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及除杂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438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34
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及除杂方法,包括:消能沉杂池、第一格栅除污机、浓缩池、调节均化池、搅拌机、第二格栅除污机和板框压滤机,消能沉杂池通过排泥管与疏浚底泥连接,第一格栅除污机设于消能沉杂池下方,第一格栅除污机与浓缩池连接,浓缩池与搅拌机连接,搅拌机与第二格栅除污机和调节均化池连接,第二格栅除污机与调节均化池连接,板框压滤机与调节均化池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在除杂的流程上进行了改进,增强其消能沉杂效果,避免损坏格栅除污机;根据流程的变化,对除杂系统的结构部件进行改进。对除杂系统的结构部件进行改进。对除杂系统的结构部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及除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疏浚底泥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及除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环保疏浚底泥脱水固化施工工艺中,泥浆的除杂是生产线第一个工艺单元,也是保障整条生产线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如泥浆中杂质不能完全清除,会导致进料泵、板框压滤机滤板损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整条生产线的正常运转效率。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及除杂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0005]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包括:消能沉杂池、第一格栅除污机、浓缩池、调节均化池、搅拌机、第二格栅除污机和板框压滤机,所述消能沉杂池通过排泥管与疏浚底泥连接,所述第一格栅除污机设于消能沉杂池下方,所述第一格栅除污机与浓缩池连接,所述浓缩池与搅拌机连接,所述搅拌机与第二格栅除污机和调节均化池连接,所述第二格栅除污机与调节均化池连接,所述板框压滤机与调节均化池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消能沉杂池分为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所述消能沉杂池包括:高压冲水喷头、链板除渣机、集渣斗、活动挡板和排泥管,所述高压冲水喷头设于消能沉杂池上层区域的上下两端,所述链板除渣机设于消能沉杂池上层区域的末端,所述集渣斗设于链板除渣机的下方,所述活动挡板设于消能沉杂池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之间的缺口处,所述排泥管设于消能沉杂池上层区域的前端,所述消能沉杂池的下层区域设有第一格栅除污机。
[0007]进一步,所述链板除渣机包括:传送带、链板和出泥口,所述传送带上设有链板,所述传送带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设于出泥口内,所述出泥口设于链板除渣机的顶端,所述出泥口下方设有集渣斗。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格栅除污机设于搅拌机的出口,所述第二格栅除污机的道格栅间距为5mm。
[0009]进一步,所述高压冲水喷头与调节均化池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活动挡板为锯齿形结构,所述消能沉杂池上层区域的池底为坡比为i=1∶40的斜坡,所述消能沉杂池下层区域的池底为坡比为i=1∶ 20的斜坡。
[0011]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1:运输待清洁污泥,将疏浚底泥通过排泥管进入消能沉杂池内;
[0013]步骤2:上层消能沉杂池除杂,通过高压冲水喷头将泥浆杂质冲刷到末端,再通过末端的链板除渣机将杂质进行收集,同时通过新增的锯齿形活动挡板用于悬浮物的去除;
[0014]步骤3:下层消能沉杂池除杂,泥浆通过活动挡板来到下层,通过第一格栅除污机
将细小的杂质进行除杂,泥浆在加速过程中进入浓缩池;
[0015]步骤4:沉淀浓缩转移,泥浆在浓缩池沉淀浓缩,通过供浆设备二次挖掘并输送至搅拌机,在搅拌机内增加清液;
[0016]步骤5:加入固化剂均匀搅拌后进入调节均化池,在进入均化池前通过第二格栅除污机进行二次搅拌,搅拌后泥浆进入调节均化池进行调节和均化反应;
[0017]步骤6:步骤5后,尾水进行处理,其他泥浆通过板框压滤机压成泥饼后运出。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在除杂的流程上进行了改进,增强其消能沉杂效果,避免损坏格栅除污机;根据流程的变化,对除杂系统的结构部件进行改进。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消能沉杂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活动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链板除渣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传统除杂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传统消能沉杂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消能沉杂池100、高压冲水喷头110、链板除渣机120、传送带121、链板122和出泥口123。
