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费自豪专利>正文

一种电涌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5471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涌保护装置;构成包括壳体(6),装在绝缘防潮密封体(3)内的压敏电阻(1),分别与压敏电阻(1)的两端相接的引出电极(2)、连接电极(12);其特征在于:连接电极(12)与另一引出电极(13)之间接有熔断体(11)。(*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雷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子设备用的防止浪涌电压的装置。技术背景现有的电涌保护装置都采用弹簧张力机构保护压敏电阻。这种电涌保护装置在制作上存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的问题。在应用中弹簧张力机构经常会发生误动作或不动作;误动作会使装置丧失防雷功能;不动作则会在压敏电阻失效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使压敏电阻严重发热,甚至引起失火。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电涌保护装置。它可以对压敏电阻进行有效地保护,使电涌保护装置的工作更可靠、更安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电涌保护装置构成包括壳体(6),装在绝缘防潮密封体(3)内的压敏电阻(1),分别与压敏电阻(1)的两端相接的引出电极(2)、连接电极(12);特点是连接电极(12)与另一引出电极(13)之间接有熔断体(11)。上述的电涌保护装置中,在引出电极(13)与引出电极(2)之间并接有可监测熔断体(11)和压敏电阻(1)工作状态的发光显示电路,所述的发光显示电路由接至引出电极(13)的串接的二极管D1、电阻R1,发光二极管LD1与串接的熔断体(11)、二极管D1、电阻R2并联后经串接的二极管D3、电阻R3、发光二极管LD2与零线相接;其中熔断体(11)与二极管D1的结点处与压敏电阻(1)相接后接至引出电极(2)。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采用熔断体来保护压敏电阻,比机械式保护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可使电涌保护装置的工作更可靠、更安全。具有结构简单,装置工作可靠、安全性强的特点。可作电子设备的防雷装置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外形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B向视图;附图3是附图1的A-A向视图;附图4是发光显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2所示,电涌保护装置构成包括壳体6,装在绝缘防潮密封体3内的压敏电阻1,分别与压敏电阻1的两端相接的引出电极2(即地线P)、连接电极12;特点是连接电极12经熔断体11(可采用低熔点金属)与另一引出电极13(即相线L)相接;在引出电极13与引出电极2之间并接有可监测熔断体11和压敏电阻1工作状态的发光显示电路。如附图4所示,发光显示电路由接至引出电极13(相线L)的串接的二极管D1、电阻R1,发光二极管LD1与串接的熔断体11、二极管D1、电阻R2并联后经串接的二极管D3、电阻R3、发光二极管LD2与零线相接;其中熔断体11与二极管D1的结点处与压敏电阻1相接后接至引出电极2(地线P)。压敏电阻1正常状态时,发光二极管LD2(绿色)发亮;压敏电阻1失效时,阻值大幅下降,LD2不亮。熔断体11正常状态时,因电阻R2阻值大大小于R1阻值,发光二极管LD1(红色)不亮;熔断体11断开时,LD2发亮,提示熔断体11处于断开状态。本技术可以在两个引出电极之间并接监测熔断体11和压敏电阻1工作状态的发光显示电路,也可并接其他监控电路。可以在壳体6内将零线N与引出电极2连接,然后指定两个引出电极外接相线和零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涌保护装置;构成包括壳体(6),装在绝缘防潮密封体(3)内的压敏电阻(1),分别与压敏电阻(1)的两端相接的引出电极(2)、连接电极(12);其特征在于连接电极(12)与另一引出电极(13)之间接有熔断体(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涌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引出电极(13)与引出电极(2)之间并接有可监测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自豪
申请(专利权)人:费自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