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双重过滤的呼吸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567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0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正压双重过滤的呼吸防护装置,属呼吸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它由动力送风机、二级过滤元件,外盖和一级过滤元件构成,动力送风机上扣接有外盖,动力送风机和外盖之间设置有二级过滤元件,外盖表面装有一级过滤元件,一级过滤元件经二级过滤元件与动力送风机连通。通过一级过滤元件和二级过滤元件有效增强呼吸防护装置对吸入人体空气的过滤效率,通过动力送风机能根据人体呼吸的风压辅助送风,防止因双层过滤元件导致呼吸的阻力增大,并使呼吸防护装置内保持正压,让使用者更轻松的呼吸洁净的空气。吸洁净的空气。吸洁净的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压双重过滤的呼吸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正压双重过滤的呼吸防护装置,属呼吸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长期工作在隔离病房、病毒隔离仓、危化实验室或具有粉尘或有毒气体环境下的工作人员,由于空气中的病毒、粉尘、烟雾或有毒气体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通常需要佩戴呼吸防护装置。
[0003]虽然呼吸防护装置对吸入人体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有效降低吸入人体的空气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但现有的呼吸防护装置通常只做了一级防护,一级防护多采用孔隙率较大、防护效率较低的材料,虽然能给人体提供基本的呼吸防护,但仍然会有极少的有害物质被吸入人体。若采用孔隙率较小、防护效率高的材料,则呼吸阻力会增大,难以保证人体需求的空气流量,长此以往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根据场景的不同,设计一种正压双重过滤呼吸防护装置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防护效果,可辅助人体呼吸,从而保证人体需求的空气流量,降低吸入人体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正压双重过滤的呼吸防护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正压双重过滤的呼吸防护装置,它由动力送风机、二级过滤元件,外盖和一级过滤元件构成,其特征在于:动力送风机上扣接有外盖,动力送风机和外盖之间设置有二级过滤元件,外盖表面装有一级过滤元件,一级过滤元件经二级过滤元件与动力送风机连通。
[0007]所述的动力送风机由壳体、出风口、进风口和离心式风扇构成,壳体为L型的夹层空腔体;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壳体空腔连通的出风口,出风口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出风口下方两侧的壳体上对称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的一端端口内设置有离心式风扇,对应离心式风扇的进风口内设置有与壳体空腔连通的连通孔,进风口下方的壳体上设置有电池仓,电池仓内装有电池,电池经电源开关与离心式风扇连接,壳体的两侧开制有卡口。
[0008]所述的二级过滤元件由装配框、二级过滤芯和框盖构成,装配框为盒状体,装配框上通过卡销活动卡装有框盖,装配框内装有二级过滤芯,装配框上对应进风口设置有进风通孔,框盖上对应进风通孔设置有进风管。
[0009]所述的进风管为变径管状体,进风管小径端的外圆周上呈120度设置三个装配块。
[0010]所述的外盖的两侧设置有与卡口对应的卡头,外盖与动力送风机之间通过卡口和卡头配合卡接,卡头之间的外盖上对应进风管设置有装配通孔。
[0011]所述的一级过滤元件由装配盒、一级过滤芯、过滤垫片和装配箍圈构成,装配盒通过过滤垫片安装有一级过滤芯,装配盒上设置有装配箍圈,装配箍圈通过过滤垫片与一级过滤芯抵触连接,以实现一级过滤芯和过滤垫片在装配盒内的固定。
[0012]所述的装配盒上开制有装配槽,装配槽的端头设置有卡装环,卡装环上设置有与装配块对应的卡槽。