[0028]集渣斗130、活动挡板140和排泥管150。
[0029]第一格栅除污机200、浓缩池300、调节均化池400、搅拌机500、第二格栅除污机600和板框压滤机7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1]实施例1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消能沉杂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活动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链板除渣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传统除杂系统结构示意图。图6为传统消能沉杂池的结构示意图。
[0033]如图1

4所示,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包括:消能沉杂池100、第一格栅除污机200、浓缩池300、调节均化池400、搅拌机 500、第二格栅除污机600和板框压滤机700,消能沉杂池100通过排泥管与疏浚底泥连接,第一格栅除污机200设于消能沉杂池100下方,第一格栅除污机200与浓缩池300连接,浓缩池300与搅拌机500连接,搅拌机500与第二格栅除污机600和调节均化池400连接,第二格栅除污机600 与调节均化池100连接,板框压滤机700与调节均化池400连接。
[0034]消能沉杂池100分为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消能沉杂池100包括:高压冲水喷头110、链板除渣机120、集渣斗130、活动挡板140和排泥管150,高压冲水喷头110设于消能沉
杂池100上层区域的上下两端,链板除渣机 120设于消能沉杂池100上层区域的末端,集渣斗130设于链板除渣机120 的下方,活动挡板140设于消能沉杂池100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之间的缺口处,排泥管150设于消能沉杂池100上层区域的前端,消能沉杂池100 的下层区域设有第一格栅除污机200。
[0035]链板除渣机120包括:传送带121、链板122和出泥口123,传送带121 上设有链板122,传送带121与电机连接,电机设于出泥口123内,出泥口 123设于链板除渣机120的顶端,出泥口123下方设有集渣斗130。
[0036]第二格栅除污机600设于搅拌机500的出口,第二格栅除污机600的道格栅间距为5mm。
[0037]高压冲水喷头110与调节均化池400连接。
[0038]活动挡板140为锯齿形结构,消能沉杂池100上层区域的池底为坡比为i=1∶40的斜坡,消能沉杂池100下层区域的池底为坡比为i=1∶20的斜坡。
[0039]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0]步骤1:运输待清洁污泥,将疏浚底泥通过排泥管150进入消能沉杂池 100内;
[0041]步骤2:上层消能沉杂池除杂,通过高压冲水喷头110将泥浆杂质冲刷到末端,再通过末端的链板除渣机120将杂质进行收集,同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能沉杂池(100)、第一格栅除污机(200)、浓缩池(300)、调节均化池(400)、搅拌机(500)、第二格栅除污机(600)和板框压滤机(700),所述消能沉杂池(100)通过排泥管与疏浚底泥连接,所述第一格栅除污机(200)设于消能沉杂池(100)下方,所述第一格栅除污机(200)与浓缩池(300)连接,所述浓缩池(300)与搅拌机(500)连接,所述搅拌机(500)与第二格栅除污机(600)和调节均化池(400)连接,所述第二格栅除污机(600)与调节均化池(100)连接,所述板框压滤机(700)与调节均化池(40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沉杂池(100)分为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所述消能沉杂池(100)包括:高压冲水喷头(110)、链板除渣机(120)、集渣斗(130)、活动挡板(140)和排泥管(150),所述高压冲水喷头(110)设于消能沉杂池(100)上层区域的上下两端,所述链板除渣机(120)设于消能沉杂池(100)上层区域的末端,所述集渣斗(130)设于链板除渣机(120)的下方,所述活动挡板(140)设于消能沉杂池(100)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之间的缺口处,所述排泥管(150)设于消能沉杂池(100)上层区域的前端,所述消能沉杂池(100)的下层区域设有第一格栅除污机(2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疏浚底泥脱水固化的除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板除渣机(120)包括:传送带(121)、链板(122)和出泥口(123),所述传送带(121)上设有链板(122),所述传送带(121)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设于出泥口(1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沈鑫涛宁镓于帅奇苏程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