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废堆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组合防渗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废堆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组合防渗结构,特别适合固废堆体高出地面很多的情况下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企业在生成过程中产生大量固体废物,如钢厂的钢渣、铜冶炼废渣、矿山开采产生的剥离废石(土)等等。由于产生的工业固废都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以及有效地利用,导致部分地区的工业固废储存量迅速增长,给周围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工业固废堆场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进行综合利用的途径非常少,并且堆存量较大,大量固体废物长期堆存形成了选冶渣场、排土场等固废堆存场所,大量占用土地,雨水进入这些固废堆场,将会产生有害废水,然后这些有害废水进入地下水中,或渗漏出来,就会严重影响当地水系安全,破坏土质、影响植物生长、破坏了当地的环境质量。
[0003]目前,处置这些固废的主要方法有:异地填埋、就地堆存、就地固化处理,采取的防渗方法有水平防渗、垂直防渗。
[0004]异地填埋对于只有少量的固废,在环保、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废堆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组合防渗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垂直防渗墙(7)、复合防渗工程结构(9)、水平防渗系统;所述的复合防渗工程结构(9)是由垂直防渗内墙(9
‑
1)及位其上部向固废堆体一侧扩展的内墙覆盖板(9
‑
3)、垂直防渗外墙(9
‑
2)及位其上部向外扩展的外墙覆盖板(9
‑
4)构成,复合防渗工程结构(9)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支模、绑钢筋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的垂直防渗墙(7)位于垂直防渗内墙(9
‑
1)、垂直防渗外墙(9
‑
2)之间位置的下部,垂直防渗墙(7)采用素混凝土或三轴水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垂直防渗墙(7)的渗透系数小于1x10
‑7,垂直防渗墙(7)的深度需达渗透系数小于1x10
‑7的防渗土层,且进入渗透系数小于1x10
‑7的防渗土层厚度不小于1000mm;在垂直防渗内墙(9
‑
1)和垂直防渗外墙(9
‑
2)之间的底部设有垂直防渗结合层(8),垂直防渗内墙(9
‑
1)、垂直防渗外墙(9
‑
2)、垂直防渗结合层(8)构成的凹形空间为水平防渗雨水收集外排空间(10);所述的水平防渗系统位于垂直防渗内墙(9
‑
1)靠近固废堆体一侧的固废堆体层(6)之上,水平防渗系统自下而上是由基础层(5)、防渗材料保护层(4)、水平防渗层(3)、生态基层(2)、生态层(1)组合构成;基础层(5)采用杂填土,分层压实;防渗材料保护层(4)采用素土,整平压实;水平防渗层(3)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防渗膜,上加土工布保护层;生态基层(2)采用种植土,种植土上栽种植物形成生态层(1),植物品种根据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江一峰,华绍广,李书钦,王杰,王刚全,温文,姚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