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布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527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2
座位布置,其包括能够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之间移动的向上延伸的靠背布置,以及包括水平延伸并具有前向和后向部分的第一联接构件的座部布置,第二联接构件从第一联接构件间隔开,第三联接构件耦合到第一和第二联接构件,并且沿着其大部分的长度基本上是易弯曲的,以及可操作地耦合到第一和第二联接构件的第四联接构件,所述第四联接构件沿着其大部分的长度基本上是刚性的,其中所述联接构件相配合以形成连杆装置,并且其中当靠背布置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座部布置向后移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位布置
[0001]本专利申请为分案申请;其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6年4月12日,申请号为 201680034563.X,专利技术名称为“座位布置”。原申请是国际申请,其国际申请 号为PCT/US2016/027115,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4月12日,进入中国国家 阶段日为2017年12月13日。


[0002]各种实施例涉及一种座位布置,特别涉及一种座位布置,其包括一对易弯 的有回弹力的壳体构件,易弯的有回弹力的支撑构件和刚性支撑构件的各种 组合,其相配合以形成可变形和易弯的有回弹力的四杆的连杆,以及主动靠 背布置,该靠背布置具有的移动可以独立于相关联的座部支撑布置的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布置包括可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向上延伸的 靠背布置,以及座部布置,该座部布置包括基本上水平延伸的第一联接构件, 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具有前向部分和后向部分并且被构造成支撑就座于其上的 使用者,第二联接构件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分隔开,第三联接构件可操作地 耦合到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的前向部分和所述第二联接构件,所述第三联接构 件沿着其大部分的长度基本上是易弯的,和第四联接构件可操作地耦合至所 述第一联接构件的后向部分和第二联接构件,所述第四联接构件沿着其大部 分的长度基本上是刚性的。第一联接构件、第二联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和 第四联接构件相配合以形成连杆装置,并且所述座部布置被构造成当靠背布 置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时以后向方向移动。
[0004]在另一实施例中,座位布置包括第一壳体构件,其具有基本上水平延伸 的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基本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前向 部分,后向部分以及位于前向部分和后向部分之间的中央部分,第二部分可 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并且第二壳体构件具有至少部分地从第一 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分隔开、基本上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 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基本上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 包括前向部分和后向部分,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可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 置之间移动。所述座位布置还包括第一联接构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在第一 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之间延伸,并且可操作地耦 合到所述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联 接构件,该第二联接构件在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 部分之间延伸,所述第二联接构件位于第一联接构件的后方。第一壳体构件 的第一部分,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第一联接构件和第二联接构件相配 合以形成连杆装置。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的中央部分比第一壳体构件的 第一部分的后向部分挠曲更多,第二壳体构件的后向部分比第二壳体构件的 前向的部分挠曲更多,当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和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二部 分从直立位置移动到后倾位置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沿着第一联接构件的大 部分长度挠曲而所述第二联接构件沿着第二联接构件的大部分长度保持基本 上刚性。
[0005]在又一实施例中,座位布置包括座部组件,其包括基本上水平延伸的第 一联接构件,其被构造成支撑就座于其上的使用者,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具有 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联接构件从第一联接构件至少部分地隔开,所述第二 联接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第一联接构件的第一端 和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一端的第三联接构件,和可操作地耦合到第一联接构件 的第二端和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二端的第四联接构件,使得所述第一联接构件、 第二联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和第四联接构件相配合以形成具有内部空间的 连杆装置。座位布置还包括从第一联接构件基本上向上延伸的、可在直立位 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的靠背组件,至少部分位于四杆的连杆的内部空间内 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被构造成当靠背组件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 移动时相对于地面保持基本上不动,和臂支撑组件,其包括被构造成支撑就 座使用者手臂的扶手表面,该臂支撑组件耦合到支撑构件并由支撑构件支撑, 使得靠背组件在直立位置和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时,扶手表面相对于地面保 持基本上不动。
[000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布置包括座部布置,该座部布置包括大致水平延 伸的第一联接构件,其被构造成支撑就座于其上的使用者,第一联接构件具 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联接构件从第一联接构件至少部分地间隔开,第二 联接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联接构件可操作地耦合到第一联接构件 的第一端和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一端,以及可操作地耦合到第一联接构件的第 二端和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二端的第四联接构件,使得第一联接构件、第二联 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和第四联接构件相配合以形成连杆装置。所述座位布 置还包括靠背布置,靠背布置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基本向上延伸并且可在直 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靠背组件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座部布置, 使得当靠背布置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在前 向位置和后向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停止联接件的 停止布置,该第一端可操作地耦合到第一联接构件、第二联接构件和第四联 接构件中的至少其中一个,使得当靠背布置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 时,停止联接件的第一端与第一联接构件、第二联接构件和第三联接构件中 的其中至少一个一起移动,其中该第二端的行程相对于第二联接构件被限制, 从而限制靠背组件向后倾位置的后向移动,并且其中所述停止布置还包括可 弹性地变形的停止构件,其被构造成限制靠背布置朝向直立位置的前向移动。
