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492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磁盘状态参数,针对每个参数对磁盘状况进行排序,对位于不同阈值范围的磁盘做不同频率的数据采集以获取历史数据;接收删除逻辑卷的信息,查询历史数据中待删除逻辑卷的历史使用状态和待删除逻辑卷的当前使用状态;根据历史使用状态和当前使用状态判断是否执行逻辑卷的删除,定时采集获取历史数据中的异常数据,当采集到异常数据时及时报警。基于该方法,还提出了逻辑卷数据管理系统、设备和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智能监控与数据库调优,极大的降低了数据库需要保存的数据量,通过对将历史数据和当前处理逻辑卷的状态进行对比,确保用户数据安全的同时降低系统资源消耗。降低系统资源消耗。降低系统资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布式集群数据管理
,特别涉及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逻辑卷(Logical Volume)是由逻辑磁盘形成的虚拟盘,也可称为磁盘分区。逻辑卷是Windows系统的一种磁盘管理方式,目的是把硬盘空间从物理硬盘的管理方式中跳出来,进行更方便的统一管理分配。逻辑卷作为实际管理磁盘的一种机制,需要获取其实时性能数据、保存历史性能数据来监控其状态。在保存历史数据的同时需要有防止逻辑卷误删的安全保护模块,上报逻辑卷异常的监控告警模块。
[0003]在分布式集群中,大规模场景下(上百节点,10w以上逻辑卷),逻辑卷历史性能采集情况下,当今存储容量需求不断提升,节点数量也不断增加,当逻辑卷在10w卷左右时,如果要每1分钟记录一次数据,保存一个月的数据,则会出现上千万级的数据量,会造成机器资源的大量占用。当逻辑卷出现异常,用户需要查看历史性能数据,查看告警日志来分析原因。当前环境下很难做到对大量逻辑卷的性能历史数据存储、误删安全保护、异常告警的机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极大的降低了数据库需要保存的数据量,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与查询等待时间,优化了用户操作界面的感受。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获取磁盘状态参数,针对每个参数对磁盘状况进行排序,对位于不同阈值范围的磁盘做不同频率的数据采集以获取历史数据;
[0008]接收删除逻辑卷的信息,首先查询历史数据中待删除逻辑卷的历史使用状态和待删除逻辑卷的当前使用状态;根据历史使用状态和当前使用状态判断是否执行逻辑卷的删除。
[0009]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定时采集获取历史数据中的异常数据,当采集到异常数据时及时报警。
[0010]进一步的,所述磁盘参数包括起转重试次数,重新校准重试次数,启动、关闭循环次数,起转时长,启动停止次数,重新分配扇区计数读取错误率,寻道错误率升序。
[0011]进一步的,所述针对每个参数对磁盘状况进行排序,对位于不同阈值范围的磁盘做不同频率的数据采集的过程为:
[0012]针对每个磁盘参数均从低到高对磁盘状况进行排序得到基于每个磁盘参数对应的磁盘状况序列,再将每个磁盘参数对应的磁盘状况系列相加得到总磁盘状况序列;
[0013]针对总磁盘状况序列设定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且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对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磁盘下的逻辑卷每2个小时采集一次;对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中间磁盘下的逻辑卷每30分钟采集一次;对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磁盘下的逻辑卷每分钟采集一次。
[0014]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5]每间隔第一时间拍取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磁盘下的逻辑卷的快照,当逻辑卷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回滚,保存数据;第一时间为10分钟;
[0016]每间隔第二时间拍取小于第二阈值磁盘下的逻辑卷的快照,当逻辑卷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回滚,保存数据;第二时间为1个小时。
[0017]进一步的,所述查询历史数据中待删除逻辑卷的历史使用状态的方法为:以时间作为关键字,对时间字段建立索引,以加快查询速度。
[0018]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历史使用状态和当前使用状态判断是否执行逻辑卷的删除包括:
[0019]如果在最近一周内存在业务读取或写入,则对用户给出提示,谨慎删除;
[0020]查询逻辑卷的性能数据,如果存在读写带宽,则说明正在使用,则禁止删除。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系统,包括采集调控模块和安全保护模块;
[0022]所述采集调控模块用于获取磁盘状态参数,针对每个参数对磁盘状况进行排序,对位于不同阈值范围的磁盘做不同频率的数据采集以获取历史数据;
[0023]所述安全保护模块用于接收删除逻辑卷的信息,首先查询历史数据中待删除逻辑卷的历史使用状态和待删除逻辑卷的当前使用状态;根据历史使用状态和当前使用状态判断是否执行逻辑卷的删除。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设备,包括:
[0025]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0026]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方法步骤。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方法步骤。
[0028]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专利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磁盘状态参数,针对每个参数对磁盘状况进行排序,对位于不同阈值范围的磁盘做不同频率的数据采集以获取历史数据;接收删除逻辑卷的信息,首先查询历史数据中待删除逻辑卷的历史使用状态和待删除逻辑卷的当前使用状态;根据历史使用状态和当前使用状态判断是否执行逻辑卷的删除,定时采集获取历史数据中的异常数据,当采集到异常数据时及时报警。基于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系统、设备和介质。针对逻辑卷的不同健康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采用分级的策略可以显著降低所采集的历史性能数据量。为了加快从海量数据查询得到结果,需要对数据库查询进行优化;以及采用定时快照,捕获删除信息的方式保证逻辑卷当中数据安全。本专利技术通过智能监控与数据库调优,极大的降低了数据库需要保存的数据量,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与查询等待时间,优化了用户操作界面的感受;通过对将历史数据和当前处理逻辑卷的状
态进行对比,确保用户数据安全的同时降低系统资源消耗。通过快速告警与历史性能数据查看,用户可以更快定位逻辑卷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0]如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方法流程图;
[0031]如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系统示意图;
[0032]如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采集调控模块执行的过程;
[0033]如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安全保护模块执行的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专利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5]实施例1
[0036]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磁盘状态参数,针对每个参数对磁盘状况进行排序,对位于不同阈值范围的磁盘做不同频率的数据采集以获取历史数据;接收删除逻辑卷的信息,首先查询历史数据中待删除逻辑卷的历史使用状态和待删除逻辑卷的当前使用状态;根据历史使用状态和当前使用状态判断是否执行逻辑卷的删除。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定时采集获取历史数据中的异常数据,当采集到异常数据时及时报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盘参数包括起转重试次数,重新校准重试次数,启动、关闭循环次数,起转时长,启动停止次数,重新分配扇区计数读取错误率,寻道错误率升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参数对磁盘状况进行排序,对位于不同阈值范围的磁盘做不同频率的数据采集的过程为:针对每个磁盘参数均从低到高对磁盘状况进行排序得到基于每个磁盘参数对应的磁盘状况序列,再将每个磁盘参数对应的磁盘状况系列相加得到总磁盘状况序列;针对总磁盘状况序列设定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且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对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磁盘下的逻辑卷每2个小时采集一次;对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中间磁盘下的逻辑卷每30分钟采集一次;对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磁盘下的逻辑卷每分钟采集一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集群逻辑卷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每间隔第一时间拍取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磁盘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元昊张大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