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行为学数据采集用的开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4520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行为学数据采集用的开颅装置,包括开颅装置主体及主控中枢,所述主控中枢设置在开颅装置主体外,用以控制开颅装置主体的动作;所述开颅装置主体包括底座及开颅机构,所述底座呈环状,底座的中心形成有开颅定位孔,所述底座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层架板层及设置在两层架板层之间的测量层,所述测量层内间隔预设距离地设有若干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的探测头朝向开颅定位孔设置,所述底座在顶端的架板层上沿开颅定位孔设有导轨,所述开颅机构可沿导轨滑动地设置在导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开颅装置能把握切割深度,有效地避免在切割时破坏脑内组织。有效地避免在切割时破坏脑内组织。有效地避免在切割时破坏脑内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行为学数据采集用的开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人灵长类动物行为学数据采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行为学数据采集用的开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针对某种特定疾病进行研究的医疗实验中,通过实验动物采集研究数据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如针对脊髓损伤所进行的研究。其中,对于脊髓损伤,较为适合的实验动物为猴子,且因急性脊髓损伤涉及到神经方面,为此神经传导状态的检测数据采集也是研究中所需要进行的一项。目前,神经传导检测主要为通过运动诱发电位电生理检测仪进行的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检测,通过在术前术后的检测数据对比,以所检测出的神经传导状态判断神经功能恢复,并在检测完毕后,需要对作为实验动物的猴子进行开颅手术,将大脑取出保存。
[0003]但现有的开颅手术一般都是用开颅切割机或高频切刀开颅。开颅切割机与高频切刀开颅均需手动开颅,并在手动开颅前,通过肉眼对猴头的尺寸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所感觉的尺寸控制开颅时的深度,但肉眼进行的测量容易不准,很难把握切割深度,容易破坏脑内组织。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行为学数据采集用的开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颅装置主体(10)及主控中枢(20),所述主控中枢(20)设置在开颅装置主体(10)外,用以控制开颅装置主体(10)的动作;所述开颅装置主体(10)包括底座(11)及开颅机构(12),所述底座(11)呈环状,底座(11)的中心形成有圆形的开颅定位孔(101),所述底座(11)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层架板层(111)及设置在两层架板层(111)之间的测量层(112),所述测量层(112)周壁上沿环线间隔预设距离地设有若干测距传感器(102),测距传感器(102)的探测头朝向开颅定位孔(101)内,所述底座(11)在顶端的架板层(111)上沿开颅定位孔(101)设有环形的导轨(113),所述开颅机构(12)可沿导轨(113)滑动地设置在导轨(113)上,以供所述开颅装置沿导轨(113)滑动进行开颅行进,以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头颅伸入至开颅定位孔(101)定位后,若干测距传感器(102)对头颅测量并传递信号至主控中枢(20),主控中枢(20)根据测量数据控制开颅机构(12)动作,通过开颅机构(12)开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颅机构(12)包括基台(121)及第一驱动机构(122),所述基台(121)的底端设有与导轨(113)匹配安装的第一滑块,使基台(121)沿导轨(113)滑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2)设置在基台(121)上,用以驱动基台(121)沿导轨(113)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13)的外侧设有齿条(30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22)的转轴穿过基台(121)伸出至基台(121)下方,第一驱动机构(122)的转轴上设有与齿条(303)啮合的驱动轮,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22)的转轴转动,驱动轮与齿条(303)相配合,带动基台(121)沿导轨(113)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颅机构(12)包括锯片驱动机构(123)及第二驱动机构(124);所述基台(121)的顶面上设有朝向开颅定位孔(101)延伸的第一滑轨(301),所述锯片驱动机构(123)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滑轨(301)上,所述锯片驱动机构(123)朝向开颅定位孔(101)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锯片(302),通过锯片驱动机构(123)驱动锯片(302)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24)设置在基台(121)上,用以驱动锯片驱动机构(123)沿第一滑轨(301)向开颅定位孔(101)进退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24)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台(121)顶面上的第一丝杆(31)及用以驱动第一丝杆(31)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32),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栋沃金刘晓文李志忠朱浩然刘阳黄忠海付远岳黄泽荣朱铠睿徐灵军廖小云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