[000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布置包括座部布置,其包括基本上水平延伸的第 一联接构件,其被构造成支撑就座于其上的使用者,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具有 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联接构件从第一联接构件至少部分地间隔开,第二联 接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联接构件可操作地耦合到第一联接构件的 第一端和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一端,以及可操作地耦合到第一联接构件的第二 端和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二端的第四联接构件,使得第一联接构件、第二联接 构件、第三联接构件和第四联接构件相配合以形成具有内部空间的连杆装置。 该座位布置还包括靠背布置,靠背布置从第一联接构件基本向上延伸并且可 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靠背布置可操作地耦合到座部组件, 使得当靠背布置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一联接构件在前向位 置和后向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至少部分地位于四杆的连杆的内部空间内并且 包括停止构件的停止布置,而第一停止表面和第二停止表面各自相对于第一 联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和第四联接构件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是固定的,其中 停止构件被构造成抵接第一停止表面从而当靠背组件从直立位置朝
向后倾位 置移动时限制靠背组件的后向移动,并且其中停止构件被构造成抵接第二停 止表面,由此当靠背组件从后倾位置朝向直立位置移动时限制靠背布置的前 向移动。
[000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布置包括易弯的有回弹力的第一壳体构件,其具 有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以及易弯的有回 弹力的第二壳体构件,其具有从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位布置,包括:易弯的有回弹力的第一壳体构件,其具有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可以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易弯的有回弹力的第二壳体构件,其具有从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地间隔开的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从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并且至少部分地从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间隔开,其中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包括厚度减薄区域,其中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的厚度减薄区域的厚度比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的大部分的厚度为薄;易弯的有回弹力的第一支撑构件,其在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之间延伸并从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支撑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其中第一支撑构件包括厚度减薄区域,其中第一支撑构件的厚度减薄区域的厚度比第一支撑构件的大部分的厚度为薄;和第二支撑构件,其在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之间延伸并从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支撑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使得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第二壳部构件的第一部分、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相配合以形成连杆装置;和其中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的厚度减薄区域比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的大部分挠曲更多,并且当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二部分从直立位置移动到后倾位置时,第一支撑构件的厚度减薄区域比第一壳体构件的大部分挠曲更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位布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厚度减薄区域位于第一支撑构件的下端附近。3.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一项所述的座位布置,其中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的厚度减薄区域位于第二支撑构件连接到第二壳体构件的位置的前方。4.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一项所述的座位布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基本上是刚性的。5.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一项所述的座位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包括易弯的凸片构件,所述易弯的凸片构件被构造成独立于第一壳体构件的大部分而绕曲,第一支撑构件被连接到凸片,并且其中当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从直立位置移动到后倾位置时,凸片比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的大部分挠曲更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位布置,其中所述凸片包括具有比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的大部分厚度减薄了的部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位布置,其中所述凸片的厚度减薄部分位于第一支撑构件连接到凸片的位置的前方。8.根据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座位布置,其中所述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的厚度减薄区域位于第二支撑构件连接到第二壳体的位置的前方。9.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一项所述的座位布置,其中所述连杆装置包括四杆的连杆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座位布置,其中所述座位布置包括办公椅组件。11.一种座位布置,包括:第一壳体构件,其具有大致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该第一部分大致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向部分、后向部分和位于前向部分和后向部分之间的中央部分;第二部分可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
第二壳体构件,其具有从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地间隔开的基本上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从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基本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包括前向部分和后向部分,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可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第一联接构件,其在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之间延伸,并且可操作地耦合至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联接构件,其在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之间延伸,第二联接构件位于第一联接构件的后方;其中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第一联接构件和第二联接构件相配合以形成连杆装置;和其中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的中央部分比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的后向部分挠曲更多,第二壳体构件的后向部分比第二壳体构件的前向部分挠曲更多,当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和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从直立位置移动到后倾位置时,第一联接构件沿着第一联接构件的大部分的长度挠曲而第二联接构件沿着第二联接构件的大部分的长度保持大致刚性。12.一种座位布置,包括:座部布置,包括:基本上水平延伸的第一联接构件,其被构造成支撑就座于其上的使用者,该第一联接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联接构件,其从第一联接构件至少部分地间隔开,第二联接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联接构件,其可操作地耦合到第一联接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一端;第四联接构件,其可操作地耦合到第一联接构件的第二端和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二端;使得第一联接构件、第二联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和第四联接构件相配合以形成具有内部空间的连杆装置;靠背布置,其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大致向上延伸并且可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支撑构件,其至少部分地位于连杆装置的内部空间内,支撑构件被构造成当靠背布置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时相对于地面保持基本上不动的;和臂支撑组件,其包括构造成支撑就座使用者手臂的扶手表面,所述臂支撑组件耦合到支撑构件并由支撑构件支撑,使得当靠背布置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时,扶手表面相对于地面保持基本上不动。13.一种座位布置,包括:座部布置,包括:基本上水平延伸的第一联接构件,其被构造成支撑就座于其上的使用者,该第一联接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联接构件,其从第一联接构件至少部分地间隔开,该第二联接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联接构件,其可操作地耦合到第一联接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一端;
