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洪斌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墙面3D打印石材的后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544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墙面3D打印石材的后处理方法,第一次打印时需在墙面底部,距离地板高度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墙面3D打印石材的后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墙面3D打印石材的后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3D打印石材完成后,打印头会留下打印痕迹,即每次打印头走过的路径之间的凹下部分,且打印完成面往往较粗糙,所以,必须进行二次处理;为此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墙面3D打印石材的后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墙面3D打印石材的后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墙面3D打印石材的后处理方法,具体的步骤如下:S1:第一次打印时,需在墙面底部,距离地板高度10

12厘米处,即传统踢脚线高度处,设置一道带反向斜切口的污水预处理槽,以下简称导水槽;S2:当第一次打印完成后,再用更细的打印头反向打印一次,即二次补充打印,在最大程度将第一次打印头留下的凹槽部分进行填充式补打,二次补充打印是通过预先设计的软件进行打印,以实现表面呈现的颜色、花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墙面3D打印石材的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步骤如下:S1:第一次打印时,需在墙面底部,距离地板高度10

12厘米处,即传统踢脚线高度处,设置一道带反向斜切口的污水预处理槽,以下简称导水槽;S2:当第一次打印完成后,再用更细的打印头反向打印一次,即二次补充打印,在最大程度将第一次打印头留下的凹槽部分进行填充式补打,二次补充打印是通过预先设计的软件进行打印,以实现表面呈现的颜色、花纹和肌理,是连贯且一致的,二次补充打印的方法亦同样适用于其他3D石材的表面二次处理;S3:当二次打印完成后,整个打印石材任一局部的色彩是通体的且是连贯的,而此时打印石材表面所留下的打印头的凹下部分,只有0.5毫米左右;S4:待3D打印石材凝固完成,通过可变可伸缩的定制粗磨片,进行表面粗磨;S5:粗磨完成,需由粗到细,更换磨片,磨片的目数视项目的具体需要,从50、100、150、300、500、800、1500、3000、5000直至10000不等,由粗磨至精磨;S6:由于磨片在旋转过程,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通过不停加水进行降温和除尘,而在施工现场,不能任由污水横流,因此,在S1中的污水预留层下方设置一个类似于厨房抽油烟机下方接油管槽的构件,再在该构件一端设置一个自动吸水装置,自动将打磨所产生的污水电动吸取至污水桶;S7:采用物理净化或固液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周洪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