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磁感冷轧无取向硅钢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19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磁感冷轧无取向硅钢卷,包括硅钢卷本体,所述硅钢卷本体由硅钢板、电磁屏蔽层与耐磨层组成,且硅钢板的内部包括有第一夹层与抑制剂层,所述电磁屏蔽层电镀于硅钢板的表面,所述耐磨层电镀于电磁屏蔽层的表面,所述第一夹层的内部由硅元素与锰元素组成,所述抑制剂层的内部主要由磷元素与硫元素组成,所述电磁屏蔽层为铝箔材质制成,所述耐磨层为金属铬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抑制剂层的内部主要由磷元素与硫元素组成,同时锰与硫元素形成取向硅钢中重要的抑制剂MnS,保证硅钢板中再结晶组织的完整性,能提高取向硅钢的电阻,提高硅钢板的磁性能,使电阻率变大可有效降低铁损,保证硅钢板在热轧过程中组织性更加均匀,提高硅钢板的加工质量。提高硅钢板的加工质量。提高硅钢板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磁感冷轧无取向硅钢卷


[0001]本技术涉及无取向硅钢冶金
,尤其是高磁感冷轧无取向硅钢卷。

技术介绍

[0002]无取向硅钢是一种重要的软磁材料,由于其具有较低的铁芯损耗和较高的磁感应强度而被广泛用于各种电机,近年来,随着社会节能减排和资源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无取向硅钢的性能和产量并不能完全满足机电行业的需求,这也成为制约机电产品小型化、高精度化和高效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0003]现有的高磁感冷轧无取向硅钢卷,在实际使用加工中,由于铁损降低的同时不能提高磁感,尤其是无法提高周向磁感和磁均匀性,降低了硅钢板中再结晶组织的完整性与加工质量,使得电机转动力矩降低,反常损耗提高,而且加工完成的硅钢板棱角太锋利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划伤手臂,降低了硅钢板使用的安全性。
[0004]为此,我们提出高磁感冷轧无取向硅钢卷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磁感冷轧无取向硅钢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高磁感冷轧无取向硅钢卷,包括硅钢卷本体,所述硅钢卷本体由硅钢板、电磁屏蔽层与耐磨层组成,且硅钢板的内部包括有第一夹层与抑制剂层,所述电磁屏蔽层电镀于硅钢板的表面,所述耐磨层电镀于电磁屏蔽层的表面。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或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层的内部由硅元素与锰元素组成。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或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抑制剂层的内部主要由磷元素与硫元素组成,同时锰与硫元素形成取向硅钢中重要的抑制剂MnS,保证硅钢板中再结晶组织的完整性,能提高取向硅钢的电阻,提高硅钢板的磁性能,使电阻率变大可有效降低铁损,保证硅钢板在热轧过程中组织性更加均匀,提高硅钢板的加工质量。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或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磁屏蔽层为铝箔材质制成,主要用来遏止高频电磁场的影响,使干扰场在屏蔽体内形成涡流并在屏蔽体与被保护空间的分界面上产生反射,从而大大削弱干扰场在被保护空间的场强值,提高了屏蔽效果,满足多种使用要求,所述耐磨层为金属铬制成,使得硅钢板的硬度、强度和韧性更好,提高了硅钢板的使用寿命。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或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硅钢板的边缘棱角处均呈圆角结构,避免棱角太锋利在搬运过程中划伤手臂,提高了硅钢板使用的安全性。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或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层位于抑制剂层的顶端一侧,且第一夹层与抑制剂层的厚度相等,保证了硅钢板中再结晶组织的均匀
0.015%~0.030%,同时锰与硫元素形成取向硅钢中重要的抑制剂MnS,保证硅钢板2中再结晶组织的完整性,能提高取向硅钢的电阻,提高硅钢板2的磁性能,使电阻率变大可有效降低铁损,保证硅钢板2在热轧过程中组织性更加均匀,提高硅钢板2的加工质量,抑制剂层202的内部主要由磷元素与硫元素组成,抑制剂层202的内部还包括有氮,锡,钛,锆,铌及钒等其它残余元素组成,硅钢板2通常为冷轧板材或带材,其成品厚度为0.35mm和0.5mm,满足多种使用要求,硅钢板2的边缘棱角处均呈圆角结构,避免棱角太锋利在搬运过程中划伤手臂,提高了硅钢板2使用的安全性,电磁屏蔽层3电镀于硅钢板2的表面,电磁屏蔽层3为铝箔材质制成,主要用来遏止高频电磁场的影响,使干扰场在屏蔽体内形成涡流并在屏蔽体与被保护空间的分界面上产生反射,从而大大削弱干扰场在被保护空间的场强值,提高了屏蔽效果,满足多种使用要求,耐磨层4电镀于电磁屏蔽层3的表面,且耐磨层4为金属铬制成,使得硅钢板2的硬度、强度和韧性更好,提高了硅钢板2的使用寿命。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操作人员首先按照以上配比配置原料冶炼并连铸成板坯,然后将铸坯加热至1180~1220℃,并保温60~120min 并进行热轧,控制精轧终轧温度在580~620℃进行卷取,控制卷取温度不低于580℃,卷取后将钢卷置入保温坑进行缓冷进行常化,经酸洗后采用一次冷轧轧制至成品厚度0.35mm,并控制轧制温度在150℃~300℃进行脱碳退火:控制退火温度在830~870℃,退火时间在1~10分钟,气氛为湿式的 H2与N2混合气氛,其中H2占体积比例为20~50%进行连续退火,控制退火温度在850~950℃,并保温20~180s,其气氛为干式氢气与氮气混合气, H2比例为25%~50%,常规冷却,电磁屏蔽层3电镀于硅钢板2的表面,电磁屏蔽层3为铝箔材质制成,主要用来遏止高频电磁场的影响,使干扰场在屏蔽体内形成涡流并在屏蔽体与被保护空间的分界面上产生反射,从而大大削弱干扰场在被保护空间的场强值,提高了屏蔽效果,满足多种使用要求,耐磨层4电镀于电磁屏蔽层3的表面,且耐磨层4为金属铬制成,使得硅钢板2 的硬度、强度和韧性更好,提高了硅钢板2的使用寿命,第一夹层201的内部由硅元素与锰元素组成,第一夹层201内部的硅含量为2.8~3.8%,第一夹层201内部的锰含量为0.015%~0.030%,同时锰与硫元素形成取向硅钢中重要的抑制剂MnS,保证硅钢板2中再结晶组织的完整性,能提高取向硅钢的电阻,提高硅钢板2的磁性能,使电阻率变大可有效降低铁损,保证硅钢板2 在热轧过程中组织性更加均匀,提高硅钢板2的加工质量,然后将加工好的硅钢板2精整并待用。
[00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磁感冷轧无取向硅钢卷,包括硅钢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卷本体(1)由硅钢板(2)、电磁屏蔽层(3)与耐磨层(4)组成,且硅钢板(2)的内部包括有第一夹层(201)与抑制剂层(202),所述电磁屏蔽层(3)电镀于硅钢板(2)的表面,所述耐磨层(4)电镀于电磁屏蔽层(3)的表面,所述硅钢板(2)的边缘棱角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光昭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千晋智能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