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用观景塔,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包括上部分格构式塔身、底部圆管塔段和连接法兰,所述底部圆管塔段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法兰盘,底部圆管塔段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塔脚法兰盘,底部圆管塔段的顶端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上部分格构式塔身;所述底部圆管塔段管壁外侧设有进人口;所述避雷针通过转接法兰与上部分格构式塔身顶端的第一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分格构式塔身包括多个独立的格构式结构塔段通过两端法兰依次固定装配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成构件可拼装,单件重量小,可完全由人工安装组立,简化去掉了塔身的附属平台抱杆结构,天线设备直接安装于塔身圆管主材上,安装数量不受抱杆数量的限制。安装数量不受抱杆数量的限制。安装数量不受抱杆数量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用观景塔
[0001]本技术属于通信
,具体是一种通信用观景塔。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无论是市政、电力还是通信用的杆塔,均为圆管式截面管柱铁塔。此类实腹式独管塔材料用量大、造价高、安装施工场景条件要求高(无法人工安装,需要大型起重设备进场)。因为是细长悬臂式高耸结构,通常情况下在塔柱管壁钢材仅达到材料强度30%至60%时,顶部水平变形位移已超出规范的限值(H/33),结构钢材强度未能充分利用。另外传统铁塔单件重量大,需要重型车辆和大型起重机械运输进场、吊装施工,与此类塔型占地小的建设场景不相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用观景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通信用观景塔,包括上部分格构式塔身、底部圆管塔段和连接法兰,所述底部圆管塔段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法兰盘,底部圆管塔段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塔脚法兰盘,底部圆管塔段的顶端通过第一法兰盘固定连接有上部分格构式塔身;所述底部圆管塔段管壁外侧设有进人口,上人口加劲板通过铰链连接安装有门板;所述上部分格构式塔身的顶端通过转接法兰固定连接有避雷针;所述避雷针通过转接法兰与上部分格构式塔身顶端的第三法兰盘固定连接,上部分格构式塔身通过底端的第二法兰盘与底部圆管塔段的第一法兰盘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分格构式塔身包括多个独立的格构式结构塔段通过两端法兰盘依次固定装配构成;独立的所述格构式结构塔段外围均匀等距的固定安装有一组圆截面构件,圆截面构件顶端均固定安装在独立格构式结构塔段的第三法兰盘上,独立格构式结构塔段的内部设置有内加劲板和内箍。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部分格构式塔身包括多个独立的格构式结构塔段通过两端连接法兰依次固定装配构成。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部分格构式塔身的底端通过第二法兰盘固定安装在底部圆管塔段顶端的第一法兰盘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部圆管塔段管壁与进人口的上人口加劲板焊接固定。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人口门板安装有锁扣,底部圆管塔段内侧管壁固定安装有内爬梯。
[0010]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圆截面构件底端均固定安装在独立格构式结构塔段的第二法兰盘上,独立格构式结构塔段的内部内加劲板和内箍与圆截面构件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2]1.造型新颖。与现有传统实腹式圆管塔相比,造型和结构形式区别明显;组成构件可拼装,单件重量小,可完全由人工安装组立,传统铁塔单件重量大,需要重型车辆和大型起重机械运输进场、吊装施工,与此类塔型占地小的建设场景不相调,特别是在市区和社区施工场地受限时。
[0013]2.受力结构形式合理。与现有传统实腹式圆管塔相比,塔身受风面积减小,整体重量更轻,大幅减小基础尺寸,降低了建设工程造价,针对钢铁材料的特性,此类结构形式在保证整体结构刚度变形满足规范限值得条件下,减少了净截面材料,降低了材料强度上的浪费。
[0014]3.充分了利用结构安装空间。作为通信用铁塔,主要作用为为尽可能多的通信设备提供安装平台;与现有传统实腹式圆管塔相比,简化去掉了塔身的附属平台抱杆结构,天线设备直接安装于塔身圆管主材上,安装数量不受抱杆数量的限制;天线板的电磁信号覆盖方位调整更灵活;还可安装各类合适造型及其它市政设备,提高铁塔在建设场景下的美观和隐蔽性;并且可以利用塔体内部空间安装设备。
[0015]4.人员上塔安装、维护更安全。与传统圆管截面铁塔必须在铁塔外高空作业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上塔作业人员可以在铁塔内部完成天线设备的吊装、固定和日常维护,高空作业时对工人和周围环境危险性更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通信用观景塔的结构主视图。
