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力于既有柱的桁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桁架结构
,特别是一种传力于既有柱的桁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塔吊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建筑领域中。由于塔吊所起吊物体时的平稳性及安全性与塔吊基础的设置有直接关系。塔吊基础结构的搭设是最重要的一环。
[0003]现有的塔吊基础结构有天然地基基础、端承桩基础、摩擦桩基础和混凝土基础等;然而上述基础在施工时,若采用混凝土浇筑的土块的体积普遍较大,施工时还需要经过绑钢筋、支模板和浇筑混凝土等工序,这种塔吊基础不仅安装过程要时刻注意水平度的测定,此外,在塔吊拆除之后,混凝土基础还需另行爆破拆除,爆破拆除不利于环境保护;如果是钢结构塔吊基础结构,所需钢结构用量很大,重量大,不利于安装。此种做法安装高度较高、重量较大、且使用频繁,其安全控制与管理要求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力于既有柱的桁架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改变传力途径,将塔吊基础的荷载传力给现有结构钢柱(竖向既有结构钢柱),通过竖向既有结构钢柱传力于建筑整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力于既有柱的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竖向既有结构钢柱(1)、边部连接单元、第四单元(7)、第三牛腿(8)、第三单元(6)、第二斜向连接钢梁(10)和第二纵向连接钢梁(11);所述边部连接单元包括第一单元(4)和第二单元(5),第一单元(4)与第二单元(5)铰接,边部连接单元两端通过第一牛腿(2)和第二牛腿(3)与竖向既有结构钢柱(1)连接,边部连接单元与第一牛腿(2)和第二牛腿(3)半刚性连接,一对相互平行的第四单元(7)设置在一对第一单元(4)之间,且第四单元(7)一端通过第三牛腿(8)与一个第一单元(4)连接,第四单元(7)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单元(4)连接;所述第二牛腿(3)包括一对竖向连接板(3.1)、横向腹板(3.2)、一对斜向夹持钢板(3.3)和斜向腹板(3.4);一对竖向连接板(3.1)之间设置有与其垂直连接的横向腹板(3.2),横向腹板(3.2)与第一单元(4)和第二单元(5)铰接,一对相互平行的斜向夹持钢板(3.3)与一对竖向连接板(3.1)垂直连接,其之间垂直连接有斜向腹板(3.4),斜向腹板(3.4)与第一单元(4)和第二单元(5)铰接;一对斜向夹持钢板(3.3)与第一单元(4)和第二单元(5)的一端竖向焊接;一对第二单元(5)之间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二斜向连接钢梁(10);纵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一对第三单元(6)两端通过连接固定件(13)与一对竖向既有结构钢柱(1)连接;一对第二纵向连接钢梁(11)两端通过第二牛腿(3)与竖向既有结构钢柱(1)连接;一对边部连接单元、第三单元(6)和第二纵向连接钢梁(11)围合成平行四边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力于既有柱的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4)包括一对第一横向钢梁(4.1)、第一竖向钢梁(4.2)和一对第一斜向钢梁(4.3);一对第一横向钢梁(4.1)之间设置有第一竖向钢梁(4.2),第一竖向钢梁(4.2)两端对称连接有一对第一斜向钢梁(4.3),设置在第一单元(4)上方的第一横向钢梁(4.1)与第二牛腿(3)半刚性连接,设置在第一单元(4)下方的第一横向钢梁(4.1)和靠近竖向既有结构钢柱(1)的第一斜向钢梁(4.3)与第一牛腿(2)半刚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力于既有柱的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5)包括第二横向钢梁(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霄,李博民,王亮,刘志祥,雷华新,马贻庚,全柱,孙亮,李德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