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楼板的施工缝的支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楼板的施工缝的支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大面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传统方式是设置后浇带,留置一段时间后(42d~60d),内填无收缩砼或高一强度等级的砼,随着科技发展,为缩短工期,补偿收缩砼应运而生,目前处于推广阶段。在大面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根据《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80
‑
2019,每隔30~60m设置膨胀加强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28天后浇筑带内补偿收综混凝土。工程实施当中,采用间歇式膨胀加强带的施工方法时,在合理配比、合理施工及养护条件下,时间可提前至14天后浇筑。此时混凝土的收缩大部分已完成,为防止砼楼板(这里指厚度小于200mm)施工缝处新旧混凝土之间出现收缩裂缝,造成渗漏部位,在《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中规定了施工缝的设置方法,主要为间歇式膨胀加强带的方法。但是,此施工方法对楼面板并不适用。固定钢板止水带的模板难于支设,且不易保证施工缝处混凝土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楼板的施工缝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钢筋;S2、安装模板,模板有多块,且钢筋置于每2个模板之间;S3、安装模板外楞,在模板外侧安装模板外楞;S4、安装木方,在模板内侧的钢筋上安装木方,且木方连接模板形成L形截面;S5、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S6、待补偿收缩混凝土成型后拆除模板、模板外楞和木方,从而形成L形施工缝;S7、按照S1
‑
S6的方法施工其他补偿收缩混凝土楼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楼板的施工缝的支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后还包括:在拆除的木方与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国宇,韩俊升,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