[0017]图2为一种通信用观景塔独立格构式结构塔段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一种通信用观景塔附属平台架安装平面示意图。
[0019]图4为一种通信用观景塔附属平台架、天线及设备安装立面。
[0020]图5为一种通信用观景塔底部圆管塔段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01、独立格构式结构塔段;1011、圆截面构件;1012、内加劲板;1013、内箍;2、底部圆管塔段;3、避雷针;4、上人口;401、上人口加劲板; 402、上人口门板;5、附属平台架;501、内平台梁;502、平台梁;503、平台连接板;504、平台架紧固螺栓;505、平台架抱箍;6、连接法兰;601、第一法兰盘;602、第二法兰盘;603、第三法兰盘;7、转接法兰;8、塔脚法兰盘;9、内爬梯;901、爬梯爬钉; 902、爬梯主杆;903、爬梯固定件;10、天线板;11、天线卡子;12、灯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3]请参阅图1
‑
5,一种通信用观景塔,包括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底部圆管塔段2和连接法兰6;所述底部圆管塔段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法兰盘601,底部圆管塔段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塔脚法兰盘8,底部圆管塔段2的顶端通过第一法兰盘601固定连接有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包括多个独立的格构式结构塔段101通过两端连接法兰6依次固定装配构成,能够在格构式结构塔身内部构件上挂载通信配套设备和安装馈线,优化了传统景观塔设备外平台设计,创新性利用塔体内部空间,降低塔桅迎风面所受水平风荷载
作用;所述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的底端通过第二法兰盘602固定安装在底部圆管塔段2顶端的第一法兰盘601上,底部圆管塔段2管壁外侧设有进人口4,底部圆管塔段2管壁与进人口4的外框加劲板401焊接固定,上人口加劲板401通过铰链连接安装有门板402,上人口门板402安装有锁扣,底部圆管塔段2内侧管壁固定安装有内爬梯9,设备安装或维护人员能够经上人口4、底部圆管塔段内爬梯9、上部分格构式塔身内箍1013 攀登至作业高度,全过程处于格构式结构塔体内部作业,不必塔外施工,避免高空作业风险;所述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的顶端通过转接法兰7固定连接有避雷针3,转接法兰7顶也可根据建设需求改变安装方式用于安装集束天线,增加天馈系统挂载量。
[0024]所述避雷针3通过转接法兰7与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顶端的第三法兰盘603固定连接,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通过底端的第二法兰盘602与底部圆管塔段2的顶端第一法兰盘601 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包括多个独立的格构式结构塔段101通过两端法兰盘 6依次固定装配构成。
[0025]所述独立格构式结构塔段101外围均匀等距的固定安装有一组圆截面构件1011,独立格构式结构塔段101的内部设置有内加劲板1012和内箍1013,圆截面构件1011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用观景塔,包括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底部圆管塔段(2)、格构式结构塔段(101)和连接法兰(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圆管塔段(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法兰盘(601),底部圆管塔段(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塔脚法兰盘(8),底部圆管塔段(2)的顶端通过第一法兰盘(601)固定连接有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所述底部圆管塔段(2)管壁外侧设有进人口(4),上人口加劲板(401)通过铰链连接安装有门板(402);所述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的顶端通过转接法兰(7)固定连接有避雷针(3);所述避雷针(3)通过转接法兰(7)与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顶端的第三法兰盘(603)固定连接,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通过底端的第二法兰盘(602)与底部圆管塔段(2)的第一法兰盘(601)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分格构式塔身(1)包括多个独立的格构式结构塔段(101)通过连接法兰(6)依次固定装配构成;独立的所述格构式结构塔段(101)外围均匀等距的固定安装有一组圆截面构件(1011),圆截面构件(1011)顶端均固定安装在独立格构式结构塔段(101)的第三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郭凯,杨治彬,刘宇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网华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