可能会因为排粪压力过大造成旁侧猪舍单元的粪塞被顶起造成串粪、串气,而且也容易出现短时间内排污量过大,影响中转及环保处理。对应于排污量过大的集中排污问题,可以采用间歇少量排污的方式解决,少量排污模式下的粪水压力相对较小,不容易对旁侧猪舍栏位单元的排污造成影响,但是这种压力较小的粪水又不容易自流到距离较远的中转池、环保区进行相应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猪舍排污用过滤池,用于解决猪舍栏位单元间歇少量排污时粪水压力较小而不容易自流至距离较远的环保区的技术问题。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过滤池的猪舍。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猪舍排污用过滤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猪舍排污用过滤池,包括池体,其具有输入腔、过滤结构及排出腔;所述输入腔,其用于承接待处理的污水;所述过滤结构布置在所述输入腔和排出腔之间,用于对从输入腔流向排出腔的污水进行过滤;所述排出腔连通有抽排管道,该抽排管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排出腔中的污水加压泵送出去的抽排泵。
[0007]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过滤池中,在输入腔和排除腔之前布置过滤结构,用于对待处理的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利用设置抽排泵的抽排管道将污水加压泵送走。对于粪水压力较小的猪舍栏位单元而言,当采用间歇少量的方式进行排污时,利用抽排管道将粪水加压向后泵送至相应区域如环保处理区,保证少量污水依然能够被运送至相应
目标区域,保证整体处理。
[000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过滤结构为竖向布置的过滤板,该过滤板将所述池体的内腔分隔为水平依次布置的所述输入腔和排出腔。
[000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过滤板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池体中。
[001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输入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输入腔的底部设置水平过滤板,该水平过滤板用于在被向上取出时捞取输入腔攒存的污物。
[00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输入腔的底面为朝向所述排出腔向下倾斜的倾斜底面,以引导污水流向所述排出腔。
[001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抽排管道包括主抽排管道和辅助抽排管道,主抽排管道上的抽排泵为主抽排泵,辅助抽排管道上的抽排泵为辅助抽排泵;所述过滤池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排出腔中污水液位高度;所述控制器与液位检测装置连接以接受液位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主抽排泵、辅助抽排泵控制连接,用于在排出腔液位处于下部设定液位区间内时控制所述主抽排泵工作,在排出腔液位处于上部设定液位区间内时控制主抽排泵和辅助抽排泵工作。
[00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为超声波液位检测器。
[0014]本技术提供的猪舍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猪舍,包括:栏位单元,其具有处于下方用于收集粪水的收集池结构;溢流排污通道,其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与所述收集池结构的内腔连通,且所述入口位于所述收集池结构的池底的上方,所述出口连通有排污管道;过滤池采用上述任一猪舍排污用过滤池的方案,猪舍排污用过滤池的池体的输入腔通过所述排污管道与所述溢流排污通道连通,以使所述收集池结构中的粪水在上升至设定液面高度时经所述溢流排污通道、排污管道流入所述输入腔中。
[001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收集池结构的底部设置排污口,所述溢流排污通道由填塞密封于所述排污口的溢流排污管形成,所述溢流排污管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溢流排污管具有上部入口和下部出口,所述上部入口形成所述溢流排污通道的入口,所述下部出口形成所述溢流排污通道的出口。
[001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溢流排污管的上部具有开口朝下的弯管结构,该弯管结构具有悬伸布置的向下弯折管段,向下弯折管段的下端口形成所述上部入口。
附图说明
[0017]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猪舍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猪舍的俯视图;
[0020]图3为图1中单个栏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溢流排污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中过滤池的结构示意图(顶部盖板未显示);
[0023]图6为图5所示过滤池的主视图。
[0024]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猪舍的实施例2中溢流排污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图7所示溢流排污管的主视图;
[0026]图9为图8中A处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图1至图6中:1、溢流排污管;11、弯管结构;110、上部入口;12、填塞管段;121、环形壳体;122、水泥填充结构;123、支撑限位环;13、直管段;2、收集池结构;3、设定液面高度;4、漏粪板;5、排污口;100、栏位单元;200、过滤池;201、池体;202、输入腔;2021、倾斜地面;203、排出腔;204、液位检测装置;205、主抽排管道;206、主抽排泵;207、过滤板;208、辅助抽排管道;209、辅助抽排泵;300、支管道;400、主管道。
[0029]图7至图9中:13、直管段;123、支撑限位环;21、悬伸管;22、第一弯管;23、第二弯管;24、密封填塞环;25、中间连接管;26、管套;27、变径接头;28、上固定环;29、下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猪舍排污用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其具有输入腔、过滤结构及排出腔;所述输入腔,其用于承接待处理的污水;所述过滤结构布置在所述输入腔和排出腔之间,用于对从输入腔流向排出腔的污水进行过滤;所述排出腔连通有抽排管道,该抽排管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排出腔中的污水加压泵送出去的抽排泵;所述过滤结构为竖向布置的过滤板,该过滤板将所述池体的内腔分隔为水平依次布置的所述输入腔和排出腔;所述输入腔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输入腔的底部设置水平过滤板,该水平过滤板用于在被向上取出时捞取输入腔攒存的污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舍排污用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所述池体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舍排污用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腔的底面为朝向所述排出腔向下倾斜的倾斜底面,以引导污水流向所述排出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猪舍排污用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排管道包括主抽排管道和辅助抽排管道,主抽排管道上的抽排泵为主抽排泵,辅助抽排管道上的抽排泵为辅助抽排泵;所述过滤池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排出腔中污水液位高度;所述控制器与液位检测装置连接以接受液位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主抽排泵、辅助抽排泵控制连接,用于在排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英林杨瑞华杜静芳孙阳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