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模块单元和数据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27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18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模块单元和数据中心,预制模块单元包括框架,框架包括节点结构和连接至节点结构的第一框架梁、第二框架梁、框架柱,第一框架梁和第二框架梁共同构成基准面,框架柱的延伸方向与基准面垂直,框架包括承载面,承载面与基准面倾斜设置,承载面朝向为节点结构的对角方向,承载面用于安装不同结构的抗震结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具有承载面的框架,使得不同结构的抗震结构件都能够安装至框架的承载面上,兼容性高、降低了设计成本,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抗震堆叠要求,避免了采用不同的抗震结构件时需要匹配不同的框架的问题。的抗震结构件时需要匹配不同的框架的问题。的抗震结构件时需要匹配不同的框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模块单元和数据中心


[0001]本申请涉及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模块单元和数据中心。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导致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爆发式增长,传统数据中心建设模式因建设周期长、灵活性差、成本高、维护和管理不便等特点,逐渐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应运而生。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作为数据中心建设的一种新模式,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克服传统土建模式数据中心无法满足的各种物理场景和业务场景,可直接室外应用,具有快速部署、灵活扩容的显著优势。
[0003]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对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的预制模块单元的影响,通常会在预制模块单元上安装抗震结构件,目前采用的抗震结构件包括刚性支撑件、屈曲约束支撑、阻尼器等。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为满足不同场景的抗震堆叠要求,需要按照每个项目的要求设计不同的框架以安装不同的抗震结构件,增加了设计成本。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兼容性高、能够满足不同场景抗震结构件安装要求的框架,以满足不同场景的抗震堆叠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模块单元和数据中心,使得本申请提供的预制模块单元兼容性高、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抗震堆叠要求,即根据需求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采用不同的抗震结构件时,均可以采用本申请预制模块单元的框架安装抗震结构件,不同结构的抗震结构件均可以安装至本申请的承载面上,避免了采用不同的抗震结构件时需要匹配不同的框架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模块单元,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节点结构和连接至所述节点结构的第一框架梁、第二框架梁、框架柱,所述第一框架梁和所述第二框架梁共同构成基准面,所述框架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基准面垂直,所述框架设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与所述基准面倾斜设置,所述承载面朝向为所述节点结构的对角方向,所述承载面用于安装不同结构的抗震结构件。具体地,预制模块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底层架体和顶层架体,所述底层架体和所述顶层架体均包括节点结构、所述第一框架梁和所述第二框架梁,所述框架柱连接在所述底层架体和所述顶层架体之间。
[0007]第一框架梁和第二框架梁在同一水平面设置,第一框架梁和第二框架梁所在的平面为基准面,承载面相对基准面倾斜设置,以固定不同结构的抗震结构件。第一框架梁和第二框架梁可以相互垂直,本申请限定第一框架梁和第二框架梁之间的相互垂直,可以理解为,第一框架梁和第二框架梁之间的延伸方向为90度或者接近90度的范围内,例如80度

100度,即,本申请所限定的相互垂直的第一框架梁和第二框架梁之间并不一定是严格的90
度的夹角关系。同样的,本申请限定的框架柱的延伸方向与基准面垂直也并不一定是严格的90度的夹角关系,而是在90度或者接近90度的范围内。
[0008]本申请通过设置具有承载面的框架,使得不同结构的抗震结构件都能够安装至本申请框架中的承载面上,这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需要安装不同的抗震结构件时均可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设有承载面的框架。具体而言,抗震结构件可以为刚性支撑、屈曲约束支撑、阻尼器等,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安装不同的抗震结构件,不同的抗震结构件的安装方式是不同的,这就导致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需要设置不同的框架结构,增加了设计成本。本申请的承载面可以与不同结构的抗震结构件的安装结构匹配,也即各种抗震结构件均可以安装至承载面上,兼容性高、降低了设计成本,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抗震堆叠要求,避免了采用不同的抗震结构件时需要匹配不同的框架的问题。
