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麻术后用香囊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18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麻术后用香囊包,香囊包包括罩体和盒体,罩体一侧开口,盒体通过开口适配置入罩体内,罩体的两侧底部均设置有肩部固定带,其中一根肩部固定带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一磁性搭扣,另一根肩部固定带上套设有第二磁性搭扣,第一磁性搭扣和第二磁性搭扣磁性连接,盒体包括相互紧密盖合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下盒体的底部覆盖有硅胶布,下盒体的底部粘贴有PI发热膜,PI发热膜电性连接有电源插头,PI发热膜位于下盒体的底部和硅胶布之间。本香囊包能有效的降低泌尿外科全麻术后患者的恶心呕吐,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入康复。促进患者早入康复。促进患者早入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麻术后用香囊包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全麻术后用香囊包。

技术介绍

[0002]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患者手术后最常见症状,受手术类型、手术持续的时间、麻醉药物和方法及术前焦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患者在术后24小时发生PONV,呕吐前会出现明显恶心。
[0003]目前西医对PONV患者主要依靠药物防治(比如:胃复安的使用),单一使用某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多,临床药物防治PONV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现在临床上也有少部分科室用香囊包吸入法来干预恶心呕吐,但均采用挂脖的方式,不稳固且会随着患者翻身或者活动而移动,不能达到有效吸入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全麻术后用香囊包,以解决现有使用香囊包干预恶心呕吐时,香囊包固定不稳固,不能达到有效吸入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全麻术后用香囊包,所述香囊包包括罩体和盒体,所述罩体一侧开口,所述盒体通过开口适配置入罩体内,所述罩体的两侧底部均设置有肩部固定带,其中一根肩部固定带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一磁性搭扣,另一根肩部固定带上套设有第二磁性搭扣,所述第一磁性搭扣和第二磁性搭扣磁性连接,所述盒体包括相互紧密盖合的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下盒体的底部覆盖有硅胶布,所述下盒体的底部粘贴有PI发热膜,所述PI发热膜电性连接有电源插头,所述PI发热膜位于下盒体的底部和硅胶布之间。
[0007]优选地,所述上盒体的上端面划分有外圈区域和内圈区域,所述通孔分布在内圈区域,所述罩体对应内圈区域的部分开口。
[0008]优选地,所述内圈区域下凹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中心固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内腔与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竖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圆杆,所述竖管的一侧设有上端贯通的竖槽,所述竖槽一侧的竖管上还设有一段螺旋状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上端与竖槽的上端连通,所述导向槽的下端设有卡槽,所述圆杆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上控制段和下连接段,所述圆杆的上控制段固接有凸起,所述凸起能沿竖槽和导向槽滑动,所述圆杆的下端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位于盒体的内腔,所述圆盘的竖直投影面积大于凹槽底部的竖直投影面积,所述圆盘的上端面边缘与上盒体的内顶壁之间设有收缩弹簧,所述圆盘的下端面设有若干尖刺。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磁性搭扣包括搭扣基座和搭扣头,所述搭扣基座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搭扣基座的轴向一端与搭扣头铰接,所述搭扣头朝向搭扣基座的一侧设有柱形磁铁,所述第二磁性搭扣对应的肩部固定带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柱形磁铁能够