第四联接构件,其可操作地耦合到第一联接构件的第二端和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二端;使得第一联接构件、第二联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和第四联接构件相配合以形成连杆装置;靠背布置,其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基本向上延伸并且可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靠背布置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座部布置,使得当靠背布置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在前向位置和后向位置之间移动;和停止布置,其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停止联接件,第一端可操作地耦合到第一联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和第四联接构件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使得当靠背组件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时,停止联接件的第一端与第一联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和第四联接构件中的该至少其中之一一起移动,其中,第二端的行程相对于第二联接构件受到限制,从而限制靠背布置朝向后倾位置的后向移动,并且其中停止布置还包括可弹性地变形的停止构件,其被构造成限制靠背布置朝向直立位置的前向移动。14.一种座位布置,包括:座部布置,包括:基本上水平延伸的第一联接构件,其被构造成支撑就座于其上的使用者,该第一联接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联接构件,其从第一联接构件至少部分地间隔开,第二联接构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联接构件,其可操作地耦合到第一联接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一端;和第四联接构件,其可操作地耦合到第一联接构件的第二端和第二联接构件的第二端,使得第一联接构件、第二联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和第四联接构件相配合以形成具有内部空间的连杆装置;靠背布置,其从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基本向上延伸并且可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靠背布置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座部组件,使得当靠背布置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在前向位置和后向位置之间移动;和停止布置,其至少部分地位于连杆装置的内部空间内并且包括停止构件,以及第一停止表面和第二停止表面,其各自相对于第一联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和第四联接构件的至少其中之一被固定,其中所述停止构件被构造成抵接所述第一停止表面,由此当所述靠背布置从直立位置向后倾位置移动时限制所述靠背布置的后向移动,并且其中所述停止构件被构造成抵接所述第二停止表面,由此当所述靠背布置从后倾位置朝向直立位置移动时限制所述靠背布置的前向移动。15.座位布置,包括:易弯的有回弹力的第一壳体构件,其具有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第一部分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易弯的有回弹力的第二壳体构件,其具有从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地间隔开的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从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向上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从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间隔开的第二部分;和一对易弯的有回弹力的支撑构件,其在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和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之间延伸并从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支撑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使得第一壳
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和该对支撑构件相配合以形成四杆的连杆装置,使得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可以在前向位置和后向位置之间移动;和其中所述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比所述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更易弯,并且其中该对易弯的支撑构件比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更易弯。16.座位布置,包括:易弯的有回弹力的第一壳体构件,其具有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第一部分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壳体构件包括聚合物;易弯的有回弹力的第二壳体构件,其具有从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地间隔开的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从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向上延伸并且从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地间隔开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壳体构件包括聚合物;和一对易弯的有回弹力的支撑构件,其在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和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之间延伸并从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支撑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使得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和该对易弯的构件相配合以形成四杆的连杆装置,使得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可以在前向位置和后向之间移动,其中该对支撑构件包含金属。17.座位布置,包括:易弯的有回弹力的第一壳体构件,其具有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从第一部分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以及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弧形形状的过渡部分;易弯的有回弹力的第二壳体构件,其具有从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地间隔开的水平延伸的第一部分,从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向上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从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间隔开的第二部分,以及位于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弧形形状的过渡部分,其中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和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均可以在直立位置和后倾位置之间移动;和隔离构件,当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和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二部分在直立位置时,隔离构件耦合到第一壳体构件和第二壳体构件中的其中之一,并且从第一壳体构件和第二壳体构件中的另一个间隔开,并且其中当第一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斯迪尔科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