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土地下病害体危险性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害体危险评价
,具体涉及黄土地下病害体危险性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理念认为发生灾害地区的地质条件作为内因特性与诱发灾害发生的降雨等外界条件作为外因特性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综合考虑湿陷型灾害和塌陷型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成因和形成机制,西宁地区市区内黄土的内因特性和降雨条件等外因特性是造成黄土湿陷型灾害和塌陷型灾害的两大重要因素,内因特性是背景因素。尤其针对我国黄土地区出现频次较多的黄土湿陷型灾害和塌陷型灾害而言,其发生的内因特性是长期地质作用的结果,相对稳定,而外因特性决定着湿陷型灾害和塌陷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启动时间,是灾害的关键激发条件,在黄土湿陷型灾害和塌陷型灾害危险性评价时,应着重体现外因特性的激发作用。现有技术中缺乏考虑内因特性和外因特性之间的关联性,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黄土地下病害体危险性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黄土地下病害体危险性评价方法。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土地下病害体危险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评价区的地质条件作为内因特性系统的评价指标,外界诱发条件作为外因特性系统的评价指标,分别构建内因特性系统与外因特性系统的发展水平指数;根据内因特性系统和外因特性系统的评价指标,建立内因特性与外因特性各子系统初值评价体系;基于熵值赋权法确定内因特性与外因特性各子系统初值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并利用专家经验分析及层次分析法对权重进行修正后确定子系统各指标权重;基于内因特性系统与外因特性系统发展水平指数,构建内因特性与外因特性发展协调水平预测模型,确定待评价区不同地区内因特性与外因特性发展协调关系;根据内因特性与外因特性发展协调水平预测模型,建立内因特性与外因特性耦合协调水平评价标准体系,对待评价区进行病害体危险性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土地下病害体危险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因特性系统发展水平模型和外因特性系统发展水平模型的构建,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两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选取内因特性系统评价指标u
ij
、外因特性系统评价指标v
ij
对内因特性发展指数及外因特性发展指数进行评价,对内因特性发展指数及外因特性发展指数进行评价,式中,u
i
、v
i
(i=1,2,
…
,n)分别为内因特性系统、外因特性系统的第i项的以及评价指标;u
ij
、v
ij
(i=1,2,
…
,n,j=1,2,
…
,m)分别为内因特性系统、外因特性系统第i项一级指标的第j项二级指标;将各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其中,u
’
ij
、v
’
ij
分别为内因特性系统与外因特性系统的有序功效系数,表示变量u
ij
、v
ij
对系统的功效贡献值,反映了各影响因子达到目标的满意程度,取值范围为[0,1],1表示最满意,0表示最不满意;当u
ij
、v
ij
为正向指标时:为正向指标时:当u
ij
、v
ij
为负向指标时:
式中,分别为内因特性系统、外因特性系统第i项一级评价指标的第j项二级评价指标对系统的最大功效贡献值;分别为内因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李聪,张庆元,谭立渭,刘晨曦,刘宏,刘志友,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