穿过第二通孔并与搭扣基座磁性连接,所述第一磁性搭扣为磁铁块。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1]本技术在盒体内放生姜片,通过生姜片散发的气味,有效降低泌尿外科全麻术后患者的恶心呕吐,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入康复;设置两根肩部固定带,两根肩部固定带通过第一磁性搭扣和第二磁性搭扣连接,能固定在肩部、上臂和胸部,还能连接在铁质床头,或是铁质床头和铁质床体之间,香囊包固定稳固灵活方便;通孔设置在盒体上端面的内圈区域,香囊包倾斜放置时生姜片的浆液不易从通孔流出,避免污染床单和患者衣服;可按压圆杆使圆盘的尖刺穿刺生姜片,提高生姜片利用率;圆杆位于竖槽的上端时,圆盘在收缩弹簧的作用下贴紧凹槽底部,此时通孔关闭,圆杆沿导向槽滑动至卡槽时,圆盘与凹槽底部留有间隔,此时通孔开启,使得可方便地切换香囊包的工作状态;PI发热膜既能对生姜片加热,提高生姜片的挥发药用效果,又能使靠近皮肤端的香囊包表面具有温度,提高穿戴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麻术后用香囊包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圆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盒体1、上盒体101、下盒体102、罩体2、肩部固定带3、第一磁性搭扣4、第二磁性搭扣5、搭扣基座501、搭扣头502、柱形磁铁503、硅胶布6、PI发热膜7、凹槽8、竖管9、竖槽901、导向槽902、卡槽903、圆杆10、上控制段111、下连接段112、凸起113、圆盘11、收缩弹簧12、尖刺13。
[0016]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全麻术后用香囊包,香囊包包括罩体2和盒体1,罩体2的左侧开口,且开口处有一圈弹性的环形收紧带,盒体1通过开口适配置入罩体2内,罩体2的两侧底部设置有两根肩部固定带3,右侧的肩部固定带3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一磁性搭扣4,左侧的肩部固定带3上套设有第二磁性搭扣5,第二磁性搭扣5包括搭扣基座501和搭扣头502,搭扣基座501的横截面呈U形,即搭扣基座501将肩部固定带3的底面和前后两侧面包裹,搭扣基座501的轴向右端与搭扣头502铰接,搭扣头502朝向搭扣基座501的一侧设有柱形磁铁503,第二磁性搭扣5对应的肩部固定带3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二通孔,柱形磁铁503能够穿过第二通孔并与搭扣基座501磁性连接,第一磁性搭扣4为磁铁块,第一磁性搭扣4和第二磁性搭扣5磁性连接。盒体1为圆柱体,盒体1包括相互紧密盖合的上盒体101和下盒体102,下盒体102的底部覆盖有硅胶布6,下盒体102的底部粘贴有PI发热膜7,PI发热膜7电性连接有电源插头,PI发热膜7位于下盒体102的底部和硅胶布6之间。
[0017]上盒体101的上端面划分有外圈区域和内圈区域,上盒体101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通孔分布在内圈区域,罩体2对应内圈区域的部分开口。内圈区域下凹形成凹槽8,凹槽8中心固接有竖管9,竖管9的内腔与盒体1的内腔连通,竖管9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圆杆10,竖管9的前侧设有上端贯通的竖槽901,竖槽901右侧的竖管9上还设有一段螺旋状的导向槽902,导向槽902的上端与竖槽901的上端连通,导向槽902的下端设有卡槽903,参考图
2,圆杆10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上控制段111和下连接段112,圆杆10的上控制段111固接有凸起113,凸起113能沿竖槽901和导向槽902滑动,圆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圆盘11,圆盘11位于盒体1的内腔,圆盘11的竖直投影面积大于凹槽8底部的竖直投影面积,圆盘11的上端面边缘与上盒体101的内顶壁之间设有收缩弹簧12,圆盘11的下端面设有若干尖刺13。
[0018]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躺在病床上,头偏向一侧,医护人员从香囊包取出盒体1并打开,将生姜片放入后闭合盒体1,放回香囊包中,转动圆杆10使其沿导向槽902滑动至卡槽903,确定香囊包的贴放位置后,调整第二磁性搭扣5在肩部固定带3上的位置,再将第一磁性搭扣4和第二磁性搭扣5连接,使得香囊包固定稳固,最后可对PI发热膜7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麻术后用香囊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香囊包包括罩体和盒体,所述罩体一侧开口,所述盒体通过开口适配置入罩体内,所述罩体的两侧底部均设置有肩部固定带,其中一根肩部固定带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一磁性搭扣,另一根肩部固定带上套设有第二磁性搭扣,所述第一磁性搭扣和第二磁性搭扣磁性连接,所述盒体包括相互紧密盖合的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下盒体的底部覆盖有硅胶布,所述下盒体的底部粘贴有PI发热膜,所述PI发热膜电性连接有电源插头,所述PI发热膜位于下盒体的底部和硅胶布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麻术后用香囊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的上端面划分有外圈区域和内圈区域,所述通孔分布在内圈区域,所述罩体对应内圈区域的部分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麻术后用香囊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区域下凹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中心固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内腔与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