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板桩式护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18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板桩式护岸结构,包括设置在河道两侧地基上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基础层和沿河道两侧设置的多个钢板桩;钢板桩靠近河道临水设置,其下端嵌入地基中;钢板桩和原河岸土坡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透水结构和透水挡土结构;相邻钢板桩通过预制槽结构连接,预制槽结构的底面设置有卡槽,钢板桩的上端卡设在卡槽中,预制槽结构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种植槽,种植槽用于种植花草植物。通过设置钢板桩、透水结构和透水挡土结构,起到挡土、挡水护坡和生态透水的作用。另外,通过设置预制槽结构,不仅将相邻的钢板桩连为一体提高护岸结构的整体性,同时通过在种植槽中种植花草植物,有效解决城镇河道护岸硬化及生态性差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板桩式护岸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河道的护岸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板桩式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大多数护岸结构以护岸防洪为主,较少注重护岸结构的生态性要求,对于护岸结构这一人工干预手段对原河道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考虑少之又少。且现存的大部分护岸结构均属于不透水或透水性差的硬式护岸结构,此类护岸结构将河道中的河水与两侧河岸完全隔绝,且护岸结构建设完工后没有尽量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处理,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而现今倡议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在此情况下,老旧的硬式护岸结构已不能够满足城镇河道的环境治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板桩式护岸结构,解决现有的护岸结构较少注重护岸结构的生态性要求,护岸结构建设完工后没有尽量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处理,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且现有的护岸结构为透水性差的硬式结构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新型板桩式护岸结构,包括设置在河道两侧地基上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基础层和沿河道两侧设置的多个钢板桩;
[0006]所述钢板桩靠近河道临水设置,其下端嵌入地基中;钢板桩和原河岸土坡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透水结构和透水挡土结构;
[0007]相邻钢板桩通过预制槽结构连接,预制槽结构的底面设置有卡槽,钢板桩的上端卡设在卡槽中,预制槽结构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种植槽,种植槽用于种植花草植物。
[0008]通过设置钢板桩、透水结构和透水挡土结构,起到挡土、挡水护坡和生态透水的作用。另外,通过设置预制槽结构,不仅将相邻的钢板桩连为一体提高护岸结构的整体性,同时通过在种植槽中种植花草植物,有效解决城镇河道护岸硬化及生态性差的问题。
[0009]进一步优化,所述钢板桩为高强度U型钢板桩,U型钢板桩由预制槽结构压顶后连为整体,且预制槽结构覆盖在透水结构上。预制槽结构将钢板桩、透水结构连接为整体,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0010]进一步优化,所述透水结构靠近钢板桩设置,透水挡土结构靠原河岸土坡设置;
[0011]所述透水结构为级配良好的大粒径块石填压结构,布置在浇钢筋混凝土板基础层之上;所述透水挡土结构内的块石粒径要小于透水结构中的块石粒径。
[0012]进一步优化,所述透透水挡土结构包括沿竖向叠放的三层宾格网石笼,宾格网石笼的向岸面与向河面上铺设有土工布。
[0013]进一步优化,原河岸土坡上筑有生态护坡结构;所述生态护坡结构包括现浇混凝土护脚和植草碎石土垫面;植草碎石土垫面斜压于现浇混凝土护脚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通过设置钢板桩、透水结构和透水挡土结构,起到挡土、挡水护坡和生态透水的作用。另外,通过设置预制槽结构,不仅将相邻的钢板桩连为一体提高护岸结构的整体性,同时通过在种植槽中种植花草植物,有效解决城镇河道护岸硬化及生态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新型板桩式护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板桩式护岸结构,包括设置在河道两侧地基9上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基础层1和沿河道两侧设置的多个钢板桩2;
[0019]所述钢板桩2靠近河道临水设置,其下端嵌入地基9中;钢板桩2和原河岸土坡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透水结构3和透水挡土结构5;
[0020]相邻钢板桩2通过预制槽结构4连接,预制槽结构4的底面设置有卡槽,钢板桩2的上端卡设在卡槽中,预制槽结构4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种植槽,种植槽用于种植花草植物。
[0021]通过设置钢板桩2、透水结构3和透水挡土结构5,起到挡土、挡水护坡和生态透水的作用。两外,通过设置预制槽结构4,不仅相邻的将钢板桩2连为一体护岸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在种植槽中种植花草植物,有效解决城镇河道护岸硬化及生态性差的问题。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板桩2为高强度U型钢板桩,U型钢板桩由预制槽结构4压顶后连为整体,且预制槽结构4覆盖在透水结构3上。
[0023]这种U型桩结构刚度大,受力条件好,质量高耐久等,可以满足护岸的施工要求,由于利用预制槽的卡口将挡水结构2连接,因此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且预制槽可以在施工前完成预制,质量可控,施工快速,可大幅缩短工程工期。所述多个相邻分布的预制槽内填入种植土,可种植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水结构3靠近钢板桩2设置,透水挡土结构5靠原河岸土坡设置;
[0025]所述透水结构3为级配良好的大粒径块石填压结构,布置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基础层1之上;大粒径块石填压结构可增大本结构的自重增强结构稳定性。所述透水挡土结构5内的块石粒径要小于透水结构3中的块石粒径。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水挡土结构5包括沿竖向叠放的三层宾格网石笼,宾格网石笼的向岸面与向河面上铺设有土工布7。配合上透水结构与透水挡土结构和透水挡土结构与后方原河岸土之间的土工布,形成了从陆地向河流方向整体上粒径由小到大的排序结构,可以起到阻止泥土流失又可提高护岸结构透水性的作用,作为水陆交流良好的过渡区。
[0027]在本实施例中,原河岸土坡上筑有生态护坡结构8;所述生态护坡结构8包括现浇混凝土护脚8

1和植草碎石土垫面8

2;植草碎石土垫面8

2斜压于现浇混凝土护脚8

1上。
[0028]该护岸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首先在河岸上开挖出符合护岸结构尺寸的场地,将
挡水结构2的下端打入地基9中,对地基9进行简单处理后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基础层1,待混凝土板基础层1凝结养护结束后在其上堆叠第一层宾格网石笼,随后在宾格网石笼的向岸面与向河面铺上土工布,随即在宾格网石笼与挡水结构 2之间铺设第一层级配良好的大粒径块石形成透水结构3,并且回填第一层回填土。按此步骤完成第二层铺设。第三层放置预制槽结构4将挡水结构2连为整体并填入种植土,随即铺设第三层宾格网石笼,并回填第三层回填土。在回填土的后上方浇筑混凝土护脚8

1,待护脚养护结束,铺设植草碎石土垫面8

2。
[0029]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板桩式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河道两侧地基(9)上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基础层(1)和沿河道两侧设置的多个钢板桩(2);所述钢板桩(2)靠近河道临水设置,其下端嵌入地基(9)中;钢板桩(2)和原河岸土坡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透水结构(3)和透水挡土结构(5);相邻钢板桩(2)通过预制槽结构(4)连接,预制槽结构(4)的底面设置有卡槽,钢板桩(2)的上端卡设在卡槽中,预制槽结构(4)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种植槽,种植槽用于种植花草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板桩式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2)为高强度U型钢板桩,U型钢板桩由预制槽结构(4)压顶后连为整体,且预制槽结构(4)覆盖在透水结构(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板桩式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结构(3)靠近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臣广吴玉婷吴腾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