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区域尺度上滑坡对降雨响应的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4793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47
一种区域尺度上滑坡对季节性降雨响应的分析方法,收集目标区域相关资料,如周围地质地层分布情况,收集与调查气温、降水等自然条件资料,收集目标区域内的历史SAR影像,对历史滑坡灾害的危害程度、诱因、成灾过程进行判断,初步划定分析的目标区域存在的大体范围;利用Sta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尺度上滑坡对降雨响应的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灾害
,具体涉及了一种区域尺度上滑坡对降雨响应的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降雨是大多数滑坡的重要触发因素,由降雨造成的滑坡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三分之二。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使降雨变得更加异常,特别是在高海拔和地形起伏地区,这显著增加了滑坡发生的频率。而降雨与滑坡的关系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0003]研究滑坡形变对降雨的响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滑坡的运动过程,从而减少灾害的发生。InSAR(Interferometic SAR)作为一种大范围监测小尺度变形的微波遥感技术,在滑坡识别与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监测出来的位移数据为滑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此外也有一些专家借助于模型来量化降雨对滑坡的影响,但模型一般具有极大的限制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如果只关注单一的时间维度,可能会忽略某些重要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区域尺度上滑坡对降雨响应的分析方法,其主要内容有四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尺度上滑坡对季节性降雨响应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目标区域相关资料,对历史滑坡灾害的危害程度、诱因、成灾过程进行判断,初步划定分析的目标区域存在的大体范围;步骤2、根据目标滑坡区域的位置特点,基于InSAR技术处理雷达卫星影像来获取滑坡位移数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步骤2.1、对研究区SAR影像数据进行前期处理:获取目标区域SAR数据集后,需要对卫星雷达数据进行配准、去斜、滤波等预处理,通过引入精密轨道数据(POD)可有效去除因轨道误差引起的系统性误差,通过引入外部DEM、时空滤波去除部分误差形成相位解缠的差分干涉图;步骤2.2、大区域范围内滑坡灾害的识别:对前期处理过的SAR卫星数据集借助于Stacking技术进行大区域内滑坡灾害的识别,Stacking技术在获取M幅相位解缠的差分干涉图后,将解缠相位加权叠加,估计出平均相位变化速率,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大气误差,提高了形变速率地解算精度,通过大范围的Stacking识别聚焦灾害严重的区域作为研究区,再对形变严重区进行长时间监测分析来获取更精确的位移结果;步骤2.3、区域滑坡的时序分析:运用联合PS点和DS点的时序InSAR分析方法,进行相位分析来获取时间序列形变,根据目标区域监测的形变结果,均匀地选取几个典型大滑坡的位移数据,通过分析典型滑坡位移量对降雨响应的共性来定量说明区域上滑坡与降雨的关系;步骤3、基于InSAR识别监测结果,结合现有位移资料,进行区域内典型滑坡的现场调查,对区域内滑坡监测精度进行评价,InSAR结果中剧烈形变的位置,发生了严重的破坏,也对应剧烈位移变化;步骤4、利用小波分析工具,探究出降雨与滑坡位移数据间的定量关系:步骤4.1、数据重采样:由于基于SAR卫星获取的滑坡位移数据以重访周期12天为一单元间隔,而对应时间段内降雨数据以一日为单元,为了减少数据误差,将日降雨数据重采样为以12天为间隔的数据,此外针对滑坡位移数据中由于卫星影像缺失可能存在的个别数据缺失,将根据InSAR原理采用线性插值来补充;步骤4.2、非线性位移数据提取:结合滑坡成因,分析监测的滑坡位移的时间序列,认为其位移的线性趋势主要是重力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那时序位移曲线上的小波动则应该与外部诱发因素密切相关,而对各诱因进行主成分、相关性分析后,则确定位移周期项是对主诱因降雨的体现,因此,采用时间序列加法模型将滑坡位移时间序列分解为线性趋势和非线性趋势两部分,线性分量通过线性最小二乘拟合计算,非线性分量定义为位移时间序列与之前计算的线性分量的差值,其表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雅邱海军杜驰胥瑶朱亚茹张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