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该正压双重过滤的呼吸防护装置通过一级过滤元件和二级过滤元件有效增强呼吸防护装置对吸入人体空气的过滤效率,通过动力送风机能根据人体呼吸的风压辅助送风,防止因双层过滤元件导致呼吸的阻力增大,并使呼吸防护装置内保持正压,让使用者更轻松的呼吸洁净的空气,解决了现有呼吸防护装置只做了一级防护,导致仍然会有极少的有害物质被吸入人体,采用防护效率高的材料,则呼吸阻力会增大,难以保证人体需求的空气流量,长此以往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伤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二级过滤元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一级过滤元件的后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一级过滤元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动力送风机;101、壳体;102、电池仓;103、进风口;104、出风口;105、离心式风扇;106、卡口;107、密封圈;2、二级过滤元件;201、装配框;202、二级过滤芯;203、框盖;204、进风管;205、装配块;206、过滤元件密封圈;3、外盖;301、装配通孔;302、卡头;4、一级过滤元件;401、装配盒;402、一级过滤芯;403、装配箍圈;404、过滤垫片;405、装配槽;40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该双重过滤的呼吸防护装置它由动力送风机1、二级过滤元件2,外盖3和一级过滤元件4构成,动力送风机1由壳体101、出风口104、进风口103和离心式风扇105构成,壳体101为L型的夹层空腔体;壳体101的顶部设置有与壳体101空腔连通的出风口104,出风口104上设置有风压传感器,风压传感器的型号为XGZP6897D,通过风压传感器对出风口104处的风压进行检测,出风口104一侧的壳体101上设置有PLC程控器和电源开关,PLC程控器的型号为GD32F130C8T6,出风口104下方两侧的壳体101上对称设置有进风口103,进风口103的一端端口内设置有离心式风扇105,对应离心式风扇105的进风口103内设置有与壳体101空腔连通的连通孔,进风口103下方的壳体101上设置有电池仓102,电池仓102内装有电池, PLC程控器、电源开关、风压传感器、离心式风扇105与电池电连接,通过风压传感器将出风口104处的风压检测结果传递至PLC程控器,经过数据分析后与设定值进行比较,PLC程控器控制离心式风扇105提高或降低转速,以保证出风口104处的风压维持稳定的正压状态。
[0022]壳体101的两侧开制有卡口106,与卡口106对应的外盖3两侧设置有卡头302,外盖3与动力送风机1之间通过卡口106和卡头302配合卡接,卡头302之间的外盖3上对称设置有装配通孔301。
[0023]动力送风机1和外盖3之间设置有二级过滤元件2,二级过滤元件2由装配框201、二级过滤芯202和框盖203构成,装配框201为盒状体,装配框201上通过卡销活动卡装有框盖
203,装配框201内装有二级过滤芯202,二级过滤芯202为防尘滤芯,材质是纳米静电纤维,二级过滤芯202呈格栅状,装配框201上对应进风口103设置有进风通孔,进风通孔与进风口10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07,框盖203上对应进风通孔设置有进风管204,装配时,进风管204贯穿装配通孔301,以实现二级过滤元件2在动力送风机1和外盖3之间的固定,进风管204为变径管状体,进风管204小径端的外圆周上呈120度设置三个装配块205。
[0024]外盖3表面的进风管204端头装有一级过滤元件4,一级过滤元件4由装配盒401、一级过滤芯402、过滤垫片404和装配箍圈403构成,装配盒401通过过滤垫片404安装有一级过滤芯402,根据环境不同,该一级过滤芯402为防尘滤芯或防毒滤芯,装配盒401上设置有装配箍圈403,装配箍圈403通过过滤垫片404与一级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正压双重过滤的呼吸防护装置,它由动力送风机(1)、二级过滤元件(2),外盖(3)和一级过滤元件(4)构成,其特征在于:动力送风机(1)上扣接有外盖(3),动力送风机(1)和外盖(3)之间设置有二级过滤元件(2),外盖(3)表面装有一级过滤元件(4),一级过滤元件(4)经二级过滤元件(2)与动力送风机(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双重过滤的呼吸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送风机(1)由壳体(101)、出风口(104)、进风口(103)和离心式风扇(105)构成,壳体(101)为L型的夹层空腔体;壳体(101)的顶部设置有与壳体(101)空腔连通的出风口(104),出风口(104)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出风口(104)下方两侧的壳体(101)上对称设置有进风口(103),进风口(103)的一端端口内设置有离心式风扇(105),对应离心式风扇(105)的进风口(103)内设置有与壳体(101)空腔连通的连通孔,进风口(103)下方的壳体(101)上设置有电池仓(102),电池仓(102)内装有电池,电池经电源开关与离心式风扇(105)连接,壳体(101)的两侧开制有卡口(1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双重过滤的呼吸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过滤元件(2)由装配框(201)、二级过滤芯(202)和框盖(203)构成,装配框(201)为盒状体,装配框(201)上通过卡销活动卡装有框盖(203),装配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维陈思敏陈绍南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思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