[0009]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节点结构包括节点盒和连接件,所述承载面为所述连接件的表面,所述节点盒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梁、所述第二框架梁和所述框架柱且所述节点盒位于所述预制模块单元的角落处,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框架内且连接至所述节点盒。具体地,所述节点盒包括顶部、底部及位于所述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侧部,所述第一框架梁的一端与所述节点盒的侧部连接,所述第二框架梁的一端与所述节点盒的侧部连接,所述框架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顶部至所述底部的排布方向相同,所述框架柱固定至所述节点盒上。节点盒用于固定安装第一框架梁、第二框架梁和框架柱以形成集装箱式的预制模块单元,第一框架梁、第二框架梁和框架柱可以为型材结构,第一框架梁、第二框架梁的横截面可以包括“工”字形结构,框架柱的横截面可以为“口”字形结构。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框架内且连接至所述节点盒上可以理解为,连接件位于预制模块单元的角落处,具体地,连接件可以只位于节点盒上,或者连接件的一部分位于节点盒上,另一部分位于第一框架梁或第二框架梁上。连接件位于预制模块单元角落处的节点盒上,一方面,连接件起到加强筋的作用,连接件位于角落处能够有效增强预制模块单元的结构稳定性。此外,连接件设置在角落处,当有地震或者其它震动时,力可以传递至节点盒,避免连接件设置在第一框架梁或者第二框架梁上时导致力集中传递至第一框架梁或第二框架梁上,造成第一框架梁或第二框架梁受损。
[0010]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包括连接件,所述承载面为所述连接件的表面,所述连接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框架梁、所述第二框架梁上或所述框架柱中的任何一个。本实施方式限定了连接件的位置及连接关系,节点盒的尺寸可以设计的较小,连接件可以只位于第一框架梁、或者只位于第二框架梁、或者只位于框架柱上而不设置在节点盒上。
[0011]可以理解地,承载面朝向为所述节点结构的对角方向是指,连接件连接至节点盒上时,承载面的朝向为,与连接件连接的节点盒的对角方向;连接件连接至第一框架梁、第二框架梁或框架柱上时,承载面的朝向为,与连接件连接在同一个框架柱或者同一个框架梁上的节点盒的对角方向。
[0012]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面与所述基准面的夹角为30
°‑
60
°
。承载面与基准面的夹角在30
°
至60
°
的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承载面与基准面的夹角小于30
°
或者大于 60
°
时,会导致抗震结构件受力或者变形不充分,抗震效果较差。
[0013]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柱和所述第一框架梁延伸交合处形成交合区域,在所述抗震结构件的延伸方向上包括抗震结构延伸区域,所述抗震结构延伸区域与所
述交合区域相交。抗震结构件延长后的形成的抗震结构延伸区域与交合区域相交时,对第一框架梁的设计要求较低,具体而言,抗震结构件延长后的抗震结构延伸区域与交合区域相交时,在地震或者其他震动产生的过程中,预制模块单元受到的力通过连接件传递至节点盒,这样能够避免抗震结构件延长后的抗震结构延伸区域不与交合区域相交时,力传递至第一框架梁上,导致第一框架梁易于受损,这样就需要对第一框架梁进行加强处理。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抗震结构件延长后的抗震结构延伸区域与交合区域相交,预制模块单元受到的力通过连接件传递至节点盒,可以避免力集中传递到第一框架梁,造成第一框架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节点结构和连接至所述节点结构的第一框架梁、第二框架梁、框架柱,所述第一框架梁和所述第二框架梁共同构成基准面,所述框架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基准面垂直,所述框架设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与所述基准面倾斜设置,所述承载面朝向为所述节点结构的对角方向,所述承载面用于安装不同结构的抗震结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结构包括节点盒和连接件,所述承载面为所述连接件的表面,所述节点盒连接所述第一框架梁、所述第二框架梁和所述框架柱且所述节点盒位于所述预制模块单元的角落处,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框架内且连接至所述节点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连接件,所述承载面为所述连接件的表面,所述连接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框架梁、所述第二框架梁或所述框架柱中的任何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与所述基准面的夹角为30
°‑
60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模块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和所述第一框架梁延伸交合处形成交合区域,在所述抗震结构件的延伸方向上包括抗震结构延伸区域,所述抗震结构延伸区域与所述交合区域相交。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军巫浩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