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型切换开关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484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型切换开关站装置,包括金属外壳,及内置在金属外壳中的功率器件压装模块单元;所述功率器件压装模块单元包括串联的上部双向开关阀串和下部双向开关阀串,二者通过短接铜排串联连接,满足高电压、大容量输出需求;A相上部双向开关中的均压电阻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型切换开关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大功率电力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型切换开关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开绕组电机是将传统电机绕组的中性点打开,两套变频器分别接于定子绕组两端,实现变频器串接,能够获得更大的系统输出功率和更多电平的供电效果,以满足大功率应用场合的需求。随着开绕组电机系统技术发展的逐步成熟,其拓扑结构的高冗余性和容错性优势特征和潜力被不断挖掘,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正在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两独立电源供电的开绕组电机系统,当其中一台变频器的开关器件出现故障时,利用切换开关,将故障后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重构实现驱动系统的不间断运行,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容错控制性能。
[0003]现有的切换开关依据工作原理可分为两种:机械式切换开关和电子式切换开关。机械式切换开关工作电压高、电流大,但存在切换过程响应慢、电流断续且波动大、使用寿命短、体积大等缺点,不适用于高压大容量下高动态响应的开绕组电机驱动系统应用场合。电子式切换开关工作过程中切换响应快、电流连续,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型切换开关站装置,包括金属外壳,及内置在金属外壳中的功率器件压装模块单元(0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器件压装模块单元(001)包括串联的上部双向开关阀串和下部双向开关阀串;上部双向开关阀串包括A相上部双向开关、B相上部双向开关和C相上部双向开关,下部双向开关阀串包括A相下部双向开关、B相下部双向开关和C相下部双向开关;A相上部双向开关由晶闸管S
A1
和晶闸管S
A3
反并联构成,B相上部双向开关由晶闸管S
B1
和晶闸管S
B3
反并联构成,C相上部双向开关由晶闸管S
C1
和晶闸管S
C3
反并联构成;A相下部双向开关由晶闸管S
A2
和晶闸管S
A4
反并联构成,B相下部双向开关由晶闸管S
B2
和晶闸管S
B4
反并联构成,C相下部双向开关由晶闸管S
C2
和晶闸管S
C4
反并联构成;A相上部双向开关中,吸收电容C
A1
和吸收电阻R
A1
串联后与晶闸管S
A1
并联,均压电阻R
A3
与晶闸管S
A3
并联;同理,B相上部双向开关中,吸收电容C
B1
和吸收电阻R
B1
串联后与晶闸管S
B1
并联,均压电阻R
B3
与晶闸管S
B3
并联;C相上部双向开关中,吸收电容C
C1
和吸收电阻R
C1
串联后与晶闸管S
C1
并联,均压电阻R
C3
与晶闸管S
C3
并联;A相下部双向开关中,吸收电容C
A2
和吸收电阻R
A2
串联后与晶闸管S
A2
并联,均压电阻R
A4
与晶闸管S
A4
并联;B相下部双向开关中,吸收电容C
B2
和吸收电阻R
B2
串联后与晶闸管S
B2
并联,均压电阻R
B4
与晶闸管S
B4
并联;C相下部双向开关中,吸收电容C
C2
和吸收电阻R
C2
串联后与晶闸管S
C2
并联,均压电阻R
C4
与晶闸管S
C4
并联;A相上部双向开关中的均压电阻R
A3
和A相下部双向开关中的均压电阻R
A4
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超周亮邓晨晏明钟颖韩金洋张向明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